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理论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实践没有有效的把握,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主动地参与新课程、引领新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专业的成长跟专业知识有直接相关外,同一个教师的成长愿望也有直接的关系。核心成长的动力在于自身的内驱力。“自己培养自己”,人才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途径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一、勤于学习

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作为第一爱好,就像吃饭一样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就像人的呼吸一样自然,每天编织进教师的正常生活状态。教师应该是专业读书人,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不能适时从书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滋润自己,就会缺乏创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可避免出现可怕的透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苦练内功、内外兼修。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反思中取得收获,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才能。近几年校本培训和国培经常开展,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技能,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化迅速成长。作为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一级组织的校本培训和国培,更主要的是要学会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以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就无法使实践活动得到升华。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充分利用学校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勤于学习。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知识信息浩如烟海,不断更新,教师更要有源头活水。若教师不多学习,源头堵塞,何来活水呢?学习过程就是吸取的过程、积淀的过程。一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二要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自己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因此要注意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听课;二是当面请教。教师要坚持听课,听指导教师的课,听其他教师的课。每次听课,都要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注意研究执教者的每一个细节,用什么方式吸引学生,怎样调动学生,怎样引导学生,又是如何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等。还要认真做好记录,力争把每位教师的经验都吸收并为己所用。在不断听课、请教中,对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再经过不断地思考、丰富,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今学习的途径很多,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电视和网络学习,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以书为友,勤于阅读,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一定要做到坚持,联系实际来学习。

二、勇于实践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要经营好课堂,一刻都不离开校园,一个教师才可能真正成功。而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战场”,是对外展示自己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好场所。每天扎根课堂,关注细节,提升素养,做真正的自己。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把每一节常态课都视作研讨课来磨练。

首先,必须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案预设计的独到之处,学习他们在教学过程所展示出的教学理念与精湛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即教学环节的设置、过渡语言的考虑、收放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引导等。当然,外出听名师课的机会毕竟很少,但我们可以通过光盘、网络视频等进行观看学习。

其次,需要多多磨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成长的途径也是一样的,必须不断地进行“磨课”锻炼,才能逐渐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和能力。只有坚持才能成长,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再次,抓住展示机会。汇报课、研讨课、展示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是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四十分钟时间里展示自己教学预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这样的机会毕竟是少数的,年轻教师要积极争取。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开市级以上的汇报课与研讨课,有机会还应该大胆参与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等,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就能得到领导与同行们的充分认可,将很大程度上树立教师的自信心。因此,课堂教学是最能磨砺教师的,也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应该从平时教学做起,上好平时教学的每节课。

最后,积极参与科研。有些教师教了一辈子书还是“教书匠”,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教师不参与教研活动,不进行自主探究、自我反思、分析总结等,只凭着已有经验进行教学,所谓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实践的层面上。这样,业务水平谈何提高?教育科研是对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理性的分析,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与途径。教研更是年轻教师发现并解决自己教学实践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从“教书匠”到“教育家”转变的必要条件。一直在一线实践,并且一直不重复自己。不断超越的过程,就是自身潜力不断挖掘和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

三、善于反思

作为教师,要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学会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成长。因为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是由他每天所做的事情决定的。每天坚持些什么,就会获得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当然是要不断地把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一些理论、案例、素材……积累下来,分门别类,提练整合,最终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平时做了,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捉襟见肘,而是胸有成竹。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来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注重反思与总结,是中外教育大师走的一条可行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美国学者波斯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年轻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要实现年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他们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年轻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年轻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由于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实践、创新。同时,教学反思还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平时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年轻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四、敢于创新

作为教师,应该提倡每天工作既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名师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付出的多,这与智商无关,与条件无关,重要的的是明白每一天工作,都是老师和学生美丽的相遇。所谓的名师,还有一个优点是敢于创新,他们敢于探索新方法,研究新思路,他们往往走一条不同于寻常的路,于是,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喊出了自己的口号,亮出了自己的绝活,才能这样引人关注和羡慕。教育教学是艺术,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有人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但实际上只当了一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是一样的,都是昨天简单的重复。相信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因为热爱,因为肯付出,才成就了教育方面的的成功者。

五、乐于写作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写作必须以实践为前提,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教师可以建立博客,把每天的思考与实践都记录下来,点点滴滴地记下来,时间一长,就是一笔财富。教师的写作,是教育思考的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任何人才都是自己培养自己,最成功的自己。希望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少些遗憾,多些精彩。

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希望在青年,打造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时代的召唤。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脚踏实地,还要有默默奉献、潜心钻研的精神。就如蛹的成长,需要积蓄力量,痛苦地裂变,最后才能突破自我,化羽成蝶,翩然而飞。

教师成长,学习是关键,实践是基础,反思是灵魂,创新是挑战,写作是成果。践于行,才能成长。希望年轻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中国论文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个人研修规划(资料)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规划教师专业成长,建设持续发展名校
2011—2016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