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海镇海卫城--漳州“所”事(四)

 漳州古代四座海防所城,终于来到了压轴的时刻。最后一座,也是规模最大一座--龙海市镇海卫城。

说起漳州龙海的镇海村,估计知道的人不多。近年来,若不是因为镇海角的灯塔与海湾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和婚纱摄影者,一直鲜有人问津。但五六百年前,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镇海卫所在地,它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并称为明代四大卫城,是当年福建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兵戎古城,前面所介绍的三座千户所都属其管辖。这么一座具有相当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古卫城沦落到此等田地,漳州的文保和旅游部门可要加把劲了。

镇海卫,明代卫所名,位于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江夏侯周德兴奉旨抵御倭寇。他来到了太武山之南,鸿江(鸿儒江)之滨的镇海村,发现这里居高临下,地形险要,遂决定在此筑城设卫为防。属福建都司,辖六鳌、铜山、玄钟三千户所,卫城内并设有卫指挥使司和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据《海澄县志》载:“其周长873丈,城脊宽13尺,高22尺,有女墙1660个,窝铺20个,垛口720个,开东西南北四门和水门,门各有楼。”现残存的古卫城城墙长约2700米。据《镇海卫志》载:此卫原有官宾5300名,历任指挥使18名,辖陆鰲、铜山、悬钟3千户所,清朝时仅留旗军1042名,相当于一个千户所兵力。迁界后废除卫的建制,改隶漳浦县二十三都八图,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划归海澄县管辖。

镇海卫历经战火,历史上曾多次修葺、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卫指挥同知桂福、弘治年间卫指挥袁侯、隆庆三年(1569年)明总兵张元勋等先后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对沿海实行迁界政策,卫城在界外,遂废。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修。现在的卫城遗址,便是当时重修的故垒。镇海卫虽地处偏僻,它却管辖南到广东汕头、北至福州马尾的漫长海岸线。是明清重要海防城所。2013年,已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村子,首先看到的是北门。为石砌拱券门顶,残高3米,城垣宽2.3米。

可惜已经被封堵,无从进入。


城墙上古榕茂盛

进入村子的主干道为南北向,一直通向南门。左转有一小路向东门而去。

路边的暗道。估计是防空工事。




很快来到古城东门。






古城东门残高4.2米,城垣宽3米。

东门上有突出的石条,上开有槽孔用以固定城门。



从外面看东门。


一条石板路通向海边

结网的大蜘蛛,身长超过十公分

东门外海景

可以看到东门的花岗岩条石地面下边设有防汛排水通道,宽1米,高0.53米。其实我最搞不清的就是这东门了。据《镇海卫志.寇乱》记载:本卫门外有石,形如又有记曰:东门开,石狗吠,金鸡啼,贼又来故常闭东门,另开一水门。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二十日夜辛酉时(辛为金、酉为鸡),广东饶平贼寇张连等从水门阴沟潜入,打开城门,蜂拥而至,杀掠官军无数。所以现在看到的应该是水门,问了当地人,他们都说东门即水门,水门即东门,晕!



东门内有一棵硕大的古榕,据称至少与卫城同龄,它也成了卫城兴衰的历史见证。

东门对面的街道和老厝







门前有一口古井

离开东门,重新回到村子中心地带,找到村里的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后多次重修。

这是大门,对联云“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判语总无私”。


进去是一个操场,有一个戏台,看来是村里举行集会的地方。城隍庙在东北角。









两侧墙壁有石板浅浮雕

两侧门皆镌刻有对联

正门的这幅楹联比较有趣--“锁内锁外锁宇宙、海上海下海乾坤”,十分应景。





城隍爷

城隍庙边,就是一片老房子了。

山墙上的精美图案

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顺着老街走不远,有一座文庙,这可是其他所城不具备的。



拜庭

中间是孔老夫子

既然是文庙,狮子也带着天书

右边感觉应该是关羽周仓了。资料上说这里原来有关帝庙,在村子里问了老人有的说有有的却说没有,估计就是藏在这文庙一角了。镇海村的古迹保存只能说令人相当遗憾。

 《义学碑记》,清雍正四年(1726年)岁次丙午孟冬阳月谷旦立。镇海卫文风兴盛,这是有别于其他所城的重要特点。镇海卫自筑卫城后,防区内安谧无恙、百姓安居乐业,书院、义学陆续开办,城中还办起了东瀛书院,建置了文庙。由于戍守镇海卫城及下辖所城的将帅拥有许多儒将,还有从朝廷贬谪到卫所戍边的朝官士大夫之类,都十分重视儒学在兵城的传播,军中自有教书人,使军籍出身的子弟学有所成,人才辈出。志书评价陈真晟镇海初创戎垒,自布衣而儒术始正。又与莆人李文举诸先辈讲行文公家礼,而风俗始正陈真晟(1411-1474),泉州人,字晦德(一作晦夫),后改字剩夫,又自号曰漳南布衣,明学者、教育家。陈真晟在理学方面高深的造诣和杰出的贡献,备受官府和士子的推崇,在镇海卫城内和漳州郡城内都为之立牌坊褒扬。另外,侨寓镇海的丰熙、邵经邦、李材等一批学富五车的朝廷命官,皆有深厚儒学修养,被贬戍镇海后,在边城著书立说,为军籍子弟传授儒学文化,镇海卫及所辖军籍子弟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嘉靖三年(1524年),朝廷准奏在镇海设卫学,配备教授及生员后勤供给,边城文教事业蒸蒸日上。蔡世远为之评语:旧有镇海卫学,实著闽中。理学经济之儒,指不胜曲;文章气节之士,史有成书。

 




出了文庙,继续穿街走巷



别致的古井。

据说古城里四处有井,共99口,皆为江夏侯周德兴所凿。为什么沿途并没看到许多,经问过当地人,原来这些井大多在民居院内,所以难见。最出名的要数七星井了,现在卫城内解放军营区内,经驻军官兵挖凿整修,井水可供整个营区食用洗漱,据说井水还甚为甘甜。





新建的黄氏宗祠--鸿远堂







楹联曰:“江汉化行循良第一派,夏商以后孝友无双宗”,口气不小。黄姓现为村里大姓



金碧辉煌



又见古井

地上的石板刻有“名臣”字样,不知又是属于谁的光辉过去?



村中古榕树比比皆是





连龙眼树都成了精



接着先去看了古城西门, 残高3.65米,城垣宽2.5米。



从外面可以清晰看到西门建在斜坡上,有台阶若干。

古城南边的大路,几百年的古榕树撑起了遮阳伞


古城南门,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上面长着一颗巨大的古榕

南门为石砌拱券门,残高4.75米,垣面最宽处有5米,其余为3米左右。



南门设有瓮城,内有一座小土地庙。

瓮城城门是简单平梁石框。









榕树顽强的生命力,似乎也在宣告城墙的使命

沿石阶爬上城墙,可以清楚看到瓮城呈半月形





另外一边




南门的海鲜舫

南门对面,就是古城保存最好的一条古街了。

入口处有一个石牌坊,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加两坡,上面中间有葫芦、两边有鳌鱼装饰。

字板刻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查了很久资料才知道这个牌坊名叫“父子承恩、祖孙专闾”,为谁而立、为何而立就不得而知了

街边的古厝都是铺面,证明这里曾经是古城里最繁华的商业街道。街道石阶沿着山势蜿蜒而上,尽头处有一座小庙“镇南宫”。




从南门大路边望下去,就是文艺青年们的挚爱--镇海角了,他们把它叫做“漳州的垦丁”。








蓝天碧海,海中的岛屿是林进屿



点点白色,是海水养殖场



林进屿稍远的东边又有一个小岛--南碇岛,这两个岛屿都因特殊的火山玄武岩地貌被国家地理杂志选入中国最美的十个海岛之列。

顺便科普一下,林进屿完全是由火山熔岩类的玄武岩组成,岛上最著名的火山景观是火山口以及火山口中的喷气口群和古熔岩群。小岛暴露的侧面从顶端一直延伸到底层,而重重相叠的火山喷发堆积物告诉我们,这座岛屿是火山多次喷发而堆积形成。这个岛目前属于漳州火山岛景区,可乘船到达观赏。

南碇岛由清一色的五角形或六角形石柱状玄武岩组成,数量140万根之多,朝东北向扭动,形成一种风卷蹈海的韵律。这个岛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为巨大、密集的玄武岩石柱群。目前该岛尚未对游人开放。

玄武岩啥样?外国最有名的景点当属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了,可它只有三万多根玄武岩石柱,数量没得比啊。国家大就是好,什么都有。后面的帖子会介绍到火山地质公园。




细心的看官估计已经注意到了,镇海角下面的海滩并不是沙,而是黑色的岩床。没错,这里也是火山熔岩地貌,隔壁的隆教湾有牛头山古火山口,再过去湖前湾、江口湾中间就是漳州火山岛景区了。这一带包括海岛直到台湾省的澎湖列岛,都是火山熔岩地貌,没看过的不妨下去探秘一番。













美丽的隆教湾







这个角度可以明显看到圆形的火山口


前面的小山就是旗尾山

从南门开车下来,车子停在旗尾山前的平地上,沿小路步入镇海角。回头望去,镇海卫城正好建在凸起的山上,更显地势险要。












要细心点看,才可以看到这张图左边海上的南碇岛



走到尖尾山,开始出现一片绿油油的草原,远远的可以看到镇海角灯塔了



波光粼粼



这张南碇岛比较清楚点

从这里看镇海卫更觉高险





镇海角草原上,出现一批吃草的牛...

先到先占地盘啊

阳光、沙滩、海浪...青草,还有一群牛牛牛





边吹海风边吃草,这得有多惬意....









集装箱轮驶过,不愧是黄金航道啊。后边的小岛是东碇岛,属于金门实际控制,同样玄武岩海岸风貌十分闻名。

放大了看,明显有建筑物和灯塔。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中国海关在东碇岛兴建灯塔。东碇灯塔由中国海关延聘的首任总工程师韩得善(DavidMarr Henderson)设计,并由毕斯比(A.M.Bisbee)建造,塔身黑色。附近北碇岛,位于金门东面,面积0.08平方公里,比东碇岛大,岛上同是韩得善设计的灯塔,塔身为白色,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合称"金门双碇"

 

关于这几个岛,还有一段传说。话说盘古开天,派四个儿子镇守东南沿海。大儿子是大屿。明万历年间,漳州学子林震自小父母双亡,随继母生活。有一年林震不幸疾病缠身,流落此岛,以岛上海螺.等动物为食物结果奇迹般痊愈,于是在岛发奋读书,会考一路过关,最后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得了一个翰林院修撰兼国史修编的六品官职。他在京任职8年,因淡薄名利,称病辞官回岛居住,此岛遂称林震屿。后因避讳,岛名改为"林进屿”(闽南语中""""发音相同)。二儿子是北碇,镇守金门的料罗湾。三儿子南碇长得最像盘古,岛上高耸并立的"望归石",相传是盘古留下的三把斧头。小儿子东碇刚生下来时,忘了割脐带,因而脐带很长,像小龙横跨台湾海峡。



依依惜别,终须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倭抵寇话卫城
还去什么台湾,深圳出发就有个“小垦丁”,去100次都不会后悔!
镇海卫古城 漳州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
龙海记忆:故垒萧萧镇海卫
福建龙海4:“镇海角”一日游攻略
这周末去哪里玩?漳州!漳州!住哪里?露营!露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