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加辉: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高情商的家长这样做!

一逢寒假暑假或节日的小长假,家长纷纷头疼孩子痴迷于手机中的游戏,“手机”一度成为引发家庭矛盾争吵的重要源头之一。

面对放假期间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游戏的全方位概念,不能将游戏简单归类于坏的,更不能教游戏归类于网络游戏。

戒掉沉迷手机,不仅需要转换思维方式,更需要从孩子角度入手,培养孩子其他的“游戏”爱好。

正确认识到“游戏”的概念,不要简单的归类于坏。

探寻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影响,你会发现游戏在人类的进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喜欢游戏是人类的本能,从而驱动着人类进入游戏的轨道,去认识大自然的生命和行为,由此而产生了文明。

如今我们所崇尚的琴棋书画,也不过是古代人民在经历一天的劳作中,用来缓解精神紧绷状态的一种游戏,只是到现代被我们推崇成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到了信息网络时代,人类开始通过大型的网游游戏或单机游戏来放松自己的精神,释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经历过漫长而繁重的学习学期后,也需要游戏来缓解和释放他们的情绪和焦虑感。

也许你会提出,为什么一定要玩手机游戏呢?

游戏释放压力,一定是孩子喜欢的。

如果不喜欢但持续性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游戏”,也就没有了释放压力一说。

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引导孩子适度游戏。

沉迷游戏的投诉电话,一直没有从游戏厂商中消失过。

甚至腾讯的工作人员一天之内可以接到千万条求助投诉电话,都是因为孩子因为游戏而废寝忘食,家长屡劝不改,引发了家长和学生的持续性焦虑感。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尝试让游戏从此在孩子的生活中消失,而是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游戏。

只要他们玩游戏不影响学习成绩,就不必过度的要求他们天天看书。

浙江的一名高中生,在家里对父母要求天天看书,几乎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不是吃饭和解决生理需求,就是在看书的途中。

于是一场惨案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少年消失在了家庭和学校中,父母苦寻几天几夜,最终发现少年猝死在了网吧。

原来少年消失的这几天,玩网络游戏几乎很少休息,连饭也不吃。

当放假时孩子天天沉迷于手机,家长是否要想一想,在平时是不是几乎不让他们触碰到手机。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强压着孩子学习,不允许他们玩游戏,应该引导他们劳逸结合,适度游戏。

培养孩子的业余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从手机中转移出来。

前面是从家长角度,转换家长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接下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防止沉迷于手机。

那名浙江学生在父母的管束下,缺乏一个渠道或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浮躁的情绪,无法在下一个阶段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只能让长时间学习积攒的负面情绪在心底发酵,最终酿成惨案。

痛苦不已的父母,再也无法挽回自己的孩子。

所以游戏往往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学习结束后,注意力从游戏转移到其他爱好中去。

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仔细观察孩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产生的表现,然后引导启发孩子在学习之外的兴趣。

其实培养兴趣很简单,就像帮助孩子学习课本知识一样,将孩子的兴趣爱好逐渐引导到高层次中。

既能防止孩子沉迷游戏,又能促进孩子的全面综合发展。

这种做法,可以在孩子进行长时间的乏味学习后,专注于正确的兴趣。

业余的时间被利用来培养孩子的技能,又能让孩子去除学习的烦恼和长时间的乏味学习带来的负面情绪。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很大,需要家长给孩子在家里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允许学生适当玩游戏,而且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其他的“游戏”兴趣,通过手机之外的渠道释放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玩个手机都治不了?智慧型爸妈必学
手机游戏这么坑人,为什么我却坚持让孩子玩?
孩子叛逆、爱玩手机、不爱学习,不听话还爱顶嘴,该怎么办?
孩子沉迷“吃鸡”游戏无法自拔,家长如何应对?
孩子沉迷手机,学习受影响?教你3招把孩子抢回来!
杂文《游戏人生》 陈久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