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州博物馆参观珍贵的出土编钟
从襄阳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随州,时间是8点40分。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光荣称号。

我到随州最主要的目的是到随州博物馆参观,先做公交车来到老火车站,之后骑哈罗单车4公里多,来到随州博物馆,免费参观,馆舍由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构成,建筑面积9636平方米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95件。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博物馆展览就以这个为主题,从这里可了解“随(曾)国”的历史,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展览的商周青铜器品种齐全,铭文丰富,被誉为“青铜器王国”,其发展演变则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感觉曾国青铜器群全是珍品,大开眼界,为研究曾国文化及曾、楚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

随州博物馆最出名的就是“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战国时,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小诸侯国——曾国,由于它实在太渺小,以至于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对它的记载。然而,随着1978年曾侯乙墓的开启,小小曾国开始在2000多年后名扬四海。墓中共出土各类随葬品约15404件:青铜器宛如刚放入地下,漆木器鲜妍如新,竹简墨迹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编钟、编磬等乐器更是世所罕见。

整套编钟数量之多,做工之精细,气魄之宏伟,令人惊叹不已,堪称战国时期青铜乐器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国之瑰宝”。但这里展出的编钟是仿制品,原物在湖北省博物馆,2011年我曾经去参观过。



曾侯乙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分内、外棺)重达7000公斤,,这课是原物。曾侯乙,男性,年龄45岁左右,约葬于楚惠王56年(公元前433年)深秋。陪葬者均为13-25岁女性。在奴隶制晚期,此墓殉葬者多达21人,可列当时血腥人殉之最。

这个标志如今是随州的代表符号,在随州火车站前有这个模型。

这里还有定时的编钟表演,时间的关系我没去看。

随州博物馆的珍品原物编钟在二楼的《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文物展》中。主要陈列随州擂鼓二号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乐器、玉石器及车马器等。其中尤以36件编钟最为珍贵,其音色、音律均与曾侯乙编钟相通,同样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

九鼎八簋应为天子使用,诸侯应使用七鼎六簋,反映出先秦社会严格的礼乐制度在后期已经出现裂缝,以及人们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



全是国宝级文物。

用巨大的玻璃保护的二号墓铜编钟,战国中晚期该套编钟为36件铜编钟,皆为甬钟。按钟体大小可分为两种。大型编钟八件,小型编钟二十八件。八件大钟形制相同,大小递减,甬呈八棱柱形,甬下有旋,钟壁厚薄不一,两铣下垂,钲部两边各有三排长枚,编钟甬、舞、篆部均饰变形蟠螭纹,隧部花纹不同。二十八件小钟形制、花纹均相同,大小不一,甬呈八棱柱形,甬下有旋,两铣下垂,口不平齐,钲部两边各有五个泡形短枚,钟壁较厚,内有四处凸起,编钟甬、舞、篆部均饰变形蟠螭纹,隧部饰兽面纹。至今还能演奏古今中外乐曲。

参观随州博物馆后来到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1977年秋,当地驻军在扩建营房时发现该墓。1978年3月,文物考古部门组织联合勘探,5月上旬开始挖掘,6月底野外清理首战告捷。通过出土博钟上的铭文鉴定,这是战国早期诸侯国曾国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称曾侯乙地宫。

有些遗憾的是这里正在维修,无法参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隨州博物館館藏銅器欣賞
187. 随州博物馆
在炎帝神农故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闪烁着耀眼的青铜之光
157件“国宝级青铜器”亮相宁波博物馆!小长假有福了!
赫赫曾国|随州市博物馆藏西周青铜器
此乐只应天上有,编钟演奏世界第八大奇迹千年绝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