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刘斌

小志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最近,小志妈妈发现之前听话懂事的儿子好像越来越不听话了。从一年级起,每晚吃过饭,小志就会自觉地去倒垃圾。如今,小志倒垃圾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了,有时就算提醒了,也会磨磨蹭蹭。从前小志对于父母的安排言听计从,现在却经常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还会说“凭什么”。上了四年级,小志坚决不让大人接送上下学,并保证注意安全按时到家。独自上下学一个月,已经有三次因为贪玩没有按时到家的情况了,妈妈本来想收回小志独自上下学这一“特权”,但是小志一再保证,请求妈妈相信他,再给他一次机会。

孩子和家长就像两棵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风挡沙,也要为小树留出空间,让它可以吸收阳光和水分,健康成长。

从前,小志对于父母的安排言听计从,是因为孩子尚小,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小志提出“为什么要这么做?“凭什么”正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

让小志独自上下学,家长“放手”值得肯定,不过放手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在放手时还要“防守”。放手不等于“放养、放任”,任何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时间,这就需要家长把握好放手的原则和底线。另外,孩子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但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实践经验,自制能力也不够强,还需要适时引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不同学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孩子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父母过早放手或是控制过多,都对孩子成长不利,家长要懂得在陪伴与放手之间拿捏分寸。

适度放手,考验着家长的智慧。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优秀,很多时候是家长固有的思维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意见,坚持将自己的认知固执地灌输给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可能会与孩子产生隔阂;有些家长一味放纵孩子,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脾性,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或许会好高骛远,坐享其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家长要遵循其内在的成长规律,辅之正确的教育理念,如此,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才能得心应手。

(作者刘斌,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岁男孩4个月视力掉了200度,因玩手机?近视祸首“另有其人”
父母从小对孩子在4个方面管得越多,孩子长大后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麦田男孩
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微型小说】《奇怪》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百数图,让你的孩子变侦探吧,家长收藏给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