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土楼.南靖篇(50片)

   福建土楼分布很广,遗产名录所列的得到保护的“名楼”则主要散布于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如今,贴有遗产光鲜标签的土楼早已声名鹊起,原住民们也因此安享实惠,而落选者则门庭冷落,少人问津,对于自驾行摄的我们来说,留心寻找那些标签之外的美,旅途会更精彩。

    在本文《福建土楼.南靖篇》中,朋友们将会看到我们在继续拜访名土楼的同时拍摄的几座遗产名录标签之外的小土楼,它们或已无人居住,或已摇摇欲坠,仿佛在叩问世人:名土楼得到了保护,它们怎么办?

   土楼不土,她披山间如水的月色,伴窗外呢喃的鸟鸣,她枕一泓清澈的溪水,嗅随风飘送的花香。她或聚集成群,大如宫室殿堂,或依山独立,小如拇指姑娘。她的青砖黄土浓缩了客家人天地人之和谐,她的典雅古朴凝固了客家人精气神之厚重。她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从建筑理念到结构布局,从宗族关系到文化传承,她是时尚与古老的标本,她是中华民族智慧与骄傲的象征。

  2.塔下村,古因山有古塔,名塔山,故村得此名。这里没有名气很大的土楼,凭借着全村整体景观的精美布局,被喻为“闽南周庄”,土楼也因旅游的兴起而得到很好地保护。

 3.塔下村的土楼沿河高低错落分布,因为时间关系,我只重点拍摄了独具风格的裕德楼。网络上流传着裕德楼感人的故事:七十年前,一队土匪来到塔下村,狮子大开口的匪兵要钱要粮要女人。村民们躲进深山,土匪烧了裕德楼。50年过去,风吹雨淋日晒,残楼野草丛生。

 4.1972年,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塔下华侨回到故乡,裕德楼的废墟上,弹孔历历,烧痕犹存。当年,他流泪目睹裕德楼蒙难,如今,他因思念回到这里。他惊喜地发现,几十年过去,尽管裕德楼无遮无盖,但其基础不倒。茫茫的暮霭中,人们听到他坚毅的声音:重修裕德楼。

 5.他叫张庆重,南洋富商,在事业有成之际,为报效家乡回到祖国。张先生出资七万,先修裕德楼前半楼,后又在后半楼盖上护墙瓦。故,裕德楼从此有了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围裙楼。

 6.行走在塔下村,所有的土楼任你随意进出,但有人会拒绝你的拍照,有人会和你聊的火热。这位原住民有一手编织鸟笼的绝活,他热情地向我展示着他的作品,他很得意那上面雕刻着的他自己的题诗。(如嫂摄)

 7.南靖最有名的单体土楼:东歪西斜裕昌楼,被称之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已有700历史。在此之前,我还以为此土楼整体呈歪斜状,可从外面一点都看不出来。揣着闷葫芦走进楼内,才知看点全在里面。

 8.看点一:部分支柱左倾右斜。三、四楼回廊支柱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反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倾角15度。

   看点二:五行造型。此楼最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故楼分五卦,五层结构,五行排列,寓意五福临门。

   看点三:祖堂居中而设,堂前用鹅卵石分金木水火土铺成石路。祖堂三门:正喜门,左生门,右死门。

   看点四:除大天井有水井外,后半楼户户灶间都有水井,伸手即可舀水。

 9.福建土楼,每一座有每一座的故事,这故事或感人,或神奇,连缀起来便是一本书,裕昌楼的故事属于后者:相传土楼兴建时由各家轮流给工匠供饭,一日晚,严寒袭来,供饭的头一家完事后便早早歇息,而另一家为早起做饭也已入睡。几位冷得难以入眠的木匠来到工场加班取暖,等不来东家送来的夜宵便有了几分埋怨,榫头榫眼在他们的一声叹息中失了尺寸。立柱架梁时,大家也都没有看出异样。楼建到七层,大风把山上人们祭祖的香火刮来烧掉了七层的立柱,楼主人都嫌七层晦气,索性连六层一起拆掉,五层五姓暗合五行之说倒也吉利。

  土楼建造,要等楼体干透才能铺松木楼板,期间裕昌楼空空荡荡少有人管。数年后,楼体干透,人们这才发现椽梁柱多已歪斜,主人目瞪口呆,而工匠们已不知所去。又过一年,人们看见椽梁柱并未散塌,墙体也结实牢靠,各姓人家便陆续装修入住,裕昌楼变得热闹起来。;

 10.某日,一虎入楼,不发威,不伤人,前门进,后窗出,坐在山坡上凝眸远望土楼,轻吼一声便转身离去。刘姓人家说,虎吼是叫好声,是为建楼祝贺。其余四姓人家却认为此兆凶多吉少,他们一惧虎威,而怕楼倒,便将自己的房产贱卖给刘姓,自己另迁他乡。刘姓购得全楼,以此楼梁柱相依相靠相接相连才能不散不垮为镜训诫后人,有门前楹联为证:裕及后昆克勤克俭成伟业,德承先世维忠维孝是良规。

 11.如嫂看见一个和我家孙女一样大的孩子。

 12.商业开发让裕德楼名声大振,也让裕德楼内如市场般热闹,居民得益,周边乡民也沾光。一商户告诉我,来这里摆摊做买卖的多数人并不居住在裕德楼。我问他本楼的人有多少,他说只有30%。

 13.从东歪西斜裕德楼再往南靖方向走就是著名的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的神奇因网上照片的泛滥已不那么神奇了,但不亲眼看一看又心有不甘。如何把四菜一汤拍得与众不同是我到达前最大的困惑。为此,我们选在了黄昏时分到达这里,原想看看余晖之中的四菜一汤是否别样,但阴有小雨外加薄雾的气象改变了片子的风格。

   这是从下往上拍摄的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

 14.人说田螺坑土楼群“上看一朵花,下看布达拉”,侧看呢?侧看步步高。我们侧拍四菜一汤时,多希望远处的那一片雾气能飘过来啊。

 15.为了能拍到四菜一汤的夜景片,我们在观景台上足足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虽然因此在走夜路赶往南靖县的时路遇大雾极为辛苦,但只要有了这张片子,值了。

 16.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的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后来又陆续在周边建成了合昌楼,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

   保安说,过去入夜时,五座楼的灯光是五种颜色,现在已大不如从前。

 17.又一天到来,我们避开大路,拐进一条崎岖坑洼的山路。

 18.沿途景色极美:远山云雾缭绕,身边茂林修竹,虽还没有看见土楼,我们却已忍不住下车观景。我忽然意识到,这条难走的山路就是五年前我们从厦门去永定的那条路,因为新路已经修通,此路又过于颠簸,已经没有游客再走这条路了。

 

 19.终于找到了号称半月楼的一座很不起眼的两层结构的土楼。

 20.半月楼坐落在一个不起眼的山坳里,开车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半月楼的居民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惊讶,因为很少有游客光顾此地。

 21.不上山难以领略半月楼之美,而上山又没有现成的路。我们手脚并用地从楼后面的山坡上爬上山,湿了裤脚,鞋子上也沾满了黄泥巴。可即便上了山,要在竹林树丛中寻找一个合适的拍摄点同样不易。为了拍到这张片子,我也付出了不小得代价。

 22.我们很奇怪土楼为什么盖成这个样子。楼主告诉我们,建楼初期可能是计算错误,地基半径做大了,山坳间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只好建成这个样子。此楼是1964年开建,是否文革的开始也对土楼的建设造成了影响,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此楼别具一格的造型,一定会给喜爱土楼摄影的朋友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23.离开半月楼,我们开始寻找福建所有土楼中,名副其实的最小的土楼,翠林楼。

 24.百度是这样介绍翠林楼的:建于明代嘉庆年间的“翠林楼”,因座落在福建省南靖树海的翠谷绿林下,故得此名。楼高不足8米,外墙周长不过30米,内径仅9米多,楼高三层,每层11间。人在房中,伸手可触及上层楼板,房中摆上一张床铺和一只小桌,便全挤得耳鬓厮磨了。

   为了对比证明其小,我们手拉手拍了这张片子。

 25.花絮.片子是这样拍成的:1.找到一个高凳,用小石片垫平地面;2.在朋友的帮助下爬上高凳;3.试试是否稳固;4.可以拍摄了,大家赶快站好。(如嫂摄)

 26.相比于土楼巨人承启楼,翠林楼实在是太小了,有人称她为拇指姑娘。如今,这拇指姑娘已经被遗弃无人居住了。虽然她已被列为南靖县文物保护单位,但其脏乱程度足以证明很少有人来此。

 27.我们不是专业摄影人,寓快乐于摄影之中是我们的宗旨。

 28.(如嫂摄)

 29.玩一把造型。

 30.下山村土楼。一个同样不在旅游名录中的“野”土楼,更能呈现当今土楼居民生活状况。和其他南方山区农村相比,除了住房不同,其他并无异样。

 31.土楼无论方圆,大都呈封闭状,像这样开放式土楼不多见。

 32.半山之上有“阳台”的土楼。

 33.云水谣景区,很浪漫的名字,门票包括游览和贵楼及怀远楼,但要进其他土楼,会有楼主向你另收门票钱的。游览中,始有小雨,后转中雨,阻碍了我们继续行摄河坑土楼群的计划。

 34.云水谣很美,也是许多美术学校的写生基地,到处可见三三两两席地作画的学生。

 35

 36.

 37.这里更多的土楼并没多少名气,但却要你交钱才能进入。已经看了许多土楼,不在乎少看两座,我们基本都舍弃未进。

 38.拍几张土楼小品片。

 39.

 40.(如嫂摄)

 41.很多新人喜欢以土楼为背景拍照。(如嫂摄)

 42.无名土楼。

 43.上一片的内部结构,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东歪西斜裕昌楼。许多房间已不复存在,残存的梁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透视土楼的建筑结构。

 44.像这类残存的文革标语在土楼还可以看到许多。

 45.呈凸字形的土楼。(如嫂摄)

 46.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结束了三天的福建土楼行摄。

 47.最后,再发几张沿途拍摄的无名土楼——都是些穷人的土楼。

 48.已经快要“翻身”的翻身楼,一定不是她原本的名字。(如嫂摄)

 49.岌岌可危的土楼,还有保护的价值吗?里面的老百姓难道不该搬到新居去开始新的生活吗?但如果都任这样的土楼倒塌,只存留为数不多的“高级陈列品”,我不知道是该为老百姓庆幸还是该为土楼文化悲哀?

 50.这就是土楼居民的现实生活,如果今天再让我们的80后、90后去那里下乡,相信他们三天都坚持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土楼 神奇的东方古城堡
『名胜古迹』福建土楼 客家民居【收藏】
福建土楼各有特色
<潮汕闽南行(8)土楼,从远古走来> (分享自@中国互助旅游网)
《南靖土楼》普通邮资信封
南靖土楼“四菜一汤”一桌永不散的宴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