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探究性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倪艳艳

一、有关背景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已经开始启动,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开始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工作,新课程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个国家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年秋季,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入新阶段,我省的杭州市余杭区成为省级实验区。萧山虽然不是实验区,但从教育局、教研室,到各学校,也都在努力贯彻课改思想,学习理论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并且关注实验区的教学动向,积极向新课程靠拢。从上学年起,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已经开始关注课程改革动向,查看了一些课改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了初中语文第一册的新教材,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想法和实践。

我国的这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这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总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所以,关注学生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面对这样大幅度的课程改革,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思考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国家教育部推进新课程的中心课题是《推进新课程、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推进新课程的关键是更新观念。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唯书”、“唯上”,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要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同时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最感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据《中学生百科》编辑部对50个城市的学生作的问卷调查统计(见《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一期):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读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如果考虑到这里课外书还包括一些粗糙低劣的卡通漫画、言情武侠等书籍,那么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笔者曾对去年任教的初二年级两个班的100位学生作过调查,情况还要不容乐观:文学名著阅读且有计划的同学为零,有空偶尔读的占40%,不读的为60%;只阅读过一部的占20%,阅读过两部及以上的为零,绝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完整的一部文学名著。笔者所在学校为农村学校,可能城区学校的情况会好些,但总的说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马以鑫教授在谈起这个问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学生普遍地患了“拒绝阅读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我想,如果语文的阅读教育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上,那么,即便是学生对于教材上的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背得滚瓜烂熟,而课外得阅读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阅读教育其实等于是空的。

三、成因的思考

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已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与课业负担偏重有关。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往往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他顾,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以初三学生为例,他们的时间早已被考试科目排得满满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还大行其道,又哪有时间去翻阅厚厚的名著?而且,由于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已经见书就烦,有了较深的抵触心理。初三学生就有在中考之后撕书焚书的毁书现象,令人深思。而且,对于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禁止他们读“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遭到了抑杀。

2、与阅读兴趣缺乏有关。

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缺少时间以外,还与缺乏兴趣有关。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仍旧很少。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良好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长期以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教师限定的思维中去接受,不敢有自己的见解,这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而其实,文学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性和作品作为阅读文本的多解性,从而讲有余而悟不足,析有余而辩不足,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体会、感悟、想象、创造,那么也就不会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慢慢地就对阅读泯灭了兴趣。

3、与社会文化氛围有关。

毋庸讳言,现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读书风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于是向学生们完全开放了整个世界。过去,书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光盘、录象、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而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因而是无法替代文学阅读的。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或许一下子无法改变,但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阅读之路。

四、对策与理论依据

面对这样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大叹苦经,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出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把学生变得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那么才是我们的根本愿望。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对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看,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如果能贯彻到语文阅读方面,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新课程学习方式最强调的是“主动、探究、合作”六个字。这与原来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成了课堂的参与者。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学生由于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和个体身心走向成熟,因此他们已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他们对世界、人生和自己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社会的各种层面、各种价值观、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流行的任何东西,学生都有可能知道。所以“我教你学”的专制式教学模式必将被淘汰,我们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还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

实际上,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在课堂内能做到适时开启,及时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课程开发,学会重构教材。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教师在课程问题上要做到两个“学会”。一是学会重构教材,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通过加工呈现出新的课程,即课程的重构。课程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教师的创造。课程脚踏三只船:学生、社会和知识;教师通过重构,在课程、教材、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二是学会批判。即不迷信、不崇拜,学会用批判的精神对课程进行改造。语文教材其实有着广阔的留白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创作。这个开发和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性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的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发动学生进行再创造,或查阅大量的课外读物,那么其实就是一个探究和课外阅读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只做一个引路的人,而不是操作者。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有了阅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工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教师能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在课内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科本、教参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变革课堂的不是理论工作者的事,而是教师的事。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标准去寻找研究的课题。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长于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做到这,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退居为引导者。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开始了。

3、学会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确认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两种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

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加拿大著名的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淡化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不应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象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个体具有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要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而不能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的答案。

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教学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抵达人性深处,使灵魂得以净化和优化。

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做到了更新观念、明确方向,那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语文阅读来说,就再不仅仅只是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学生就会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教科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课外阅读也就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

五、设想与尝试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从上一学年开始,就注意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有关理论知识,关注这一问题,并着手改变教学方法,以期达到一定的功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思考,有了一些设想与尝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我们所要提高的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但课外要在课内抓。教师是启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所以,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话,学生就将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上好了,讲活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有节选,教师可充分利用《龙宫索宝》、《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姥姥游赏大观园》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如:

(1)孙悟空在龙宫得到了这根“如意金箍棒”之后,做了哪些好事?

(2)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了死刑了吗?

(3)刘备在曹操手下行韬晦之计,后来又是如何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的?

(4)刘姥姥是谁?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得到了贾母的恩惠,但后来却帮助他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你知道吗?

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些小说。因为是长篇小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定期阅读,不宜心急,并可在一段时间后,以讲故事、你问我答等方式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2、推荐奇文、美文,疑义相与析。

初中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教师应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例如,笔者在教学初三学生时,碰到一道课外阅读理解题,语段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但只节选了开头部分,学生看了之后感觉云里雾里,意犹未尽,笔者认为这时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散文是一个好时机,于是把余秋雨的《都江堰》印了出来,人手一份,然后安排了较多的时间来一起分析、研讨这篇文章。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笔者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1)自读,初步感知。要求学生自己默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查阅工具书,自己答疑。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文字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3)合作互助,互相解答疑问。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看有没有同学能帮助解答。这一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教师只在一边点拨引导,因为有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再次阅读,进一步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感知。

(5)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文化苦旅》、《秋雨散文》等作品集,学生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也会去寻找一些相应的书来看。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3、小范围内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社会大众的阅读缺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解决

的,但班级这一小环境的阅读氛围通过努力引导是可以营造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

(1)指导学生购买书籍,并互相交流。对学生手头上的书籍进行管理、调控,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好书,远离肤浅和庸俗。

(2)举行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学生阅读后,会有一种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欲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3)结合影视对比阅读,从而进行评价、鉴赏。有的名著已有影视作品,如四大名著等,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彩片段,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原著相对照,比较异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

4、注意三戒。

在向推荐书籍文章的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注意读书三戒:

(1)戒时效性的书。要引导学生看一些名著或有一定内涵的书,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时效性的书往往比较杂,不适合孩子清纯的天性,容易让孩子的心随着流行和时髦转。

(2)戒作文辅导类书。这类书也有极个别是不错的,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它们将作文分解成屠宰生猪一样的大卸八块,把文字变得毫无生命。而且都是学生们的同龄人写的,没有必要大加学习。

(3)戒卡通书。这种书有一定的娱乐和游戏意义,偶尔看看,也无碍大局,但长期读它,只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不懂得读书。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苦与乐是相辅相成的,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读书的艰苦。

六、几点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分析和实践,笔者对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想法:

1、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后继学习能力。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如果从小就被限制或者扼杀,那么将会其害无穷。

2、阅读教学应更重视人性的回归。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作品,应更能体现其文学性和人文性,而不应是枯燥的教材。

3、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阅读潜能。其实在学生身上,有着我们所不知的巨大的学习能力,我们所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开发、挖掘这种潜能,而不是包办代替。有许多阅读中的问题,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在一边喋喋不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