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修养是精神上的免疫力
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制定越来越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言行,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人们的道德行为越来越败坏了?

用老子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离道失德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离道失德,是伴随着人类的私心和贪欲逐步飙升和膨胀以后,才逐渐发生和加剧的。

但是,仅仅靠规章制度来制约,效果并不明显。

真正的治理之道,是如何治心,这才是老子道德思想的核心。

老子《德道经》里面在谈论法律的时候也谈到了,用“德”来治人心,比用刑法、用制度来治理要高明得多。


因为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颗善心,都有善念。

只是我们要激活它,要培养它,要提升它。

首先是对心的信德的提升,要相信道德,相信我们人类需要两种营养。

这两种营养,一者是五谷的营养,即粮食的营养;再者就是道德精神的营养。

可以说,“德”就是人类精神的最好食粮。

只有拥有了德,主动地去获取德,我们的人格、我们的道德品格、我们的精神风貌,才能显出道德的风范。

如果我们不主动地去修持德,提升培养德,而任凭心灵当中的私心贪欲逐步膨胀,那一切就会越来越糟!

人人都变得自私自利,那就需要严酷的制度,甚至是刑法来进行制约。

但是刑法也不是万能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上。

老子说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世人就是看重这个利,而追名逐利。

人们只知道“有”,把眼睛看得到的“有”当作宝贝,而对看不到的道德能量却非常贫乏和缺乏,不知道看不到的这个东西对自己生命而言是才最重要的!


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我们每一次呼吸的频率,都在一吐一纳大量的空气,空气看不到,无之以为用嘛。

假如把鼻子捏住,搞闭气,三分钟试试看,没这个东西可用了,离开它,命就会丢了。

但是,我们生活在空气里边,却不知道珍惜它,不主动大力地去获取它。

其实,“德”实际上也就像空气一样。道德就充满我们身边,充满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

我们要主动去培养德,因为这个能量就在我们体内。因为这个能量的获得,需要我们相应的内环境品格。

有的人在五行当中仁德缺乏,这个人的性格就会暴躁,对上抵抗,对下欺压,对亲戚朋友横眉冷对,结果自己就弄了一身病。


会得什么病呢?因为肝主筋,所以血压升高、脑血管硬化、心臟血管硬化,甚至静脉曲张、心血管疾病就会伴随而生。

缺乏什么呢? 缺乏的是仁德。

但是,如果能够把仁德的能量培补进来、吸收进来;同时,又注意去爱别人,去关心别人,正确地去对待别人,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仁德, 那么这个病即使不吃药也能够减缓。为什么?

那个内在气质的品格频率,调节到了与身外的仁德频率一样的状态,就像电视频道一样,主动调到了仁德的频道,这个能量自然就会进入体内,帮助自己进行调节。

所以说,治心才是根本。

心里边认识到了,主动去修正自己、修改自己,培养自己的德性,那么就能够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性格。

不要认为性格是天生的,是不可改的,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与生俱来的五德是不足的,都有所欠缺,要根据易理分析的话,根据出生年月日,可以很轻松地推算出将来会生什么病。

为什么?因为根据五行的缺乏,就可以把性格判断得一清二楚。

因为在那个出生时空点上,地球绕着太阳运行的轨道,就确定了生命体五行元素的多少。

太阳系是在以北极星为天心的大的天体系统中运转,它的运动又决定了仁、义、礼、智、信五种元素的多少,综合起来叫做“德一能量”,就决定了身体里面先天缺乏哪些不足的成分,需要后天去进行补充。

这个机制是双方掌握,但关键是要自己掌握,一切都是可以修改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道德的培养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是心身健康的良药》摘录
道法自然 和谐养生——从黄老学说谈道家养生
《老子德道经》导读报告
《天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老子·德道经》双一章解读
对《德道经》诵读中三个问题的思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