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游--古城台儿庄的历史印记

 枣庄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山东人,被称为东夷人,它们形成了完整谱系的四个发展阶段:北辛文化一大汉口文化一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枣庄的“北辛文化,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东夷文明的起源地,是汉人的祖先“东夷族”的核心诞生地,枣庄7300年的“北辛文化”占据中国华夏始祖文化的最顶端,6400年的“红土埠文化”是女娲部落居住地,此地的文化影响了韩国,日本(日本人、韩国人都是东夷人的后代,至今他们都以东夷文化为荣,以东夷族的后代为荣),枣庄历史上出现7个古都城,拥有中国历史上最久远的名门贵族国家“薛国”,早于齐国、鲁国两个朝代,跨夏商周,而黄帝故里真正的所在地就是台儿庄黄邱。

   从网上看到的这些资料使我非常震惊!是不是可以说,我国的文明史又向前推进了1、2千年呢?


   
台儿庄大战不仅是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台儿庄古城在那场战争中被夷为焦土,属于具有特别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世界遗产组织认为可以重建。世界上只有四个城市具有重建资格,一是波被二战炮火毁坏兰的华沙;二是因火山喷发毁坏的意大利庞贝;三是因地震毁坏的中国丽江;再就是台儿庄,也是被二战炮火毁坏。重建的台儿庄古城就是世界遗产,是中国第一个二战纪念城市。

台儿庄地区历史悠久,从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台儿庄区境域,夏属鄫国,商属逼阳国,西周春秋因之。

   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徐州段因黄河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于是,不得不耗费国力开泇行运,从微山湖东南段韩庄出口,取道泇河水,经台儿庄,向南直通邳州。这段运河叫做泇运河(俗称韩庄运河)。泇运河这段比起徐州段,不仅水道畅通,避“黄河夺运”之害,又能缩短路程70里。于是,这段运河成为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主要通道(今天也是如此)。由此,使得运河上的重镇台儿庄成为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

  至清咸丰九年,运河重镇台儿庄,逐渐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运河漕运,向中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台儿庄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城区内现仍保留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被中外专家誉为“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至今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古城脉、古河道、古码头,多是低平建筑。(网上)

   古代台儿庄是一个多水的盆地,人们“筑台而居”,因称“台庄”久而久之,台庄就变成了今天的台儿庄。(导游词)

   台儿庄古城为“运河古城”的核心区。今日台儿庄还拥有最能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城内至今仍有大量的古街巷、古建筑。运河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被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世界旅游组织考察后认为,如果想看明清风貌完好的古运河,只有到台儿庄。(网上)

   大巴车停在了景区外,我们沿河走入古城台儿庄。


01.沿着路标,像古城台儿庄进发

 

   走过一条长满法国梧桐的林荫大道,古运河就在右手边缓缓流过,渔者悠闲地甩出钓竿,媳妇孩子围在身边其乐融融。


02.


03.

   我们从台城旧志门进入,街道两旁是雕梁画柱建筑风格多姿多彩的明清建筑。


04.古城入口


05.

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亲自御笔写下“天下第一庄”。



06.台儿庄城门



07.乾隆御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庄”匾额



08.台儿庄胜迹复原图



09.步云桥,取自“平步青云”之意



10.这就是跨河的步云桥



11.宫女列队准备伺候皇帝乘船



12.模拟皇帝巡游的龙舟驶向运河



13.百家姓“姓氏旗”



14.唱柳琴书



15.拉洋片,大人小孩都喜欢



16.武大郎卖炊饼

 

 


   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17.参将署,当时是为了平定水贼,保护航运货物平安而设

  “水陆通衢”牌坊,它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镌刻的对联是:

牌坊正面南来北往,灯影桨声,河蕴人间千古景;神荡心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

牌坊正侧一湾江北水;多彩鲁南风  牌坊背面:天风浩荡,水韵悠扬,桨摇齐鲁千年月;漕运繁忙,渔歌起伏,帆织京杭万里霞。

牌坊背面岸柳河桥,要平摊邗水二分明月;桨声灯影,岂独让秦淮十里轻歌。

牌坊背侧文脉北乘辉赵壁,雄风南彻淬吴钩。




18.“水陆通衢”牌坊


19.中国运河税史馆



20.翠屏学馆



21.兰婷书寓

   久和客栈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22.二龙戏珠



23.



24.

   文汇酒楼,是当年台儿庄大战时许多国外记者写战地稿件的地方,据说房间内的墙上还留有记者的手稿。我们走进去看,被服务员告之,这种有手稿的房间现在都进不去。不过酒楼的大堂的装修可是挺时尚的。



25.



26.文汇酒楼大堂的顶灯(有一只灯泡坏了)



27.后院的12生肖石刻

   

   沿街的古建用粗粗的柱子撑着,那柱子下面雕刻精美的石鼓仅仅是拿来做装饰的吗?不然,其实这个石鼓的内部是一个凸面,把木头的柱子端头修成凹面,这样镶在一起,就可以起到隔离水汽,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这样精巧使用的设计,却能与现代的防水措施达到同样的效果,古代的先民智慧真是无所不在!

  


28.精美的雕刻防潮石墩



29.繁复细致地砖雕



30.



31.



32.



33.

 


34.运河风情



34.运河风情



35.运河风情



37.大战后的台儿庄满目疮痍



38.月河街巷战旧址



39.太平巷巷战旧址



40.悬壶济世



41.



42.刻着“後樂壹”三字的古戏台

43.古戏台对面的观众席



4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介绍及演出时间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壁最典型的城市: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运河落差大,又是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煤炭供应地、最大的瓜果梨枣集散地和最发达的民间制陶基地,徽商、晋商、浙商、闽商、粤商等各路商贾纷纷云集于此,定居经商,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使台儿庄成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台儿庄汇集了八大建筑风格和世界五大宗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城内建有晋派、徽派、闽南等八种建筑风格的商铺、民居、书院;荟萃了世界主要五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包括等,以及文昌阁、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座庙宇;衍生了江米鸡、黄花牛肉面等南北风格交融的特色饮食,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台儿庄文化的多样性是在运河上最丰富的,所以它是运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只可惜留给我们的时间实在不够,只能留些遗憾下次再来了!

吃过午餐,我们仍沿着绿云接天的法国梧桐树大道返回到车上,去往青檀寺。



45.蓝天白云,凉风习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庄——台儿庄 △ 游记之3:大衙门街
台儿庄古城(一)
雨中游台儿庄古城
每日名胜|台儿庄古城
运河文化 流动着的遗产
台儿庄运河古城(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