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考定终身”要逐步改变


最近有两件事,联系起来看,发人深思。第一件事,是最近突然火了一个词,叫做“小镇做题家”,意思是靠不眠不休刷题的小镇青年,终于考上了名校,却发现真正残酷的差距,其实藏在软实力与自我规划的能力上。

第二件事,是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划重点是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提出了四种深化的维度,分别是: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这两件事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从内核上说,却是互为表里的。

“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一直被诟病,今天看来已经走到不得不做出改变的境地。而6月末通过的《总体方案》指向的,正是一个教育评价变革的方向。

教育评价决定着教育的力道往何处去。以考试为单一评价标准,那么“小镇做题家”就不可避免;而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在结果评价之外尚有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那么向着“应试”单一发力的模式,才有可能逐步变化,发展出更多元的教育形式和更灵活的教学法。

实际上对于很多国际教育从业者而言,探索与建立多维评价系统,是一项再熟悉不过的课题。无论是更科学的结果评价,还是过程性评价,抑或是关注学生实际进步的增值评价,以及全面的综合评价,道路千万条,但宗旨归于一处,那就是:将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题;将知识获得为目的的课堂,变为以学会学习为目的的课堂。



还用“小镇做题家”这个标签来做注解,那就是在教育中重新发现人,将得分机器式的学习者,还原成有自我规划能力的学习者。

当我们在教育中更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质、学习过程与进步模式,那么我们设计课堂、组织课堂、评估课堂的方式也必将随之改变。

这些目标如何在课堂中实现?「看教育」为大家推荐一篇来自EDUTOPIA网站上的文章,讲述如何以评估重新设计课堂,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风向标」是我们开启的一个新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把国内教育变革与国外教育研究的前沿,相互关联、一体考察,呈现新观念,或是新工具。

从新评价的角度出发,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角色是怎样的? 这是广大教育从业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TeacherCentered),教学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因此,“一言堂”的情况很常见。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鲜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只能被动地听,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在教育界占据了主导地位。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美国阿纳海姆大学杰出教授大卫·纽南(David Nunan)曾这样评价这种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什么、怎样教、何时教、怎样评都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

换句话说,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寻找知识的答案,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学习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直接传递知识,而是采取帮助和指导的方式,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去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同于完全的放任自流,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的组织、引导及评估方式,反而不利用发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益处。尤其是评估,作为其中的难点与重点,值得引起广大教育从业者的重视与关注。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如何理解“评估”?

每当我们提起“评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考试及分数。事实上,仅仅通过考试成绩(尤其是大考)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就“大考”而言,它本质上是一种总结性评估,其重点在于评估后产生的结果。在过分重视结果的前提下,往往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也很难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

如果我们把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与需要的过程比作教堂里常见的那种彩色多棱玻璃,那么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评,仅仅是其中一块碎片,透过它,我们的确可以从某一个维度去解读学生的情况;但只有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方式,才能让我们更加多维度、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孩子,不被“结果”所束缚,从而真正创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如何开展“评估”?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除了常规的考试成绩,我们还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譬如,评估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所在、学习方式与风格、有助于在未来获得成功的核心人生素养乃至严谨治学的程度……通过展开科学的评估,最终有助于帮助教师在合适的时间点上,实施最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最正确的教学决策。

  • 评估学生的兴趣、热情与学习方式

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正如没有两片树叶会完全相同。学生们自己的家庭故事、最喜欢的书、兴趣爱好乃至体验过的旅行,都会成为塑造与驱动他们生命的强大而丰富的经历。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一对一的谈话、日记/日志、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等等来提升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认识到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他们的求学之路。

类似于学习档案卡(LearningPreferencesCards)这样的工具,有助于让我们适当地区分及挖掘每位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并促使他们以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展开学习。

 

    学习档案卡(Learning PreferencesCards)示例

在以上的学习档案卡示例中,卡片的背面需要写上姓名、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社交媒体账号等个人信息,卡片正面则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卡片正中央:写上3-4个学生在校外感兴趣的事物,类似打电子游戏、和好朋友发短信聊天等也可以写。

   根据1-2个学生高度感兴趣的事物来组织课堂教学、设计学习项目,从而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有趣的。

卡片左上角:写上各个学科及听说读写等重要的学术技能,并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这其实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也有助于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长处与优势。

  卡片其他区域:写上学生的性格特质、学习风格、多元智能理论下较为突出的领域等等,教师可以据此寻找到最能满足个体学生需要的学习路径与方式方法。

可以说,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学习档案卡是用来收集学生在学科上的长处、优势及学习风格等层面感性数据的好办法。通过学生的自我挖掘及评估,学习者的视角被很好地保留与记录,老师也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增加有关学生的注释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达到学术标准,及培养面向21世纪的核心人生素养而服务。

  • 评估面向21世纪的核心人生素养

沟通、合作、思辨与创新,都是我们常说的,让一个孩子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核心人生素养。如果我们通过评估的方式,去充分提供相关的教学经验与指令,激发学生的素养潜能,便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知识或技能领域之外,亦可收获令人瞩目的成长。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使用量表(Rubrics)等测评工具,让学生对自己需要培养的核心人生素养有一个直观的认知与感受。事实上,这样的工具还可用于教师教学专业性的评估。譬如,有些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在坚毅的品质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特定的教学目标,以充分满足促进学生进步的个性化需要。

 

*在项目制学习(PBL)中,用于评估3-5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量表示例该量表从“分析问题&开始探究”、“收集与评估信息”、“引证与标准”、“论证决策合理性”四个角度进行衡量,程度上分为“标准之下”、“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四个水平

  • 现场、及时、动态的“形成性评估”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估途径——“形成性评估”(FormativeAssessment)。与“大考”所指向的总结性评估不同,形成性评估通常以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其目的在于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动态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和耗费较多时间精力的“大考”相比,形成性评估往往是那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学生理解与掌握程度的“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口头问题、行为评测、笔试、技术性工具等等。

形成性评估最终的意图在于反哺教学,并创造适配学生个性化需要的教学活动,它既可以是全班同学共同开展的教学,也可以是小组教学或针对单个学生的一对一教学,一切均根据现场的、及时的、动态的评估情况而定。

例如,在一次全班测评中,教师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某个知识概念,则可以针对这三分之一的学生开展复习性质的教学;而另外三分之二的同学,则完全可以继续推进下一步的学习,如此,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科学的评估有哪些益处?

在课堂内外,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可以带来许多益处。以形成性评估为例,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它可以改善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整体的教学环境“赋能”。

  • 改善老师的教学方式

正如之前所述,形成性评估的最终意图在于反哺教学。在制定当下乃至未来的教学计划之时,形成性评估提供的是最为新鲜、及时的教学反馈,这促使教师在最恰当的时机内,根据形成性评估所反映出来的结果,做出适配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在既实现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单个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与需求。

  •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形成性评估,还有利于学生清楚认知自己在整个学习之旅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让学习本身变得更加透明、更加个性化。在实时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形成性评估获得具体的、有助于指导行动的反馈,用以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学习,寻求更多的学习资源,抑或充分参与在满足自身个性化需要的学习活动中。正因如此,学生能够获得那些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非老师所“设想”的他们需要的东西。如此与学生紧密相关、对自身有益的学习体验将带来更高程度的参与感,从而完全变革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 赋能整体的教学环境

形成性评估所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益处在于对整体教学环境(教室)的赋能。学生被充分鼓励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明白自己在学习之旅中身处何处,并为下一步的行动设立目标。他们甚至被赋予了一种被允许“暂时失败”的权利,但同时也认识到,什么时候展开学习、迎头赶上都不算晚。



对于老师而言,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将被发挥,去做出那些既符合学生个性化需要、又符合教室内全体学习者需要的教学决策。一言以蔽之,科学的评估是基础性工作,为老师使用专业判断,在最正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一个崭新的全球化、现代化世界里,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型的紧迫性无需赘述。而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评估的价值与意义,并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手段,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时时牢记于心的重要议题,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服务。

那么,你是如何认识与实践“评估”,“评估”又是如何改变了你自身、你的课堂、你的学生乃至你的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育舞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孔晓玲 || 教师教学思维转型:从学习目标的设计开始
美国丹佛市教师有效教学评价模式探析及启示
每年都让学生评教,可教学水平怎么还提高不上去?
“课堂革命”从何入手
教学设计的重点到底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