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晋古塔--- 圆明寺塔林 

【汾晋禅流比江左(1)】

--- 圆明寺塔遗址及塔林 ---

    在晋国境内数以百计的大小塔林中,有一处塔林鲜为人知,这就是交城县王山圆明寺塔林。王山圆明寺曾经是金元之际遐迩闻名的重量级寺院,可惜后来堙没了,其寺院遗址及塔林也几经人为破坏,如今的遗址现场惨不忍睹。圆明寺塔林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资料记载,共有各种类型的砖石塔70余座,时代自金至明。如今,塔林遗址现场一片狼藉,经过初步寻访,现存各类古塔及遗址轮廓明显能分辨出的约30余座,其中砖塔遗址3座;石塔遗址近30座;处于树立状态的古塔仅有2座,有明确塔名的2座。

【交城·王山风光】

【圆明寺塔·金·遗址远眺】

【圆明寺塔·金·遗址现状】

【圆明寺塔·金·外观细部】

    在同样不怎么令人信服的所谓“交城古八景”中,有一景名叫“王山宝塔”,如今的一些旅游宣传资料上,也偶尔能见到这个古景名称,但是找遍我能见到的所有资料也看不到这座所谓的“王山宝塔”的真面目。这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古景指的就是王山圆明寺塔。

     王山圆明寺塔,位于圆明寺东南约500米处的一座山岗头上,当地人叫这山岗为白鹿岗。塔始建于金皇统元(公元1141)年,为砖砌空心楼阁式塔。如今已只剩遗址,从遗址轮廓只能看出其外观为八边形;其余形制构造已无法辨明。遗址现场只残存完整的古塔外壁两面(上图),宽约4米,残高约5米。其余六面均已塌毁。

    从遗址中可以看出,圆明寺塔全部用长495mm、宽236mm、厚68mm的大型青砖平砌叠垒而成,每层砌砖均相互错闪45°;塔身底层的砌砖中,纵横铺设着与塔身对角直径相等的“絍木”牵拉,用以加固塔身。从遗址上直观来看,该塔当不低于30米。

    据说,圆明寺塔早在国朝成立之前就已劈裂倒塌,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调查记载来看,尚能清晰看出塔身的仿木构铺作,可见彻底的倒塌,是公元1990年以后的事情了,就在距离我寻访前的20年间。

    非常麻烦的是,圆明寺塔遗址就位于白鹿岗高达百米以上的悬崖边缘,已经有一部分遗址沦陷。不久之后,圆明寺塔遗址将全部沦陷于悬崖之下而彻底覆灭......

【圆明寺塔·金·塔体内穿插的“絍木”】

【圆明寺塔·金·垒砌方式】

【圆明寺塔·金·即将彻底消失】

【圆明寺塔林·金-明·外围环境】

【圆明寺塔林·金-清·现场近况】

    圆明寺塔林,位于深山之中的一处平地上,是圆明寺历代主持的栖身之处,从记载来看,因为圆明寺从唐(五代)开山,直至民国初年没落的一千年间,香火鼎盛而高僧辈出,故其塔林面积广大,古塔林立。如今的圆明寺香冷烛灭已达百年之久,而这百年恰恰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最沉沦的时期,圆明寺塔林也遭到了无情的破坏。

    圆明寺塔林位于一片密集高大的荆棘丛中,枝横刺尖,徒手难以撩拨,经过一番艰苦的寻索,共发现尚在树立状态的墓塔2座,塔高均在1米左右,形制基本相同;另寻找到明确的古塔遗址30余座。除三座砖塔外,其余均为粗砂石质石塔,从残留的构件形制来看,这些墓塔的外观基本一致,仅仅是繁简不一而已。其形制与本地的其他几处塔林基本相似,比如天宁寺塔林和玄中寺塔林。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一·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二·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自?王山弟(第)十八代博达圆明禅师?塔·元】

    由于粗砂石非常脆弱,耐风化性能极差,而塔林地址又正好在山谷风口上,所以风化极其严重,绝大部分倒地的构件已经面目全非。同时,从遗址现场可以看出,塔林曾遭到疯狂的人为破坏--- 70多座墓塔几乎全部倒地,这绝不是风化所致。而且几乎全部的倒地塔身均混乱散布,构件缺失严重。很多巨大的石构件整齐断裂,明显是人为蓄意造成的。

     整个我寻找的范围内,仅见到两座塔身上有明确塔名,由于荆棘丛中根本无法翻动构件,所以只能拍到朝上的一面,其中有“博达圆明禅师塔”(上图),该塔身滚落很远处,无法判断来自周围的哪处遗址上。虽然没有拍到明确的年代题记,但是该塔被有关资料著录,明确其为元代石塔。

    另有一座“当山第42代”塔也拍到了塔身,遗憾的是,这截塔身上的题记风化脱落严重,正好堙没了年代题记,仅能清晰看到一段塔名(下图),其附近还散落塔身构件一块,保存较好,雕琢精美。参照博达圆明禅师塔,以及交城卦山的天宁寺塔林和玄中寺塔林的建造风格,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座明代石塔。

【圆明寺塔林·“当山弟(第)四十二代”塔·明】

【圆明寺塔林·“当山弟(第)四十二代”塔·塔身残件及塔名】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三·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四·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五·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六·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七·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八·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九·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十·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十一·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现存的遗址现场,已经分辨不出布局形制和墓塔建造的规律。现场中残留的墓塔遗址较为清晰的,能明确辨认的约30余座,这些墓塔遗迹之所以清晰,是其塔基尚在原地遗留,有少部分塔座也存在(上、下图)。

    从这些塔座遗迹可以看出,墓塔的原形制基本相同,除个别塔基为方形外(上图)多为八边形,其结构自下而上大致为塔基、须弥座、经幢式塔身、塔顶、塔刹等几部分组成,除塔身上镌刻文字以外,其余部分均有精致浮雕,有一处遗址的须弥座保存完好(下图),是为典型代表,可以看出与相距不远的卦山天宁寺塔林如出一辙。

    另外,“弟四十二代”塔的塔身上,尚有石匠题名清晰留存,有杨惠、杨宁等石匠的题名。而在天宁寺塔林中也有杨姓石匠的题名,可见这个“杨家”是本地的世代匠人之家,而这些墓塔多出自这个“石刻世家”之手,而具有同地域传承的特征。包括玄中寺塔林在内,这种形制的墓塔在交城地域内,突出表现在元、明两代。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十二·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塔十三·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佚名砖塔一·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的总体地形为二级台地,由于荆棘、酸枣等带刺灌木过于密集,我只寻找了其中的一片而不是全部范围。在我考察的范围内,共发现了三处较为清晰的砖塔遗址,其中两处已经破坏殆尽,一点模糊的形状都没有了(下图)。有一座却保留了一截完好的塔顶(上图),这一截塔顶保留了六层反叠涩青砖,总形制为六边形,无独有偶的是,在玄中寺塔林中,也有一座金代六边形的二层砖塔--- 钊公法师之塔,其构造手法也是简约的叠涩反叠涩。因此,这几座砖塔会不会也是圆明寺塔林中,时代较早的墓塔之一呢?

    当然,简约的叠涩反叠涩手法本身,基本没有太强的时代性,因此这个推测只是我偶然想到这个情况时的突发奇想,没有什么根据。

【圆明寺塔林·佚名砖塔二·时代不明】

【圆明寺塔林·金-明·现状近景】

    圆明寺塔林已是损毁殆尽,基本无法复原了,但是能保留这么些清晰的遗址,已经值得庆幸。但是,如今这里是一个大型的采石场,塔林外围环周的山体早已被采石破坏的一片狼藉,虽然这对于已经堙灭的塔林也无所谓了,但是作为圆明寺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一点起码的善待,毕竟圆明寺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圆明寺遗址尚有其他重要的建筑(明清大殿)及其附属(金代碑碣、石窟)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交城王山圆明寺塔林(金明七十余座·遗址)
山东的古塔(一)
寻访古塔之济南神通寺塔林
三晋:金灯寺塔林
奇奇怪怪的古塔28座
中國古塔大全(六)【北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