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呼唤教师创新

黄正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要营造这样的课程文化,教师就必须创新。实施新课程,首先呼唤的就是教师的创新。今天,我们名师工作室就以下这几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基于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创新

黄正瑶: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知识与能力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它有独立的要求;但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它又是其他两维目标达成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外壳。如何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卢廷顺:过去我们制定教学目标主要指向教材,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实施新课程以后,仍然存在只注意知识目标的落实,而忽视能力目标,更忽视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的情况。比如我们集体备课《烛之武退秦师》时,就有老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二、掌握本课的文言字词;三、学习烛之武说服秦君退兵的技巧。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向实际上背离了新课程的要求。

曹茂昌: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没有真正把握,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比较肤浅、较片面。有位老师在说课时对《我与地坛》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表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坍圮”“苍幽”“玉砌雕栏”“熨帖”“意蕴”“猝然”“隽永”等词语的形、音、义;2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3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 掌握诵读散文的技巧与方法;2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分析体会学习散文的过程;3 通过文章艺术手法的学习掌握散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文章内容的学习,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2 感受母爱,懂得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3 培养主动关心残疾人的思想感情,

我觉得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不是创新的表现,而是通俗化、机械化的表现。

沈文涛:这是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形而上学的理解。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似乎严格按三个维度来制定,实际上是把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为割裂开来。过程与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脱离知识与能力而独立存在。实际上,“三维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不能静止、孤立地操作。对于大多数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达成过程,不过在具体操作上,我们有时候也把握不准,黄老师,您能具体指导一下吗?

黄正瑶:教学目标的制订,一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文本的内涵,即具有科学性;二要具体化,不能空洞;三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尽量使用行为动词。教《我与地坛》,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从学生最受感动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如“体会并能口头表述作者残疾后对生命产生的新理解、新感悟”,“梳理作者认识生命意义的变化轨迹”等,紧扣文本,既具体又容易把握,还容易达成;再如“从把握文章的线索人手,进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分析景物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等,通过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散文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教学个性化处理

黄正瑶:教学目标的创新必须立足语文教学的本源,文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提倡个性化解读是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传统的语文教学,考虑共性过多,重视个性不够。用僵化、教条的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湮没了学生灵性的光亮,所以要提倡个性化解读。但是,创新并非胡乱猜想,更不能随意歪曲。它必须建立在正确、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现在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借“多元”解读之名,行“随意解读”之实的现象。这个问题对语文教学的创新非常有害。

沈文涛:文本固然可以多元解读,但首先要弄清作者创作倾向,而后才能进行个性化解读,否则就可能谬以千里。一次听公开课《荷花淀》,老师要求学生就小说中人物对话谈阅读体会。同学们围绕水生临行前嘱咐水生嫂“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句话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水生不爱水生嫂;有的说水生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把女人的贞操看得太重了;还有的说水生嫂不过二十五六岁,年轻漂亮,死了多可惜,“好死不如赖活”。讨论确实热烈,学生发言也很踊跃,但那位教师未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应有的评价。只是表扬学生有创新。我认为这样解读文本会把学生引向歧路。

卢廷顺: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课文的内涵。通过感受、领会、体悟等形式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系。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引导学生对“这几天心中颇不宁静”的原因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能够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经历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是作者对大革命前途的忧虑,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有人认为是作者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也有人认为可能与作者个人的遭遇有关……这些理解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又没有背离对文本的基本理解。

曹茂昌:阅读鉴赏是阅读主体(读者)与客体(作品)共同完成审美认识的过程。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公众认同的价值取向。

黄正瑶:是的,解读文本要尊重文本和阅读规律:第一,解读必须由文本出发,“多元”的解读应当是有理有据的。即既要符合人之常情,也要符合事理逻辑;第二,解读文学作品必须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实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搞“简单确定”,也不能无原则认同。新课程阅读教学在挣脱传统阅读教学“简单确定性”的枷锁之后,同时需要对无边际的多元解读。即“过度解读”保持警惕。否则,教师就是严重的失职。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创新

黄正瑶:实施新课程,就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应当有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看到,有些课堂的教学形式是比较新,但存在不少问题。

曹茂昌:这主要是机械、教条、形而上学地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出现了一些放任自流、没有内在体验的“自主”,表面热闹、没有实质内容的“合作”,还有所谓的“探究”变成了偏离“语文”的东拉西扯。

沈文涛:还存在一种倾向。为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变成了科普课,为了强调过程与方法,超越学生能力地将整个学段要求达成的目标下放到某一具体课文的教学中。出现架空的方法指导等。

黄正瑶: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模式,请彼此交流一下。

卢廷顺:主要有三种课型: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教学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向青春举杯”专题中的《十八岁和其他》,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课外完成“亲情难忘”的记叙文写作,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故事,谈谈自己的体验,再结合课文分析“两代人的矛盾(即代沟)”形成的原因,作为子女的自己应该怎样处理“代沟”,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与父母交流并写下交流体会。通过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的学习过程,学生完成了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老师、与同学、与家长、与自己心灵等多重对话,不仅充实了个体精神生活,而且提升了人生境界。

曹茂昌:语文教学的活动形式应该是丰富的,如影视观摩活动、朗读活动、资料搜集活动、专题研讨活动、创作活动、文学社团活动、课本剧表演活动、辩论活动、采访活动、调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只要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沈文涛:文本研习就是通过作品的语言表述、创作北京资料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做到“知人论世”;还要与“其他读者”(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读者)对话,或产生共鸣,或产生碰撞。这样立足文本,精读文本,由内而外,就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加他们的见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孔子世家》时,紧紧抓住孔子作为政治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要点,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研习。学生就两个问题进行了合作研讨: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的核心思想“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的教育理想是什么。通过研习,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而且从《论语》《札记》《左传》等古典文献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研习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孔子的一些行为(如赞成“刑弃灰”)与他的“仁”是矛盾的,经过碰撞,学生有了自己的解读。

黄正瑶:其实文本研习就是以文本为平台,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进行合作学习,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通过质疑、讨论消化理解课文,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曹茂昌:文本研习的深入,必然促生问题探究的课型。问题探究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引导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究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在《雷雨》教学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是假”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选段。并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读周朴园的台词(不同的理解,人物的语气、语调就不相同);然后鼓励他们看全剧(包括看改编的电影),进行第二次探讨;第三次探讨则要求他们结合书后相关资料进行;最后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再次探讨。经过从选段到全剧,再到剧评,最后到生活这样多次的阅读、探讨、交流,学生对怎样认识人性中的真与假的复杂关系问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卢廷顺:问题探究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其中,延伸拓展式探究和创新发现式探究最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延伸拓展式探究是由文本中的某一点延伸拓展开去,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阔视野,训练思维,它的指向也是多维的,历史或现实、个人或集体、中国或世界都可以。创新发现式探究是对延伸拓展式探究的再延伸拓展。可以考虑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探究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预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活动体验”“文本研习”或“问题探究”过程中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个人解决,也可以是小组或班级的合作解决,甚至可以暂时不作解决。

黄正瑶: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预习,教师不需要布置预习题,而应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阅读。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检索资料,要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评价方式的创新

沈文涛: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困难的就是评价方式的创新。目前,人们习惯于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方式,我觉得,由于种种原因,评价方式的创新成了实施新课程的瓶颈。

卢廷顺: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方案。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改变,创新意识的深化等几个方面。学习方法的改变包括主动预习的效果,课堂笔记的效果,学习反思的撰写等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包括质疑的深度,文本解读的新意,探究问题的角度和深度等方面。学习过程评价等级由学生自己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方面各占一定比例组成。当然也有考试成绩评价,但它只占学生学科总成绩的50%,另外50%是学习过程评价。

曹茂昌:其实考试成绩评价也不应该仅仅是笔试的成绩。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不是笔试能够考核的。英语教学可以有听力和口语测试,语文为什么只能是笔试呢?我认为,完全可以有多种考试形式,如听力、口语、朗读、答辩等都可以尝试。

黄正瑶:语文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即使考试也可以多样化。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就需要评价方式的创新。上面提的几种评价思路很有新意,我们可以进行实验,大胆创新,走出一条评价的新路子。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黄正瑶 沈文涛 曹茂昌 卢廷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范维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语文教师如何走向深度备课
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