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专业发展根基在校本


教师专业发展根基在校本

中国教育学会 

纪成涛,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小学部校长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何的发展规划和办学愿景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尤其是“让每位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更加凸显了教师的素养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价值。

一提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似乎与之如影随形的就是教师培训。在我国进入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近 20年内,各种形式的培训可谓层出不穷,各类培训专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几乎都会在暑期迎来培训高峰,结束一学期教学任务的教师走进高校进行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思想更新,对于课程与教学的变革起到了助推作用。

然而,当教育实践趋于平静,进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的时候,一切培训中的头脑风暴似乎很难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落地。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仍是没有唤醒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出于一种“被生长”状态,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生长”。

此外,有不少学校还在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谋求捷径,比如聘请第三方公司为学校定制创建所谓的校园文化、课程结构,高价引入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美其名曰推动学校快速发展,让教师的成长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殊不知,这种“拿来主义”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发展规律,脱离了校本化实际,这样的发展让教师失去向心力和学习力,即使是最好的课程专家培训,最优质的课堂模式引入,也将是徒然。

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根基在校本。任何名师的成长都不是坐在礼堂里听报告听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永远是与日常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育教学联系在一起,与学生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让老师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贯性的工作,久而久之便形成职业倦怠,丧失教育的激情。作为学校来讲,制度创新、唤醒教师主动发展是整体提升教师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重心下移,每个年级为一个矩阵,实现年级矩阵自主管理。从课程开发到校本教研,从课程设置到教师聘任,从活动组织到学业评价,都在学校总体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由年级主任自主安排。在教师的聘任过程中,教师也有主动权,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志同道合的年级主任或班主任进行自由组合,实施双向聘任,即教师选择年级主任,年级主任选择教师,这样就会为构建相互接纳、彼此认同、相互理解的团队奠定良好的基础。年级主任与教师建立了强有力的价值认同,从而会整体提高年级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这股力量会成为促使教师主动发展的关键因素。

评价机制创新

评价不是诊断,是促进教师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我们在组织骨干教师团队研制“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办法”时,对于教师评价的价值思考和定位。所以,在“评估办法”中,围绕“三力”,即课程研发力、教学研究力和课堂组织力,融入了基于问题与同伴合作开展的校本教研,指导学生基于问题开展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围绕学科素养开展的项目化、等第化学业评估以及业务理论水平等几项内容。在我们看来,每一个评价项目就是为教师发展提供的支点。与此同时,我们本着“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的思想,采取“双轨评价”,即既评教师又评年级,年级被评为优秀,全体教师额外奖励一定赋分,每位教师在这个团队中都有自己的坐标,每一项成绩、每一项工作点滴,都会在年级发展中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在团队中体现价值,获得成功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学校每年都组织一次“青年教师综合素养评估”,围绕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育叙事等方面对入职一年的教师进行评估,让他们都能在这段时间内找到发展的方向。

教研机制创新

教学研究室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如果学校的教研仅仅停留在评课、集体备课等常规层面,往往会使教师出现教研懈怠、教研厌倦的状态,教学研究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提出了“问题导向”的校本教研机制,明确教学研究的内容,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课题;对问题的不断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教研;研究成果就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和改变。把教研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起来,从“小”处着手,在“实”上作文章,重在激励教师找寻真实的“问题”,力求教研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让这种“草根式”的校本化研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让教师在问题解决中更好地成为自己。例如:遇到一个难以管理的班级,我们不会简单地对其班主任进行培训,而是组织这个班的所有任课教师研讨,这个班级的问题是什么?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家庭环境有什么特点?把所有问题集中起来梳理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我们始终把研究学生作为教研的重点:学生为什么会迟到?为什么有的学生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为什么学生情绪会波动?等等,只有研究学生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才能具有了解学生的可能。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很容易实现,关键是学校如何基于校本为教师搭建适合的平台,寻找适合的支点,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教研的引领
“在线与在校——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云端研讨
基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田集中学数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现状
内外并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