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语句不通现象的分析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山东省济南市德兴街小学 艾宪晓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高段习作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第二学段的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上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种要求,是为让学生能够不拘形式地表达,使写作真正成为他们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还习作的本来面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习作中出现语句不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决定分析这一现状的成因,探索其应对策略。

二、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针对学生的作文时常出现语句不通的现象,我设计了问卷调查表,主要从学生的读书、习作习惯,学生的观察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学生出现作文语句不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作时思维跳跃性较大,出现思维空白现象。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观察能力由其生理发展情况决定。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视觉生理也在不断发育,但是和低年级时的观察品质比较,在观察的目的性和顺序性上并无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到了高年级,其观察的品质方面并没有较大提高,但是写作要求却做了较大提升,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顾此失彼,笔随心想,在叙事、写景的过程中思维随意跳跃,导致在作文起步阶段训练时的思维空白现象又重新出现,作文常常会前言不搭后语。

2.平时读书积累较少,词语固定搭配混乱。学生表达不清,语言出现重复啰唆的问题。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从中汲取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调查表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每天都有读书的习惯,但是读书效果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在每天读书的过程中,不仅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还能有意识地主动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学会了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了“语感”。写作时,有意或无意地就将积累到的语言用于自己的习作当中,作文能力也随之提高;有的学生每天只是应付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读书作业,凑够读书时间,读书时没有思考,应付了事,这样的“读”,是没有效果的读,即使是“读”了很多的好文章,到自己进行写作时,仍然不会表达,词语搭配混乱,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让人读起来匪夷所思。

3.在小学阶段并没有进行语法学习及训练,学生常出现的错句病句,问题主要集中在句子成分不全等语病上。学生在修改自己的文章时,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哪里有错,怎么改。

因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讲语法,仅让学生从感性或语感上认识基本的语法常识,所以在解决学生的病句问题时常常很头疼,经常用“这个句子这样说起来不流畅,不舒服”这样的感性感受来替代语法解释,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也是凭感觉,写出来的很多句子成分不全,也是造成语句不通的原因之一。

4.作文提纲形同虚设,片段之间缺少过渡。作文提纲是小学高年级进行作文指导的有利抓手,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清习作层次,梳理行文思路。虽然对于写作条理的要求已推后至第四学段,但是由于它是文章能否做到语句通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还是很重视它的功效,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先写提纲,再完成作文。但是实际使用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程序化提纲慢慢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学生是在作文完成之后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再补提纲,使之变成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因为习作之前没有认真思考,下笔自然不能胸有成竹,这也是造成高年级学生作文语句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件事情的发展、一处景物的变换、一个物品的展览,这些都有内在顺序的存在,因此,无论是观察还是叙述,语句通顺就是这一内在顺序能否得以展现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年级是以片段训练为主,如人物的外貌、动作;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活动的场面等。学生多只是注意细节的描写,努力把某一个局部写具体。而进入高年级后,作文直接由片段提升为整个场景、事物整体的把握,跨度较大,难度也随之提升。所以各个环节的之间的自然转换又成了学生在写作时语句不通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策略

在分析了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语句不通现象的主要成因后,我们常常思考,应该怎么应对这些状况,如何解决呢?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以上四种现象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改变和尝试,努力让学生在思维有序的前提下真正活跃起来,从而尽量使学生习作能够做到语句通顺。

(一)多读积累打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说要建筑高楼大厦,首先要准备好建筑材料;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准备好语言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巧妙、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积累,厚积薄发,为写好文章奠定语言基础;品味和感受文学语言,吸收和积累优秀的语言素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1.重视朗读背诵。

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每篇教材的反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培养出语感。只有多读多背,当胸中有了大量积蓄,非倾吐不可时,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的文章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新得和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高年级学生记叙文习作升格化修改初探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指导
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巧用课本资源,丰富学生习作语言的实践研究
2010年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