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钟摆式”课堂管理误区

 “创造出半个中国的学校都在使用的导学案者,全校现又取消导学案。世界上最难的超越,无外乎自己创造了它,又亲手消灭了它”。不少学校管理者为之做法称好,并且表示也要取消导学案。笔者为这些“忽左忽右”课堂教学管理思想担忧。

应该说,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为了实现“学生主体化”学习课堂的愿景,“全校取消导学案”,克服用“导学案”对学生思维的隐性控制的“副作用”的个性化教学改革无可厚非,但是其他学校管理者或者说一些新闻媒体为之跟风或呼喊“取消导学案”,就有因噎废食之举。

我们知道,导学案能将课前预习、新课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提升、学习评价和课外作业等教与学的诸多要素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是实现“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化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它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当然,任何教学方法使用都有其局限性,导学案使用也要因校、因师、因生、因学科等而优化运用。但是学校管理者不能闹过去一刀切推广导学案,现在又跟风似地要取消导学案的“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管理笑话。

上述忽左忽右、人云亦云、风云不定的“钟摆式”课堂教学管理做法,其根源在于学校管理者缺少对教育思想的哲学辩证观照。其结果磨灭了教师的“个性化”,桎梏了教学的“创新化”。

   由此联想到当前教学管理生活中,一些学校管理者把教师人性化的教学流程异化为现代化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套用别校教学模式。在这种“无我”的教学管理中,对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缺乏应有的思考,只是一味要求模仿他人的教学模式,教师很少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激情和发展内驱力,其结果是教师的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了《猴子下山》的故事后果:小猴子下山,看到地里的玉米长得饱满诱人,便掰了几个玉米;后来看到地里水灵灵的大西瓜,便扔了玉米,抱了一个大西瓜;再往后,又看到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便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兔子也没追着,猴子什么也没得到。

课堂教学管理规律是有迹可循的,而课堂教学的种种“痕迹”唯有沉淀下来,才可能变得清晰可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活动,对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全服从,必然以放弃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和自由为代价。由此联想到了画坛泰斗齐白石先生,曾对那些学习他的绘画技法的青年说过一句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大师也分明在告诫我们的教学管理者:重复别人,无异于自我毁灭!因此当一种新的课堂管理“模式”或教学实施“经验”来临时,学校管理者(或一线教师)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追风。

                            

一、树立管理的独立思想

当前一些教育改革的关键不是缺少方法,而是缺少思想。没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就是东施效颦与邯郸学步。因此学校管理者构建独立的管理思想,培养自己的一种独立精神、自主教育、自主教学(主要包括独立的教育观念、系统的缄默知识、反思的行为习惯、持续的学习需求和成熟的职业取向),体现为以独立思想的眼光来审视与把握教育本质,以独立思想的境界来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以独立思想的行为来指导和引领师生发展,以独立思想的勇气来反思和提升自身水平。

(一)构建“价值渗透”思想

当前许多课堂教学模式管理构建的目标体系、层次、要素、要点愈来愈多,似乎什么都考虑到了,但遗憾的是教学中最应落到实处的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体验被众多的目标架空了,继而形成教学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倒错。要向教师倡导一种“生命价值”理念[3]。教师教学的真谛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使精心选择的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化为学生生命的必需,成长为学生的成长智慧。

(二)树立“管理放飞”思想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主要有:要着力让教师对这些模式进行自主体验和自身领悟,学会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吸取、包容和发扬,从而整合模式,继而超越模式,最终走向模式的自由境界。我们认为,只有教师真正懂得教育工作的意义,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才能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行为。



二、凝炼管理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凝炼成的一份文化气息,一种课堂气质,体现着教师教学的思想内核,决定着学校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思想意识乃至教学的目标深度。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行为持有自己独特的管理主张。这个主张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正向诉求,思维倾向和活动方式的建构走向,人际氛围和精神状况的调控措施,以及对师生、对知识、对教学、对目标等问题的独到见解。

(一)倡导“教学生成”

教学生成是教师个性化在教育教学自身实践中无处无时不在的意义追求和价值所在。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可分为“静态的教学结构”与“动态的教学流程”两个部分。前者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组成的课堂静态结构关系大体是不变的。而后者依照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采取相应的步骤与方法、手段与策略,一步步发展变化,直至完成预期目标,因而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和环境等生态因子共同参与和交互合作的活动过程。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倡导教师树立课程模式意识(即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引导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构建具有发展性与个体适应性、创新性与反思性、民主性与对话性相融合的个性教学,善于构造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体的教育情境,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

(二)主张“自主选择”

只要教师遵守国家教育法规,就应允许教师选择教材版本、允许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允许教师选择教学手段。这样,教师在履行职责上才能对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具及教法做出判断,才能在选择和使教科书以及运用教育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起主导作用,从而使课堂成为张扬师生个性和展示教师学术魅力的舞台。

三、坚持管理行动中研究

分析每一个学校管理者走过的成功之路,都不难发现,他们都在教育科研中有所获、有所得,切实通过反思行动研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风格和行为。面对市场的喧嚣、人事的繁杂、文化的多元和价值的失范等外在氛围的嘈杂,他们都能做到人坐得下来,心沉得下去,置身于课堂教学实境之中去审视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继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形成随笔,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形成方案,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这种反思性的“行动研究”,也许与经济无关,与职称无关,与名声无关,但这正是教学管理者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正是他们铸就了名校的辉煌和教育的丰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管理之探索
教学管理中的三种“本位”意识
“以人为本”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我的教学笔记(李镇西30年课堂教学精华)
学校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课堂教学中的“10要”“10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