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固东镇顺利村

顺利村隶属于固东镇,属于半山区。与马站、曲石乡山水相依,距县城28公里,距离固东镇8公里。村落南面紧邻腾冲火山景区。

一、村域环境

顺利古村落的营建,因聚族而居,故均以宗祠为中心,环围此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宗祠位置选择“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等诸要素的综合吉地。

村内大道小巷纵横交错,以南边的宗祠所在处为中轴点。所有村巷都由此生发,散射全村。这是因为宗祠乃族人同心向往的缘故。所有的街道小路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有几条是水泥道路,村内有条小路是没有硬化的道路,这条路穿梭于森林中,有曲径通幽的意境。村内也有很多石子铺成的小路,路边长满野草,极具野趣。

二、文化底蕴

1369年,明朝洪武皇帝为了稳固边境,进行戍边屯耕,封当地老族人为戍边屯耕大将军,成立顺江故州(顺江故州包含顺利村落和和平村落两个村落),顺利村在刘氏族人的带领下建立了顺利村。

(一)顺江故州(中原文化) 为了稳固边境,在村落古址(顺江故州)进行戍边屯垦,大量的中原人士(江西籍)进入顺江故州境内,带来了中原文化。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顺江置顺江州。至元二十五年载撤,明正统二年(1437),李贤自南京奉调来腾平乱,正统八年定居上顺江,为李氏本支系到腾一世祖。 目前,村落内建筑布局以“宗祠”为中心,采用中原合院建筑的“天井”、“堂屋”、“宗祠”等中原传统元素。 (二)当地民族文化 村落目前仍保留有大量的当地民族文化,如:村落的建筑仍有传统“干栏式”建筑的文化底蕴、村落的户外交流空间等。

三、村落建筑

(一)历史建筑

在顺州古村的刘家寨有一栋清代建筑——刘家寨宗祠,刘家寨宗祠对面有一个古戏台,每年6月份左右村民组织在古戏台表演皮影,以及打保境活动,以为村民祈求平安,风调雨顺。在村子西边有一个名为“安心寺”的寺庙,这个寺庙已有200多年历史。

刘家寨宗祠:刘家寨宗祠原始刘家老祖人的住所,建于清代,现在是顺利村皮影演出的处所,可是常年锁闭,只有每年6月份打保境的时候才会打开。

皮影戏古戏楼:古戏台位于刘家寨宗祠对面,是专门表演皮影的场所。

安心寺:安心寺建于清代,主要是烧香祭祀的场所。

(二)传统民居

顺利村的传统建筑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刘家寨,并且保存较好。传统民居主要是由木架结构为主,外墙以火山石围墙包裹,或用青砖和红砖。村内还存留大量的干栏式建筑。传统建筑均为木结构楼房,楼房采用银定隼、箍头、大川、锁脚等连接,抗震性较好。

顺利村民居多为一正(房)一厢(房)加面楼(多用于饲养牲畜)的布局,采用座东朝西或座北朝南的大向,利于采光。因为固东独特的气候条件,利于植被生长,树木品种繁多,所以当地民居多是采用木结构形式。由于村落选址在火山台地山,所以有大量的火山石自愿,当地民居的外墙大部分用火山石砌成。通过适量采用石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的空间,以使建筑群落达成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

四、非物质文化资源

(一)历史环境

定龙柱:定龙柱,又叫标杆。竖于民国十一年,毁于一九六九年八月。按照祖人说法,每一块地都有其地脉和龙神,地脉龙神能来去自由。祖人以为土地是有生命的物体,是祖人眷恋土地,依赖土地的一种心理表现。于是,族人筹措银元千文,采公平南山之后,以蚂蚁搬泰山之功竖定龙柱于宗祠大门外。可惜文革期间被毁。今定龙柱各部四处六三,已难全见。顺利村所立定龙柱为县境内最恢宏的一对标杆,标杆7米多,整体为三部分,几座为熔铅胶住,基座上第一部分为主杆,是方形,边长尺余。主杆上架有吨余的石斗,石斗之上为标尖,形似葫芦。柱体呈灰白色,工艺精细。

飞来石:又名石公公、石婆婆。传说是从天而降的两颗石头。村民后在此烧香,祈福平安。这两颗石头被称为石公公石婆婆。高约3米,直径约0.7米,石婆婆高约2.5米,直径约0.8米。

大雕楼和石板道:清咸丰六年八月,滇西一带爆发了以杜文秀为首的有各族人民参加的回民武装抗清起义。为了确保顺利村族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寨南和寨北各修筑了一幢大碉楼。碉楼高约三丈,碉上有木结构两层楼房。其一层为月宫形大门,故有大月弓门之称。碉楼两侧筑石墙,墙高丈余。月宫门夜闭晨开,籍以阻止回族义军骚扰。南北两座碉楼相距四百多米。寨内两碉门之间为大道,宽约八尺,上铺石板。石板路曾经铺满寨内各主要村巷。南边还从寨内延伸出去约一公里。此建筑业为顺利村的壮举。

解放后,于1952年修筑腾北公路时拆除了北碉楼和寨内大道及寨南石板,南碉楼久经风雨剥蚀自毁,集体化时拆除残余部分。

洗衣池:村内在顺利河及广场的交汇处布置洗衣池,洗衣池右青石铺就,青石便于村人汲水、浣洗。这里不仅成了姑娘婆姨们浣纱洗涤、顽童雏儿们嬉戏的场所,而且也成为村人们纳凉聊天的一最佳去处。

牌坊:在村内入口道路处,以遮挡风水煞气作用。

街巷空间:村落的街巷空间也别具意蕴,由火山石作为围墙,将菜地、竹林、树林、房舍一一分隔开,整体上又协调统一,形成曲折有致的街巷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资源

腾冲皮影:时间考证有关腾冲皮影的由来,腾冲固东刘家寨刘永周介绍:皮影艺人张老阔祖辈是随明朝屯军从江南一带移迁到云南的,据墓志记载:“张老阔(笔者注:腾冲固东甸苴张有寨人氏)生于1804年,字国玉,幼习皮影技艺……才堪子世,享阳八十余寿”。明《腾越厅志》云:“古者寓兵于农,无事则耕,有事则战;有养兵之益,无养兵之费,诚法之善也。……庙会、盂兰盆会聚众观影戏。”由此可见,上述记载说明了腾冲皮影应不晚于1804年,上限似可推到明代。

腾冲皮影以头靠变换为主,虚拟出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英雄人物的造型,在200余个身靠上不断掉换头靠形成了近1000余个造型。这些人物造型主要用于“栽秧节”(此节演出是为了预祝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庙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七月半”(鬼节,古称盂兰盆会,即超度亡灵)、“元宵节”(正月十五,连演三晚)等民间节祭、庆典活动中。腾冲皮影经常上演的戏目有《水浒》、《施公案》、《昭君出塞》、《方世玉》《楚汉相争》、《英烈传》、《杨家将》、《七侠五义》等近30个。而能演的戏目则更多,达100余个,其中最受当地百姓喜爱的戏目之一是《封神演义(榜)》。

腾冲皮影头靠造型分冠饰和头像两部分,冠饰因人物角色不同可掉换;而头像部分又分两类,一类是可按人物角色不同掉换身靠;一类是不可掉换。头像则似真非真,或狰狞古怪,或栩栩如生,且多形象夸张,但必须突出每个人物的最主要形象元素,同时色彩丰富,刻工精细。特别强调的是,腾冲皮影的冠饰是以帽饰为主,分冠、帽、盔、巾等,以区别不同人物角色和身份地位。

腾冲皮影都是以镂空雕刻成型的,在灯的照射下,清晰且质感强烈;装饰纹样亦千变万化,有十字纹、云纹、梅花纹、火焰纹等等。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皮影几乎不上彩色,多以墨染;而今的皮影则以牛皮熬浆配以红、黄、绿、黑等诸色涂于各类皮靠上,不但色彩绚烂多彩,而且不易褪色,随着时间推移还亮泽无比。

腾冲皮影为刘家四代(刘永周、其父、其祖父、其曾祖父)于不同时期手工制作的作品。应该说,他们的作品差异有两个方面:一是皮影的雕工;二是色彩的运用。

刘家祖传的皮影雕刻工艺分选料、刮皮、画样、雕刻、涂彩、定型、装订七个步骤。

洞经:洞经是腾冲流传久远的传统古乐,经文精深、音律庄重、优美动听,是高尚、吉祥的象征。腾冲人敬仰洞经;喜爱洞经音乐,民间诸多礼仪活动都有洞经参与。

洞经,即大洞真经,其经典全称是“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此经典为两晋时期中国道教“上清派”所创,是国家资料库中四大洞经传本之一。洞经除其深奥神秘的经文外,另一特色就是为经典服务的古典音乐。乐器以中国民族乐器丝弦、管弦、吹奏、弹拨、打击相组合。曲牌均为古老的宫廷音乐及道教音乐相混合,曲目总数为四十多支。演奏方式以经典为主导、唱奏结合,并赋予一定的宗教仪式,庄重肃穆、文雅古朴。

雕塑和绘画:顺利村绘画和雕塑艺术启于刘永周之手。其艺术样式属农民画和泥塑种类。除此之外,亦有学习木雕技艺的,但因没有专习之人,所以没有产生著名的木雕艺人。

耍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历丁末),有江东黄家立耍灯之愿,并要重赏耍灯之士。是年农历腊月间,顺利村灯组应江东黄氏之邀请,前往江东耍灯。由于黄家在桌上涂抹香油,便谋策对之。耍灯时须穿的木屐赏。反钉赏铁钉。等演出完黄家人发现桌上的铁钉踩得七洞八眼后,就率众追赶耍灯艺人。后只好将耍灯器具一起烧毁。后来刘家寨就不在耍灯了。后相传因不耍灯的缘故,寨内发生了许多不顺之事。特请匠人在宗祠门前精雕细刻石狮,以为保护后人平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腾冲旅行,一定要去体验下流传了几百年的这出戏
走遍云南之腾冲—下绮罗村
腾冲传统村落之美
极边腾冲城,和顺走夷方
云南保山最美9处古村落,西南丝绸之路古韵飘香
汉高祖后裔刘家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