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认识你的孩子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爱孩子,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懂得如何教育如何去爱。但是教育和爱真的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学习,坚持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孩子、爱孩子的真谛,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和艺术。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向青春期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属于青春早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还是在活动水平与活动方式上,都有悄然发生着各种微妙的变化。如何应对孩子的变化?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孩子,然后才谈得上教育。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齐桓公在花园里散步,碰到正在给他造战车的老木匠。齐桓公与木匠攀谈起来,木匠质问齐桓公为什么浪费,齐桓公很生气,要砍木匠的头。木匠说:你砍吧,砍了就没人给你造车了。齐桓公耻笑他,说你个老木匠活得不耐烦了,我砍了你还可以找其他木匠,木匠说:除了我,没人能造得出你要的车,因为我的师傅带的十几个徒弟中,只有我能造得好;而我带出的十几个徒弟中,也没有一个赶得上我的,包括我的两个儿子。齐桓公很诧异,问为什么?老木匠说,人人都在学习,可最终却有这么大的差异,因为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知识技巧,没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方法,而会思考找到方法的人就成了独一无二的人才。

其实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看书也好,听讲座也好,最终应归结到自己能寻找到自己的智慧,寻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来。

教育孩子,好像是只要为人父母大概都能懂得些,因为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经验,有自己再做准父母时的读书预备,还有自己的好学善问,但对于做好家长却没有系统、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才发现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小时候不太一样了,怎么办?我想咱们这些父母是面对的新时代、新社会、新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不要嫌我把话说大说远,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中国还没有计划生育,没有独生子女这一国策。因此,首先家庭出生排序就决定了我们的成长与现在孩子不一样,我们自己的经验借鉴不上,怎么办?再者,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现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又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经验又借鉴不上,怎么办?我们从书中寻找教育答案,很可惜,孩子不是试验品,看着书教育和自己遇到的实际教育又有着千差万别。不瞒大家,我刚为人母时,真的也迷茫过,现在可能也在迷惑中,我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践行着,不敢说成功,但至少我敢保证,孩子是幸福快乐独立自主的。

 所以说,学习具体的什么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教育的根本,拥有恰当的教育理念,寻找人类教育的共同本质,这不仅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孜孜不倦追求的,家长们为了孩子也要为此而努力。

因此,今天,在和家长讨论孩子成长中某个具体问题和建议前,我一定要请家长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为人父母的任职条件,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看看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看看自己与孩子的交往方式,自己教育孩子的态度,然后我再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教育系统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要求,只有我们家庭、学校、社会挽起手来,达成教育一致,我们的孩子才会在健康、健全、恰如其分的教育环境中幸福、健康、快乐并有成就的长大。

 一、了解自己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尤其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小学跨入初中这一关键时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谐;知己知人,交流畅通;知己知人,达成共赢。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家长,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统中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先请家长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

我与孩子的关系是

我用什么方式要求孩子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与家长们谈谈教育孩子的事情:

过高期望将使孩子无望

举例:有两个这样的家长,一个是经济实力许可,孩子还没出生就买下了钢琴,等待高雅的钢琴艺术走进孩子的生活;另一个朋友(经济条件有些困难)因为拥有钢琴是她的梦想,所以当时结婚除了买了一台彩电,再就是借钱购置的钢琴。结果第一个朋友的孩子现在上初三,从未学过钢琴课,也不会弹钢琴,因为孩子压根不喜欢。当然我这位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发现自己的期望不被孩子认可后,立刻改变自己的主张,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而孩子从小的爱好——拉丁舞,到现在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在练。另一个朋友的孩子从5岁开始拜师学琴,到上完小学,坚持了6年,考到8级,现在孩子上初中二年级,对钢琴没有任何感情,很少再听她提及,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家长的期望往往不能如愿,明智的家长会顺从孩子,而过于严厉过于要强的家长就不能容忍孩子的不配合,最终孩子家长两败俱伤。

我举此例的目的,就是想与家长探讨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自己要实现的理想?还是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强加的还是自选的,期望度是否合适?

 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在幼儿园建议下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女孩子偏向于音乐修养——舞蹈、乐器,男孩子偏向于武术、绘画等,这些都是成长的基本素质,但了小学,家长的选择就转向了学习培训班,珠心算、作文、小记者、奥数等等,让孩子身心疲惫,厌烦之极。说实话,你们的孩子有几个是自愿参加,是兴高采烈参加的,对他的学习兴趣又有多大的帮助?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情况下,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教育甘居人后,总是努力再努力,拼命再拼命,不管孩子有没有这个禀赋,有没有这个条件。我们并不是说孩子有优劣之分,但要承认孩子是有差异的。我们家长之间都有差异,为什么莫非要孩子一定要这样那样呢?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高下之分,但其思维方式、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适合做数学,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善于交际,这就是差异。现在所有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北大、清华,实在不行也要上大学,这个心态是很普遍的,这就给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孩子们带来非常巨大的压力。

有家报纸刊出一条消息:家长望子成龙,学生考证成风,讲的是南京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怀揣各种证书44份。据孩子的父亲介绍,孩子从三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参加的各式各样的演出和比赛不下百次。当记者问他“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时,父亲苦涩的小小说“我们也知道,但是不想失去任何一个孩子可以锻炼的机会,因为每一份证书的取得对孩子都会有所帮助,相信孩子会明白我们的苦衷。”

在人生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教育建议:

 1、正视现实,趋利避害我们已经知道现实有很多不利之处,我们决不再做推波助澜的恶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就降低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正视并接受现实,我有什么样的背景,我有什么样的能力、我就使多么大的劲,谁愿意争做白领谁就去争,但我决不以牺牲当下孩子的利益来换取将来说不准的事情。

2、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分数,是上大学,还是要孩子?当你们为了那个遥远的大学目标拼命挣钱时,你们有限的时间就被生意、被工作给占据了,孩子们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就缺少了你们的陪伴和扶持,他们的路就会走得困难而曲折。

 3、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去逼迫孩子对你就范,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请尊重你的孩子,收起你的理想、你的未完成的心愿,帮助孩子达成他自己的心愿。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发展

你与孩子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你常以自己是大人而自居吗?你怎样看待孩子与你在家庭中的位置?其实,真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你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友好。你能否站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看外界所有的一切?

请看:联合国1989年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家长是否看过,公约阐述遵循了四个基本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儿童,必须以儿童的最佳利益为重;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的社会背景如何,儿童的出身、贫富状况怎样,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正常儿童还是残疾儿童,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而不应当受任何歧视或忽视。而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是非标准衡量一切,把自己高高放置在凌驾于孩子之上的位置,自以为是孩子的监护人、保护神,有义务和权力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还常常用“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标准看待每一个孩子。

 20世纪印度的大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这样论述父母对责任与爱的理解:“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责任,于是就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不应该变成什么样的人等。父母总希望他们的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安稳的职位,因此,他们所谓的责任,只不过是要传给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罢了。人一旦追逐面子和地位,就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关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帮着孩子适应社会,其实是在助长世上的冲突、暴力和战争。你能称之为爱和关怀吗?”

对自己的孩子真正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个弱势群体,是被欺负、被欺瞒、被压榨、被奴役的群体。我们家长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才能时时事事提醒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

故事:受惩罚的爸爸

有位美国家庭里的爸爸教育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不说谎话,说谎话将受到打屁股的惩罚。有一次这个孩子的妈妈出差不在家,爸爸负责送孩子上幼儿园,结果早晨起床晚了,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迟到了,幼儿园老师问迟到的原因,爸爸不好意思说起床晚了,便搪塞说路上堵车,结果孩子不乐意了,连忙告诉老师:说爸爸撒谎了,该受到打屁股的惩罚。可由谁来打呢?爸爸很尴尬,不知如何是好。老师便征询孩子意见,孩子说应该有妈妈来大,可妈妈不在家,谁来打呢?最后决定由老师代替,当着孩子的面惩罚了撒谎的爸爸。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在美国人观念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在维护这个共同的法则,教育惩罚也不例外。

教育建议:

1、蹲下身子站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2、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与我们是平等的。

3、练习从孩子成为小学生那天起,把他们当成大人看,与他们一起分享家庭中所有的事情。

教养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在日常生活和对儿童的教育中,为了促使儿童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家长多数会采用奖励、引导、惩罚等形式以规范儿童的行为。其中,对于父母是否应当对儿童进行惩罚,理论界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而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或多或少都会采用体罚,训斥,剥夺权利(如不许看电视,不让出去玩)或爱的收回(如疏远,冷漠)等形式,对儿童的错误行为进行惩罚。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由于父母处于家庭生活中的权威角色,他们的惩罚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和今后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譬如,不少孩子经常遭受严厉的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劈头盖脸地打过去:掌掴、脚踢、鞭打、抓起来扔到沙发上等等,可谓花样翻新。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常常告诫孩子:“照我的话去做,不过别学我。”父或母酗酒无度,或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们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缺少长辈的尊严和理性;他们形容邋遢、一塌糊涂,甚至偷懒耍滑、背信弃义;他们的生活毫无章法,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的生活。这怎么可能?假如父亲动辄就殴打孩子的母亲,那么母亲因儿子欺负妹妹比对其实施体罚,这对儿子有什么意义?如何指望儿子听她的话,控制好情绪呢?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样位高权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对象,自然就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法全盘接受下来,并视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尊和自制,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任意妄为,孩子们同样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

儿童心理学家曾这样总结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专断粗暴型教养方式使子女常常产生不满情绪,并且有畏惧、怀疑等个性缺陷;放任溺爱型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个性不成熟,盲目自信或自负,对自己放任自流;不一致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虚伪虚荣的性格;而民主、和谐型教养方式使子女具有较强独立个性意识,能与人和谐友好相处,自信自立,具有安全感,具有探索精神。那么你到底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你的教养方式是什么样的?

 如儿童的偏执性格与受父母打骂训斥,父母管教不一有高度相关;受家庭的限制、责骂多,惩罚多,这类事件的持续,使儿童的心理负担加重,这是导致儿童多动症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孩子过份严厉、粗暴,对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形成有重要影响,这是儿童消极、孤僻、抑郁或攻击性、违纪行为等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教育建议:

尽量使你的教养方式趋近民主、平等、开放、和谐、友好、温暖,充满爱。

二、了解教育

今天的素质教育,在家长哪里有多少了解?得到多少认同?你是否能为了孩子的发展而维护教育系统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家长们多从自身实际出发,忽视科学的教育指导,有时甚至会左右和干预着科学教育的实施,使得学生面对的是分离的教育,不一致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政府层面要全面建设合格学校,这是政府的责任,谈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其基点是要把每所学校都办成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学校,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层面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因为学生的基本素质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里。教师层面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追求升学率决不能以牺牲部分后进学生为代价,关注每个孩子,不放弃每个孩子,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打基础,为人生打基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很重要,但做人的基本更重要。小学国家设置的课程是:品德(每周3课时)、语文(8课时)、数学(4课时)、科学(2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课时)、英语(2课时)、体育(3课时)、计算机(1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地方课程(1课时),还有每天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国家为什么这样设置课程,安排课时,这是几个人的臆断还是经过科学论证的结果,请家长们自己判断,是家长和老师认为的正确还是国家的政策正确,我们该怎样落实和维护这些课程要求。

了解了教育政策,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训导孩子时,或许你的心中就有了一杆秤,有了一盏灯,不会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对孩子对学校对教育断下自己偏颇的主张;了解了教育政策,你就会站在维护教育的角度,和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有益有效恰当的教育了;了解了教育政策,社会上下,学校内外便会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对学生实施一致的教育了。

三、了解孩子

家长需要了解的孩子养成教育关键期

(关键期就是科学研究表明的关键年龄、最佳年龄、临界期、敏感期)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个月分辩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23岁时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关键期

2岁半至3岁时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3岁时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和点数儿、按要求去数物品等)

 35岁时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5岁时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38岁时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9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结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

(摘自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

家长需要了解的学生心理卫生常识

小学阶段(童年期):入学适应—在家庭中,主要是作息时间适应、校园礼仪适应、上下学适应、作业与游戏调整适应、卫生适应、独立学习和生活适应等等(学校里课程适应、校园适应、集体生活适应、课堂气氛适应、遵章守纪适应)等心理卫生指导;学习适应—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疲劳与学习困难指导、课外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等研究;人际交往—师生交往、同伴交往、集体交往、家庭成员交往、社会交往等心理卫生指导;品德发展—道德行为训练、不良行为矫正、良好性格塑造等心理卫生指导。

家长需要了解六年级孩子的心理:

     个性方面:

      六年级孩子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坏境的影响下,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组织性、纪律性、勤奋、坚毅等优良性格特征,逐渐形成并获得健康发展。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除了注意事物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试图做自己的回答。

     学习方面:

     由于知识学习广泛,功课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作业量增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这种情况下,有部分学生求知与增强,对知识十分渴求,学习开始变的自觉;而有部分同学则表现出惰性,怕辛苦,或因为知识的难度加大和量的增多而丧失自信心,成绩出现较大滑坡。

情感方面:

六年级孩子的情感内容日益丰富,社会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但他们的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依赖于父母或教师的监督。虽然他们很想独立,但仍希望获得教师的注意和喜爱。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再盲目地接受教师的权威,他们可能会在背后批判教师。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有了对异性的关注,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子变得格外兴奋,在这方面,家长要认识到: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教育建议:

1、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观察孩子的学习过程,发现孩子学习的特点,扬长辟短,鼓励孩子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孩子只有找到和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思路,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注意引导,教育孩子每天做好作业后就把书包和桌子整理好,并按照课程表放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双休日还要教孩子整理和打扫自己的小天地,绝不要包办代替。持之以恒,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了,动手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

3、爱心的培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而发愤学习。更重要的是,家长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家长要抓住机会循循善诱,不要一味地付出爱,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心。

    需要家长了解的教育内容还很多,希望家长们为了孩子多多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发展变化,多学习多读书,及时寻找相应的措施和帮扶,以免耽误孩子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教育孩子的8大关键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教育孩子的8大关键!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家长只需做好10件事,就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值得学习!
孩子们陆续开学了,推荐你7本书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不摆脱教育的“贫穷思维”,花钱再多,孩子也难达真正的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