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评课”的三大必备元素

崔雪君

理想的课程,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基于专业的常态课堂研究,恰恰是教师最需要的。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研活动似乎一直是这样的——拿着一个本子、一支笔进教室听课,听课时往往是记一些教学环节,记一点教师的言行,记一点自己的即兴感想。评课时想说就说一点,不想说就不说,一定要说时就拣好的说,且谨慎地用词,委婉地说出不足。至于记下的东西与说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应该说,这样的教研活动已经是许多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内容,且经年不变,一些教师甚至把专业发展抛在了脑后。

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通过专业发展,教师获得的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能获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即归属感。比如,来自他人的尊重及自我实现等。

然而长期以来,教研活动难以产生实效,主要是传统的听评课很少具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打个比方,人体的健康发展需要七大类营养元素——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它们之间需要合理的搭配。同样地,教研也需要几种必备元素的合理搭配。

第一种元素,就是“研究”。教师是专业人员,进行的是专业研究。从个体的钻研到集体的教研,再由教研促进钻研的深入。以往,我们听课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部指标,如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和各种学习状态(如小组活动),但这些指标在帮助我们了解学生认知过程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认知过程是内隐而独立的,我们看不见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它显性化。为此,我们可以把一堂课想研究的问题具体细化为一个个观察点,围绕观察点搜集并记录相关的详尽信息,再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改善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

在这里,其实已经涉及了第二种元素——“技术”。上述的研究过程需要运用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评判课堂活动,是由数据驱动的研究。而数据的收集需要精确的技术,因此教研其实是由技术支撑的研究。

第三种元素是“合作”,而不是“合坐”。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之间既彼此分工又相互融合,每个阶段都是多向互动的过程。通过观、记,自然而然地开展自我反思,且与专业对话。

众所周知,课堂涉及的因素有许多,一堂课不可能做到把所有因素都观察到。所以,要观察课堂必须解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的研究团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从4个维度入手对课堂进行解构,这4个维度分别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这其中,“学生学习”是课堂的核心,另外3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它们共同形成了课堂观察最基础的框架。

我简单解读一下这4个维度——

第一维度:学生学习,主要关注的是怎么学或学得怎么样。

第二维度:教师教学,主要关注怎么教,教得如何,哪些行为适当。

第三维度:课程性质,涉及教与学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质表现在哪里。

第四维度: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样的问题,也就是你听了这堂课后整体感受如何。

但任何事物都处于生长过程,都有利有弊,“LICC”也是如此。首先,它源于教师的常态教研,指向的是“实用”,而不是通过规范的研究所产生的新理论,所以它是本土的、草根的、零散的;其次,它取决于开发与使用的人,不具有严密性。因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创造新的范式。

我一直认为,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源于教师。理想的课程,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基于专业的常态课堂研究,恰恰是教师最需要的。

要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学生学习(L)

(1)准备

(2)倾听

(3)互动

(4)自主

(5)达成

以“达成”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教师教学(I)

(1)环节

(2)呈示

(3)对话

(4)指导

(5)机智

以“环节”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程性质(C)

(1)目标

(2)内容

(3)实施

(4)评价

(5)资源

以“内容”视角为例,有四个观察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堂文化(C)

(1)思考

(2)民主

(3)创新

(4)关爱

(5)特质

以“民主”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 (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督导简报 经验总结
教师怎样做教学反思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
研教并举: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中课堂教学新样态(简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