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拳整治下“幼小衔接班”缘何火爆依旧?

  原标题:家长过度焦虑,培训机构投其所好,公办幼儿园大班现“空巢”


      编者按:教育部门出台禁令,严禁幼儿园“小学化”,不得教孩子拼音、算术等,然而,重拳之下,多个城市部分公办幼儿园大班依然出现“空巢”现象,家长对“幼小衔接班”趋之若鹜。面对一些家长的焦虑与需求,校外培训机构投其所好,导致“幼小衔接班”屡禁不止,火爆依旧。一面是焦虑的父母,一面是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公立幼儿园;一边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需求的校外培训机构,一边又是要求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部门,如何破解如此“僵局”,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一重要转折中平稳过渡,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对此,记者在武汉进行了调查采访。
 

  “中班时,全班有30多人,升入大班后只剩了一半。”近日,武汉市武昌区一所公办幼儿园大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每到中班升大班后,不少家长把孩子转到社会办的幼小衔接班。究其原因,是这些孩子被家长带到外面学拼音、识字、算术,或者上兴趣班。

  无独有偶,2016年新开园的武昌区紫阳湖公办幼儿园,目前只有小班和中班。“不是不开大班,只是因为大班没有拼音、识字和数学等课程,不少家长过来咨询后就没了下文。”这家幼儿园的老师苦笑着说,“小、中班爆满,但大班却没人报,因为好多家长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武汉的公立幼儿园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家长们担心孩子因没有像其他孩子进行过“培训”,一旦进入小学,就会发生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既打击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即使坚持在公立幼儿园就读的学生家长,大部分也会在暑假或业余时间,将自己的孩子送入短期“幼小衔接班”学习。

家长过度焦虑,培训机构投其所好

  “现有常规班在读学生100多人,不少都是幼儿园大班读了一半转过来的,最远的有从武昌过来的。”在汉口后湖的一家培训机构里,一位带班老师介绍,为了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他们开设了全日制、春季班、暑期班,除了有拼音、识字、数学、逻辑思维等最受家长欢迎的课程外,还安排有书法、英语、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课程。

  对于市场需求的现状,入驻超十万居民的武汉常青花园的一家教育机构负责人坦言:“幼小衔接其实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行为习惯、培养集体意识等,但是现在整个行业基本以学科教学为主。其根源是一些家长有需求,机构投其所好,更多家长跟风,致使超前教学更加火爆。”

  部分家长也表示,选择一些幼小衔接课程是出于无奈。一位女儿正在幼儿园中班就读的家长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儿时能够自由快乐地成长,但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出于焦虑才报了培训班。

重拳整治下,“幼小衔接班”何去何从?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除幼儿园外,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实际上,这并不是教育部首次对“幼儿园小学化”进行专项治理,但此次治理首次将社会培训机构纳入纠正范围。

  记者了解到,到2018年5月,武汉市有校外培训机构1万余家,其中教育部门审批的文化教育培训机构480多家,劳动人社部门审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00余家,工商部门直接登记注册的教育类企业约8000家。据不完全统计,还有1600多家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登记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办有“幼小衔接班”。

  今年5月,武汉市教育局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净化全市校外培训环境,对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超纲教学等问题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治理。截至今年7月底,有证照的460多家被整改或正在整改,1600多家“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中,已有418家正在整改力争取得办学许可,另有38家已被执法取缔。

  然而,取缔或整改的机构是否不再办学了呢?许多家长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坦言:“打擦边球”“悄悄办”依然存在。更有一些地区的私立幼儿园除了小、中、大班外,变相成立了“大大班”或更名为“兴趣班”,实则仍在搞“幼小衔接班”。而许多家长仍然将即将上小学的孩子送入各类“幼小衔接班”。

  对此,武汉一家学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马女士有着自己的看法:“幼小衔接班”是因为“市场有需求”。她认为,家长们趋之若鹜地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不是说幼儿园办得不好,而是提醒教育部门,小学授课应循序渐进放慢脚步,不要让孩子一进校园完全不知所措。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如果不能改变和完善小学的教学模式,目前的“幼小衔接班”根本就不可能消失。即便是教育部门出重拳整治,但私下办班仍然无法阻挡。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小学化”弊端首先是“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体发展有害。但全面禁止幼儿园、培训机构的“小学化”,或许会把学前班、“幼小衔接班”“逼迫”转移到地下,滋生更多不规范甚至是难以控制的局面。

“疏”“堵”结合,才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一面是担心焦虑的父母,一面是“寓教于乐”的公立幼儿园;一边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需求的教育机构,一边又是要求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部门,如何破解如此“僵局”,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武汉市江汉区红苗幼儿园园长李端端告诉记者,作为公立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规定,让孩子通过寓教于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交往和合作能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李端端介绍,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儿童上小学的年龄是六至七岁,而让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习小学的知识,这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幼儿园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学习感性知识,发展形象思维。在小学阶段,才要学习理性知识,发展抽象思维。可现实状况是,很多孩子的形象思维都没有锻炼好,就被带去进行理性知识的灌输。这样做虽然能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规律,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李端端认为,去“小学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里面的各个要素:幼儿园、小学、机构、家庭等协同起来共同努力。家长应该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园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

  李端端告诉记者,江汉区近年来就此做过很多探索和尝试。今年6月,全区开展了“家园一体”主题活动,区教育局专门编纂了《我要上小学》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指导手册,该手册分为教师篇、家长篇和幼儿篇,力求科学健康地指导家长和孩子看待幼升小的问题;同时,区内所属小学与幼儿园联合展开互动,开展了“我入校第一天”“我入校第一百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园的孩子走进学校感受校园生活,并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家长答疑解惑。

  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武汉市武昌区融智家庭社区指导中心主任潘兰认为,政府应给予民办机构更多的帮扶和引导,在整治违规的同时针对培训机构如何做幼小衔接给出更多建议,指导机构哪些可以做,应该怎么做,如何对公立教育形成好的补充,帮助机构找到发展方向。

去“小学化”,家长改变观念很重要

  “公立幼儿园在业务上都是受教育部门管,所开设的课程,所遵循的教育理念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更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潘兰在长期做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中发现:许多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很多父母的思维里,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不仅要为你的过去和现在负责,我还要为你的未来埋单。这种观念,让孩子苦不堪言,家长疲惫不堪。但这种焦虑往往让家长在过度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与特点,产生不合理的期待和教育行为,反而容易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兴趣,使很多孩子到了中学阶段,所有的问题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李端端认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要。对于一些学科知识,只要孩子课上跟着老师认真学,家长及时引导、督促,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而学生在升入一年级时,部分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丢三落四等问题,这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相反,有一部分孩子在初期学科知识方面可能并不出众,甚至暂处于落后的位置,但经过一个月或一学期的适应,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期就显现出强大的“续航力”,会走得更远更好。

  由此可见,幼儿园、培训机构去“小学化”,家长转变观念很重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李端端特别提醒家长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幼升小到底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人生是长跑,何必要抢跑
我们还是报了暑期幼小衔接班
南京现天价幼小衔接班 12节课11000元
“小学化”已被教育部叫停,幼小衔接班为何仍然存在
学前教育宣传月23 | 幼小衔接,家长应树立这3点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