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众博物馆之上海邮政博物馆 老建筑里的慢时光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对的,从前一封书信寄出去,需要很多天,我们还需要期待很多天才能有回信,不像现在快节奏,不必等待,即刻可对话。
书信可能是一种非常浪漫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展信时看到对方烙在纸上的笔迹,“见字如晤”,或许感受的就是此种欢喜...
《梵高手稿》梵高给弟弟的信,很多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卡夫卡书信日记选》里最真诚的感情流露,《亲爱的安德烈》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傅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现在我们很少写信,虽然走过这里,有时候都会忽略,上海邮政博物馆二楼的营业大厅曾享有“远东第一大厅”的美名,如今依然是四川路桥邮政支局的营业大厅,依然有市民在这里寄信,去走走,会不会是一趟奇妙之旅~

🎫 文末有具体免费预约方式~

Shanghai General Post Office

上海邮政总局 远东第一大厅

地址:北苏州路258号

开放时间:每周三、四、六、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如今的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是一座经贸繁忙、市面繁华的远东大都市。原位于北京路9号的上海邮政总局办公点已经无法承担越来越繁忙的邮政业务,建一座新的大楼成为当务之急。1922年一座新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于四川路桥北堍动工,1924年建成。

上海邮政博物馆

钟楼两边基座围有雕塑。北面一组雕塑三人,手执火车头、轮船铁锚和通信电缆,一方面是指发展成熟的交通行业;另一方面是象征新兴的无线电通讯业的发展。南面一组雕塑也是三人,正中为信使,戴帽、手执带和棒、脚生翅,左右为爱神,执笔和书信,旁有一地球,寓意邮政为人们沟通情愫。雕塑群曾于六十年代被破坏,后予以恢复。

▲钟楼两边基座上的雕塑群,一边是象征火车,船舶和电报的交通通讯手段,另一边是希腊神话中的信差莫丘里和爱神。

走进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堂中双面回旋楼梯,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韵味十足,像老电影里才有的场景,复古且大气。

▲复古的双旋楼梯

抬头看,被这个蒂芙尼蓝惊艳到,大胆的用色,复古的色调上加了一笔很跳的颜色却依旧和谐,且让人印象深刻。足见设计师们的用心,仔细看吊灯也有很精细的浮雕。

▲优美的复古雕花

大楼东部2楼为营业厅,地面以白黑二色六角马赛克铺就,面积达960平方米,时为全市之最,至今仍透着“远东第一大厅”的气派。

▲马赛克地板

▲这里至今仍在运营

入口处左侧,是建国后首位邮电部部长,朱学范的塑像与生平简介,他为新中国邮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想要盖章的小伙伴可以在入口处找工作人员盖章。

馆内还为我们介绍了各个朝代用来传送信息的方式,并且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我国古代信息传送方式的演变,如果小朋友认字不多,家长可以耐心点讲给小朋友听。

▲元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转变为中华邮政。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上海邮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当时中国邮政国际通信的主要进出口门户。

除了能够了解到我们国家的邮箱,还能了解国外的一些长什么邮筒样子。左边黄色的是土耳其的邮筒,中间红色的是澳大利亚的邮筒,还有右边的红色日本邮筒。

▲各国的邮筒

虽然会觉得很遥远,但是地球的南极北极也有邮局呢。

▲南北极也设立了邮局

“书信诉衷肠”已变得遥远而“奢侈”。不过,在邮政博物馆里,可能从来没有写过信的朋友,可以参加各种互动活动,做一张明信片,盖一个自己喜欢的邮戳,寄一封写给爸爸妈妈的家书、或者远方的朋友,会觉得很有纪念意义!

参观完二楼,可以来搭乘电梯来到一楼的中庭。

▲乘电梯至一楼中庭

对的,就是很多惊艳到你的照片拍摄地,顶上用玻璃覆盖,在阳光照射下,红砖墙、墨绿色的窗和栏杆,马赛克地砖,你会禁不住感叹建筑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苏河丨上海邮政博物馆:见证百年邮政业发展
恢复开放!苏州河畔“邮”座博物馆,正在讲述书信慢时光
93年的陪伴,它才是上海人的时间胶囊
行走上海——邮政博物馆
美丽中国:上海邮政博物馆今昔(图)
【记忆】建筑可阅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镌刻在这栋大楼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