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上海绝版老照片:白云观、龙华塔,图九是已经消失的水城门

拍摄于1870年代的上海理发店。照片中的院子里面,两名家庭主妇正在洗衣服,两名男子正在为客人剃头。那时候剃头匠不仅需要给客人剃头发,还需要刮脸、刮胡子、掏耳朵等。除了这种坐店经营的,还有挑着摊子做生意的,往往是一头挑着火炉和洗脸盆,一头挑着坐凳,坐凳里设置有小抽屉,里面有剃头的工具。

拍摄于1870年代的苏州河支流的石桥。苏州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别称,苏州河这个名称最早是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领事签订扩大英租界条约时出现的,从此“苏州河”这个名称开始流行起来。

拍摄于1880年代的上海白云观。白云观始建于1862年,最初只有雷祖殿一殿,此后在当地士绅的资助下又扩建斗姆殿、三清殿、吕祖殿三殿。1888年,徐至诚进京请的明版《正统道藏》,而后又一尊清代铜像和八尊明代铜像,至今仍存放在白云观。

拍摄于1880年代上海龙华寺塔。龙华寺是上海历史最久也是规模最大的古刹,相传它是由三国时期的孙权为其母所建,但是根据史料只能追溯到北宋时期。照片中的龙华塔是上海唯一一处佛塔,是一个七层八角木塔,造型古朴美观,照片中的龙华塔周围当时还没有砌墙。

拍摄于1880年代的上海豫园。豫园是建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最初是一座私人园林,其主人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在其死后几经转手,在清末遭受战火焚烧,整个园林开始破败,直到1956年,经过五年的修缮才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拍摄于1880年代上海洋泾浜。洋泾浜最初是指上海的一条河浜,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了一条马路,也就是今天的延安东路。在清末民国时期,因为它是两个租界的分界,它也一度被当成了租界的代名词。

拍摄于1890年代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在旧社会哪里聚集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时报、华美报馆等一些新闻出版业,但是最多的还是妓院。由于四马路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分布,当地人也把东段称之为“福州路文化街”,西段称之为“四马路妓女窟”。

清末上海的小桥流水,在以前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现在已经不多了。沿河而建的民居,古朴的石桥,满眼的江南风情。

拍摄于1900年代的上海一处。城墙前面的小河里停着几条乌篷船,斑驳的城墙看着很有年代感。城墙上还有一个水门,并且配有重型闸门,可以供船只通行,也可控制水流大小,照片上的这个地方现在应该看不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组清末上海绝版老照片:图三是白云观,图七是热闹的四马路
【每天老照片】-1万-4366-1906-1908年上海外滩老照片
[ 老照片] 1870
老城记忆,80年代的上海,为什么会被称作世界四大魔都?
“十里洋场”的由来
老上海照片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