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中的明月湾

 明月湾,有一个诗一般的名字,是一处画一样的村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明月湾古村由此闻名。




进入明月湾村,最醒目的标志是一株植于唐代的千年古樟树,树龄约一千两百年,主干直径两米多,树冠高二十五米,见证了古村的千年历史。


 热播剧《何以笙箫默》拍摄地






















这座“清风亭”,原庙内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神像。




在以前的数千年历史中,明月湾对外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为了能使夜晚航行的船能安全回村,避免在太湖中迷失方向,自南宋开始,明月湾村民就在村口竖起了高高的旗杆,上面挂上大红的灯笼,夜间点亮里面的油灯,为过往的船只指引方向(相当于现在的灯塔)。原旗杆于1939年被日军砍断,现在的旗杆是2005年重立的。



邓氏宗祠里,2009年,镇人民政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邓家祠堂利用原有建筑建立了廉吏暴式昭纪念馆,作为一个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更具现实意义。


门前一块花岗石纪念石高3米,上刻文字为1948年著名文学史家游国恩题写的“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












 清光绪十七年(1891),在西山做了五年甪里巡检司的清官暴式昭携眷返回河南老家,西山百姓四五百人至甪里码头跪送,哭声不断,暴式昭夫妇也泣不成声,依依不舍而去。船上“仅载图书数十卷、太湖石三方、质券一束而已”。离开西山,暴式昭只带走了西山人民的深情厚意,正可谓“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锦”!曾经送暴式昭回乡的这两块压舱石,原置于甪里古码头边,后被收藏,2009年由西山太湖石收藏人孔荣进先生捐赠给廉吏暴式昭纪念馆,成为弘扬廉石精神和廉石文化的又一个教育资源。

伸入太湖的古码头。该码头原系明月湾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水上通道。白居易等历代名人由此泊舟登岸;明月湾人商贸湘楚,也于此挥手告别。码头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湾中旧堤及两岸塘埠且就倾圮”,村民集资重建。码头全长58米,宽4.6米,用256块花岗岩条石铺成,颇具气势,依稀可见当年舟楫往来盛况。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同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整治。


从码头上面的石缝中钻出的两棵小树,也已长得有合抱粗,成了系船带缆和晾补渔网的天然工具。



明月湾古码头建成至今已三百余年,仍在发挥作用,鱼虾买卖,晾网补网,装货卸货,每天忙忙碌碌。

明月湾村最著名的是石板街,那4560块花岗岩条石铺成的街巷,纵横交错,当地人称“棋盘街”,石板下是排水沟,遇到大雨,山水可以从沟渠中迅速排出,所以即使雨后走路也不会湿鞋。而最最漂亮的是这里家家户户屋前屋后全部种上了果树,绿荫掩墙,火红的石榴花就从墙里探出来。有时没有修剪的树枝弯下腰,在石板路上形成一座座拱门,人就从花笼中穿过去。





















黄氏宗祠里兼有古村史馆,保存有大量清代的砖雕、木雕、石雕,是江南地区清乾隆年间乡村祠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西山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祠堂。




















寨门,俗称更楼,是古村安全防卫设施。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年间,在防御倭寇侵扰时曾发挥重要作用。平时是打更人守夜的更楼,兼有报时作用。原建筑已毁,2005年由西山镇人民政府斥资于原址重建。


















静坐在屋旁的梨树下,沏一杯好茶,静静地听着那欢喜的旋律,给心灵寻个静谧的后花园。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苏风光 - 洞庭西山明月湾(1)
静幽古雅明月湾
吴王和西施赏月的地方,电视剧《都挺好》拍摄地——明月湾古村
试问最幽处 号为明月湾
名胜|江苏·明月湾古村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西山明月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