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铜川耀州文庙--铜川耀州区博物馆

耀州文庙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学古巷34号,是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文庙由太守史炤创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知州魏必兴重建,成化十二年大修,弘治八年扩建始成现在的规制。其后又经多次维修,文庙的功用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文庙共两进院落,主要建筑有棂星门(牌坊)、戟门、东西庑、大成殿。
耀州文庙于1984年被辟为耀州区博物馆,以出土文物展览为主。现馆藏文物54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96件,三级文物285件。(博物馆文物数字来自上图博物馆宣传)
棂星门,建于明洪武九年,四柱三间重檐庑殿顶木牌坊。最近一次修缮为2007年

↓戟门,即仪门,建于明洪武九年。前廊内墙壁上嵌有三方碑刻。
↓东山墙靠北有清康熙九年(1670年)立《重修文庙学宫记》,由碑文得知,知州刘源溥主修文庙后,文庙建筑除了棂星门、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现有建筑外,还有启圣宫、文昌殿、魁星楼、乡贤、名宦二祠等建筑。可谓规模宏大。

↓东山墙靠南侧有方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立《重修庙学之记并诗碑》。

由碑文得知,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那场“嘉靖大地震”之后,耀州判官王世宝主持修复。重建了包括城墙、公署、庙学等,并立碑记事。

↓过戟门,号称“西北第一殿”的耀州文庙大成殿跃然目前。

遗憾的是大殿后面那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不但喧宾夺主,而且大煞风景。
大成殿拜台东西各有两通碑刻,被玻璃罩严实包裹。考虑到因温差产生的地气对碑刻的影响,碑刻南端最上方开有三公分左右的百叶窗通风,这种保护是否得当,假以时日,自见分晓!
这四通碑刻为三通宋碑、一通元碑,它们是耀州文庙自宋代创建以来记事碑。它们分别是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御笔手诏》碑、大观二年(1108年)《大观圣作之碑》、宋元祐九年的《耀州重修州学记》和元延祐七年的《耀州新修尊圣庙门庑记》。
↓元延祐七年(1320年)刻立的《耀州新修尊圣庙门庑记》,螭首圭额,高342厘米,是元代维修文庙的记事碑,亦由唐碑磨制复刻而成。碑文为隶书,具有较高的书法研究价值。这几通碑的形制与刻立于贞观二年(627年)的“隋故桂州总管、武康郡公(令狐熙)之碑”基本相同,都是存世较少、保存较完整的唐碑。(摘自新浪博友耀州文旅《印象耀州(博物馆中的碑刻)》一文)

↓“御笔手诏”碑,刻制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文庙现存最大的一通碑刻,高387厘米,螭首圭额,由唐碑磨制复刻而成。碑额楷书“御笔手诏”四个大字是当时的丞相蔡京之子书写。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是宋徽宗的瘦金书,字迹还可以辨认。大致内容是“建学校、兴贤能,以待天下之士”,“修政事、理人民,以立太平之基”,是为教导天下学子尊崇儒学,以便学成之后都能“知尊君亲上之义,无复暴戾邪僻之行”,从而起到教化民众、流传千古的作用,并希望达到人才辈出,为国所用,使江山永固的目的。下半部是李邦彦(也曾作过丞相)记述徽宗颁发诏书及刻碑的过程,碑文为楷书。由碑文而知,当时天下庙学都曾刻立此碑,但是留存下来的仅此一件,非常珍贵。(摘自新浪博友耀州文旅《印象耀州(博物馆中的碑刻)》一文)

↓“大观圣作之碑”,刻制于大观二年(1108年),也是宋徽宗的瘦金书,碑高358厘米,碑首半圆形,碑额行书“大观圣作之碑”六个字。此碑风蚀严重,字迹难辨,但从少数字可以看出是瘦金体,字比前碑略小。根据清代王昶《金石萃编》收录的碑文得知,碑额六字是蔡京书写,碑文则由书学博士李时雍仿宋徽宗“瘦金书体”摹写于石,先立于宫学、太学、辟雍,后立于全国各郡县学校。“大观圣作之碑”存世较多,西安碑林、山东岱庙、河南新乡文庙、河北赵县等地都有,形制和内容基本一致。(摘自新浪博友耀州文旅《印象耀州(博物馆中的碑刻)》一文)

↓“耀州重修州学记”碑,刻立于北宋(1094年),螭首圭额,高305厘米,是维修文庙的记事碑,由唐碑磨制复刻而成。碑文为小楷,记录了耀州文庙创建的具体时间、创建人和第一次维修的史实,是研究耀州古代庙学历史的珍贵资料。(摘自新浪博友耀州文旅《印象耀州(博物馆中的碑刻)》一文)

↓陛石

↓耀州文庙大成殿为陕西西北地区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中间五间阑额为一根木,长达近十九米。



↓殿内有孔子像和四配。
耀州文庙大成殿因融合宋、元、明、清四时代建筑特色,为古建学者青睐,被誉为教科书。

↓大殿内有一方明正统末年刻《宣圣画像》,碑阳画面以端坐的孔子为核心,拱围着后世人称“孔门十哲”的弟子。

↓碑阴是立碑人名录。

↓大殿东西墙壁上悬挂孔子圣迹图


↓文庙棂星门与戟门之间有东西廊,东廊为“一圣四杰”耀州历史人物图文展,西廊为碑廊。戟门与大成殿之间东西庑为展室。东庑“佛道珍品展”不开放,西庑为历代“珍品文物”展。



还有一些石刻散放在大成殿拜台周边的草坪上。 



↓文庙里唯一的古树在戟门东北,柏抱柳。

↓西庑历代“珍品文物”展。不理解的是展室内不开灯光,全靠木棱窗和敞开的门射入的自然光,根本无法拍摄。

↓勉强挑出三张能看出四五六的图片上传,分别是新石器时期到西汉时期的文物。





↓民国十年大成殿影像。
↓西廊内置石刻。碑刻居多。1969年在神德寺出土的隋代石舍利函也在其中,用玻璃罩严严实实罩上。下图为唐开成元年(836年)刻立的《大唐廻元观钟楼铭并序》碑。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右榜谕众通知》卧碑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安阳知州书“慈云荫世”碑

↓北周四面造像

↓隋仁寿四年(604年)舍利石函

隋仁寿四年舍利函,1969年4月在耀州区照金镇寺坪村神德寺出土,原存药王山碑林,2005年12月移交耀州区博物馆收藏。
石函分为函盖和函座两件。函盖顶部篆刻“大隋皇帝舍利宝塔铭”,字格外四周线刻四神,四周杀角刻卷草,四侧立面线刻飞天和蔓草。函体四侧浅线雕舍利佛、大迦叶、阿难和大目犍连及四天王、力士等图像。



↓南方和东方护法天王





↓目犍连

↓舍利弗

↓线刻北方、西方护法天王


 耀州文庙还收藏着九通碑刻,年代从唐至清。有墓志、题名碑、记事碑和造像碑等,研读它们,能够梳理出古耀州发展史。 

↓嘉靖九年(1530年)《阳明先生文明书院教条》碑。

↓耀州文庙旁几处民居,这两处的门墩石不知是原有的还是店主人搜集来的。



欢迎来访,顺致鼠年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地探访】铜川行纪之瓷火耀州(上)
铜川市历史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名人与风景名胜(60-84问)
铜川碑刻的全集 铜川历史的再现——《铜川碑刻》出版发行
他让上千块沉默的碑刻活起来
陕北行——铜川耀州窑博物馆(2)
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