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洛阳:关林--真伪纷争不断的国内三大关帝庙之一!

说出来大家未必相信。去关林是鱼跟先生争取来的。先生跟鱼摆道理说:史书《三国志》只载孙权传关羽首级与曹操。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倒是元末明初文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以王侯之礼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城南。明清时期更具化到洛阳南门外十五里处(一说十里处)。要知道曹魏时期的洛阳城根本不在现在洛阳市内,也就是说南门十里十五里不可能是关林所在地。关林只不过是明清时期建起的关帝庙,说关羽首级葬在这里纯属谎言,这就跟说狄仁杰葬在白马寺一样。可鱼不管那个,谁让关林是三大关庙之一呢。拗不过鱼,于是有了这次关林行。关林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经清乾隆时扩建及后世不断修缮成现有布局。整体建筑按帝王宫殿式,呈“”字形结构。南北中轴线上有戏台(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平安殿)、二殿(财神殿)、三殿(春秋殿)、大明石坊、小清石坊、碑亭、关冢。东西还有其它建筑对称分布,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关林大门外的戏台也称舞楼,建筑形制颇具特色,为前歇山式后硬山式的重檐楼阁,舞楼台基东侧有通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刻,记载了晋商捐银造楼一事。

↓大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建,八字照壁墙上有篆文:忠义、仁勇。天下关庙都这样,用这四字高度概括关羽一生。





↓明代石狮,很罕见的公狮背上有幼狮嬉戏。

↓仪门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建后成仪门。在仪门东西次间墙壁上嵌有明清碑刻七方,其中东西对峙的为画像碑刻石。另外五方,三方明代,二方清代。碑刻最早为万历二十年五月和二十五年九月勒石的功德碑,最晚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的记游诗文碑。 

门前有万历二十五年造铁狮。





门额上的“威扬六合匾,有“慈禧皇太后御笔”印章。

↓仪门西次间墙壁西侧嵌有传闻关羽手绘关帝诗竹”,明弘治二年(1489年)刻制。这方碑刻是关林碑刻及建筑中的老者。关林中能和它匹敌的只有三殿前那两株柏树。 

↓东侧为岳飞印章的“关圣帝君像”。

↓仪门内有此二画像碑的拓片出售。

↓仪门至大殿,有长三十多米的甬道,即石狮甬道。盖因石栏望柱有石狮百余得名。甬道外两侧是明清时期碑刻。其中一碑文载,此甬道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在多位洛客商捐资,关庙乃求财之所,捐资祈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钟鼓楼

钟鼓楼正面台基壁内嵌有明清时期碑刻。钟楼上为咸丰六年汤薬默撰文的刻在八方条石上“关圣帝君新降警示文”,洋洋洒洒长篇颂词很可观;鼓楼上有两方,一方明万历丁酉春勒石的功德碑,一方为清光绪二十九年洛阳县令颁发的奖励邑人和住持修缮寺庙的记事碑。
一殿前有两座的砖石结构的焚帛炉,为乾隆五十六年制。


一殿月台下,也有二十多通碑刻。其中有乾隆五十六年的《圣陵重建碑记》。

↓碑林中有通《汉室孤忠》碑刻题刻年代被人为戗去。一通民国九年碑刻,关林在这一年修缮过。

↓一殿殿门悬挂的介绍上说明该殿建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庑殿式建筑,琉璃瓦。前接卷棚式硬山拜殿。 
↓一殿和前插拜殿 

一殿正门门扉上,有明代浮雕木刻。图案为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一殿拜殿位置月台石栏板上明代石雕工艺可圈可点。

↓拜殿前两只明万历二十二年铁香炉花瓶



拜殿东西廊壁上有明清碑刻数方。绕一殿外壁上还嵌有十多方明清功德碑刻。 

↓一殿名平安殿又称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殿门悬挂的介绍上说该殿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建。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殿中悬乾隆御声灵于铄”和慈禧手书“气壮嵩高”。梁上有乾隆五十六年重建题记。 
↓殿内东西壁有壁画。图案为关帝出巡图。
壁画下有十八龛,龛内为帝王冕冠关帝像。




↓一殿北门悬塑像
↓二殿

二殿东西有耳殿,一殿至二殿东西两侧有廊庑。
东侧廊庑内摆放了几把关大刀。两庑前都有两匹石马。



西侧廊庑空置。
↓二殿又叫财神殿,面阔五间,殿门悬挂的介绍上说该殿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庑殿式建筑,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二殿左右各有一硬山式的耳殿,东为娘娘殿,西为五虎殿。 
二殿门悬挂光绪皇帝御匾“光昭日月”。

二殿内塑关羽捻须怒视,关平、周仓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 
二殿东西壁也绘有壁画,壁画下设十八龛,龛内为武财神关羽形象。二殿东壁是财神关帝送财图。
西壁壁画不甚了了,因看到旌旗上“赵”字有点诧异,看一旁介绍才明白,此壁绘制的为:药王孙思邈,火神及吉祥童子、赏罚书记童子。整个一民间喜乐会!
在二殿殿外墙壁上嵌有二十多方明代碑刻,以功德碑居多。不过年代大部分是万历二十四年的。另有三方为万历二十五年的。



↓财神殿西侧殿是五虎殿,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殿门悬挂的介绍上说该殿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修。

↓财神殿东侧殿为娘娘殿,也叫圣母殿、百病娘娘殿与五虎殿建于同一时期。供奉关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壁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

关林内各殿堂内的关羽神像及其他人物像,大部分为近代请奉,做工没的说。

↓二殿北门外圆雕盘龙石墩 
↓三殿又称春秋殿,硬山式,面阔五间,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建。 
殿前有两株奇柏:旋生柏和结义柏。
这两株柏树树龄怎么地也有四五百年了。

三殿殿内三面供奉关羽像,正面神龛内关羽坐像,龛后墙壁绘制关羽出行图。 

↓东西供奉塑有关公睡像夜读《春秋》像,三殿因此也称寝殿。 

关林最北为关冢。关冢前有两座明代石坊和一座清代碑亭。最南一座“汉寿亭侯墓”石坊为明万历三十二年立,坊身楹联为崇祯六年正月题刻。“中央宛在”石坊在其北侧,立于康熙五十五年孟冬。

石坊东西两侧,关冢前为碑林。



碑亭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琉璃脊饰真不错。

↓亭内有龟趺龙头碑一通,碑额为九叠篆文“敕封碑记”。洛阳关林导游词上说该碑碑阳书丹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道光元年(1821年)磨平原石题刻重新刻制的。这个鱼持异议,这个“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封号是道光皇帝于道光八年(1828年)敕封的,怎么可能提前七年刻制?清帝对关羽的追封热情非同寻常,这是事实,从清世祖于顺治九年(1652年)的“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清德宗于光绪五年(1879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真到了无以复加境地!好在道光后续的清帝对关羽的追封,没有再次重演磨平原石重刻的桥段。 

碑阴为康熙五年(1666年)董笃行撰文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碑文详实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历数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崇与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是继孔庙成林之后,关庙成林的官方钦定碑,亦是确立关林在全国关庙中地位的一通重要碑刻。如此一来,意义非凡! 


清廷官方认定关林乃关羽首级埋葬处。关冢南正墙开有康熙五十六年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还有副对联: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众多碑刻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勒石的龙头碑《汉寿亭》最为醒目。

关冢墙壁上嵌有碑刻十多方,大多为清人凭吊之作。其中有一方乾隆三十三年的《林碑重刻记》,这方碑碑文详细记载了乾隆帝之前历代清帝对关羽封号的封敕情况。  



墓冢四周有石刻动物,当然不会少了马。



这些石刻动物像是从不同其他地区移来的石像生。

关冢东侧的明代铁狮不知何故形单影只。



关林内碑刻不少,可最早也不过是明代。有意思的是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重修关王冢庙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秋闰八月《洛阳县康家庄等里施地立碑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关圣陵节府诸公构亭留鹿记》和康熙五年(1660年)《敕封碑记》这几通碑中,碑文中都有:“洛阳县南门外离城十里,有关王大冢,内葬灵首,汉时有庙,及今年久毁坏……“洛阳城南十五里许,汉寿亭侯关圣陵在焉。历晋唐宋元数百祀于兹……”
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退走麦城,大义归天。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但被曹操识破,曹操敬慕关羽为人,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即今关林迄今已有1790余年。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清朝,顺治五年敕封关羽"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雍正八年(1730年)诏改武庙。清乾隆年间加以修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是明清时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关公的场所。(摘自关林导游词)

欢迎来访,顺致冬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林【关公祠】
闲话关林
漫步在关林的历史轮回
子兰游记—忠义千秋话关林
洛阳关林庙讲解词
穿越洛阳(三)忠义关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