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你还在纵容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聪明家长都这样做

 平常走在路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握着手机。但却不再小心翼翼地关注孩子,而是低着头,专心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


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现在不光是大人们离不开手机,如今甚至连小孩也离不开手机。在地铁上、公交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孩拿着手机低头专注的玩。


 


报道称,有调查显示,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家长在管理幼儿情绪和时间方面出现困难。儿童过多的接触手机与久坐行为相结合,会导致睡眠不足和活动水平低下,长期依赖手机还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

孩子沉迷玩手机,危害远比你想象的多


1: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长时间握着手机,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严重的会导致脊椎变形。2:引起视力下降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3:导致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内向,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口才星通过对孩子语言潜能的开发,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同时写作能力、记忆力、表现能力、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具备了这项基本技能,将对孩子今后的各项学习受益无穷,也是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财富。

4: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沉迷手机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5:盲目攀比,不择手段羡慕别人的手机高端,羡慕别人的游戏装备出色。新闻报道称,某小学生因痴迷于某款游戏,将母亲银行卡里的12万元存款消费了6万元,直到父母发现,他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消费了这么多钱。


如今,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捧着手机、iPad玩个不停的学生。但电子设备带来新鲜好玩的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


 


 

既然躲不开,不如直接正视。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呢?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


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如果家长忽视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上产生孤独感,从而需要借助其它事物来获得补偿。


 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
 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你可以玩手机,孩子却不可以玩游戏/iPad,这好像不太公平吧?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 娱乐游戏依赖

 


手机里面好友不多,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导致孩子不想写作业,空闲时间总想玩手机。


孩子沉迷手机我们如何引导?

首先家长需要“闭门反思”:当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如果孩子只是偶尔玩玩儿,父母大可不必太过焦虑。
恰当引导,制定规则:

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


丰富课外生活,培养新兴趣:

多陪伴孩子,增加亲子交流时间,鼓励孩子多跟同龄人玩、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让孩子认识到有很多比手机游戏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

尊重孩子,注意沟通方式:

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同样重要。简单命令式的、挖苦讽刺式的、情绪发泄式的话语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与事无补。父母要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即使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也能轻易的区别不同的态度、情绪和语调。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很多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别抱怨,正确引导是关键
父母和孩子交流 四种方法应避免
把小孩当小大人(随笔)
学会“将就”的妈妈, 孩子多半都优秀!
家长最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讲什么
伤害孩子最深的,往往是来自这5种家庭,你家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