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西安---碑林-1

 

西安碑林是一处著名的名胜,但是我以前几次来西安,都没有去看过。这次觉得应该是去一次了,看过之后才发现,与我想象中的书法碑刻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碑林博物馆在西安城内靠近南城门的地方,原来也是文庙。周围停车处也不好找,好在有路标指引,把车停到了稍远一点的一处自动停车场。

 

西安碑林最早源自唐代保存在国子监的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主要目的是把一些儒家经典刻成碑文,作为标准版本保存和流传,弥补当时印刷不便和手抄本存在各种谬误的缺陷。后来这些石碑几经迁徙,到北宋元祐二年,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见石碑散乱于民间,保存不善,将这些石碑收集集中安置在府学所在,从此形成了西安碑林。后世对西安碑林又多有修缮和增补。

 



碑林同时也是孔庙和府学所在。文庙的基本建筑结构仍然有模有样。泮池,棂星门等都是孔庙的基本组成部分。

 











过了戟门,在中轴线两侧,有六座碑亭。主要都是清朝皇帝每次有重大武功之后,喜欢刻石立碑以记功。因为是皇帝所题御碑,专门修建碑亭加以遮挡。

 







道路一侧有景云钟。此钟铸于唐景云二年,有唐睿宗李丹亲笔撰写的题字。原本位于长安城内一道观,后道观在安史之乱被夷为平地,明代此钟重新面世,新中国之后被移放在碑林博物馆。据说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曾对此钟录音,每年春晚的新年报时钟声即为此钟。

 



正前方就是碑林所在。匾额二字据说为林则徐所书。

 



正中碑林亭里保存的是石台孝经,国宝级文物。《石台孝经》被称为“迎客第一碑”,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由宰相李林甫、国子祭酒李齐古主持,于天宝四年(745年)镌刻而成的御碑。

 





碑林亭子后面,就是第一展室,主要陈列的就是开成石经。也就是唐开成二年所刻的12部儒家经典,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228面,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清康熙年间,又集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七篇,共13经。

 















第一展室面积最大,从后面出来,有走廊通往后面的第二展室。不过往右走,另有参观路径。在台阶墙壁上,镶嵌了很多近代文人的题刻。

 





院子里似乎是从别处移来的墓葬石刻。明显是清代墓葬,因为石人脑后都拖着辫子。还有于右任题写的杨松轩墓碑。

 





再往右走是石刻艺术馆。碑林展室都是平房,通风尚可,但都没有空调,正好到艺术馆里去吹吹空调。

 





石刻艺术馆里陈列的是长安佛韵,主要是西安周围的佛像石刻文物。

 




















颇有维纳斯之美。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见过这尊北周的佛像,当时标做复制品。这应该就是原作本尊了。

 









在艺术馆里休息够了,还吃了一点东西,出来接着继续逛第二展室。

 



第二展室门口的国宝级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由吕秀岩(也就是吕洞宾)所题,讲述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教派)在唐代中国传播的过程,上面甚至还有叙利亚文字。此碑在明天启三年出土,轰动一时,引得当时西方传教士争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游记)
西安碑林博物馆(二)——《开成石经》
西安碑林那些事
西安有这么个地方,被称作书法艺术的故乡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些国宝级文物的名称及馆藏位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