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字之差 效果截然相反的十对中药材你能分清几对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锤炼,经久不衰,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更是低估。中药的名字更是体现着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中药的名字更是体现着浓郁的文化色彩。例如以人名命名的刘寄奴;以地名命名的东阿阿胶;以时间命名的迎春花;有以功效命名的益母草等等。此外,中药品名相近、外形相似的还有很多,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临床使用更是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10对中药名字一字之差,想过相差甚远的中药来说说。

三七土三七。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

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生于布于河北、陕西、江苏等广大地区。费菜也叫土三七,但属景天科植物,与菊三七不属同一物种,药效不完全相同,菊三七有毒,而费菜无毒。菊三七不是土三七,土三七是费菜,费菜无毒,菊三七有毒
    柴胡银柴胡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味苦、性微寒,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胀满、疟疾、脱肛、子宫脱重、月经不调、肝热目赤诸症。银柴胡产于内蒙古、辽宁(赤峰)、陕西、甘肃、宁夏。生长于海拔1250-3100米的石质山坡或石质草原。根供药用,可清虚热。用于阴虚发热、疳积发热。味甘、性微寒,多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黄连胡黄连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黄连性寒,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用于治疗热病、热痢、热盛心烦、湿热痞满、肠鸣呕吐、目赤肿痛等症。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味苦性寒,能退虚热、清疳热、除湿热。胡黄连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
   桃仁胡桃仁。桃仁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味甘性平,有活血祛瘀之功,多用于治疗闭经、腹部肿块、跌打损伤、肠燥便秘等症。临床使用可分为:桃仁: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斜,边缘较薄。燀桃仁:无种皮,表面淡黄白色,有细皱纹。炒桃仁:形如燀桃仁,表面浅黄色,略带焦斑,有香气。

   胡桃仁: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以河北产量最大,山西所产品质佳。味甘性温,能温肾定喘、益肾固精,用于治疗虚寒咳喘、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诸症。
   麻黄麻黄根。麻黄是指麻黄科草本类小灌木植物, 秋季采摘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干燥草质茎等晒干入药。麻黄味苦性温,有发汗解表、散寒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 麻黄经常被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气喘、风湿痹痛及阴疽、咳痰等病症。
   麻黄根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采挖。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新疆、甘肃、青海等地。麻黄根,味甘性平,能敛汗、止汗,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多汗症。
    申姜生姜。申姜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申姜为骨碎补的俗称。申姜苦,温。有补肾,活血,止血的功效。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金匮要略》:半夏、生姜汁均善止呕,合用益佳;并有开胃和中之功。用于胃气不和,呕哕不安。

山茱萸吴茱萸。山茱萸生于海拔400-1500米,稀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种栽培。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俗名枣皮,供药用。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吴茱萸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吴茱萸味味辛、苦,性热。有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白附子白附片。白附子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白附片,是将附子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过、晒干,或用硫黄薰白。是大温热之药,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风寒湿痹等症

附子(独角莲、天南星科植物)与白附片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但它们的功效迥异

五味子与五倍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无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五味子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治疗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及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五倍子最早记录可见于《本草拾遗》一书,我国五倍子的生产与应用历史悠久,早在 2000 多年前《山海经》就有“今蜀中有构木,七八月中吐穗。五倍子性寒味酸,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之功效。临床应用于治疗肺虚久咳,又可涩肠止泻,治疗久痢久泻之症,常与五味子、白朮、补骨脂、丁香等配合同用;还可用于治疗体虚汗多、痔血、便血、遗精、遗尿、脱肛等病症,还可外敷治疗疮毒皮肤湿烂等症

金樱子金铃子。金樱子产于中国陕西、安徽、浙江、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喜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1600米。根、叶、果均入药,根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收敛及杀虫等功效;叶外用治疮疖、烧烫伤;果能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果实(金樱子):甘、涩,平。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病,久泻久痢。 根:甘、淡、涩,平。活血止血,收敛解毒。 叶:苦,平。解毒消肿。

金铃子俗称赖葡萄,南方一带称作红泥,金黄色的外壳,上面鼓凸着若干大小不等的颗包,果实成熟时,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为苦瓜的栽培品种之一,成熟假种皮可食用。金铃子学名川楝子,又称苦楝子、川楝实,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寒,味苦,有小毒,入肝、小肠、膀胱经,主要成分为川楝子素、生物碱等,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等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字之差的中药(二)
一字之差的中草药
那些“傻傻分不清楚的”中药们
盘点:说说那些名称相似、功效却不同的中药(上)
郭子光治咳嗽经验-咳嗽治痰,治痰先降气。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10种中药笑话,你伤的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