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爱》:比起虚伪的爱,两个灵魂对话的爱,才是人性最美的呈现

好书耐得百回读。 经典更是如此。

大学时候读简爱,囫囵吞枣更看中的是简的抗争以及爱情的浪漫神秘。

过了而立之年再读简爱,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有些书可能人到一定的年龄才真正读得透。

夏洛蒂.勃朗特写此书,不过三十一岁,但是对苦难生活的抗争,对爱情憧憬,生命的呐喊尽在这本书里。

这本书一改往常的玛丽苏小说,大女主光环,而是以出身贫穷,长相普通的家庭教师简为主角,写孤儿的她,童年受虐,先是被舅妈刻薄对待,后送至条件艰苦的寄宿制学校,被孤立,被欺负,在缺衣少食的环境中熬过来,成长为一名家庭教师。她爱上了高傲自负的男主人,度尽劫波,与残疾瞎眼的罗切斯特修成正果。

在女性被禁锢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本书像是一声扯破喉咙的呐喊呐喊,惊醒了无数女性沉睡麻木的灵魂。

在现实的无力里,夏洛蒂借着小说《简爱》呐喊,与命运较劲儿

1847年,《简·爱》问世以后,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人们纷纷猜测这个男性名字一样的作者,柯勒·贝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迷人的人物。

著名作家萨克雷写信给出版商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这是我能一连几天读而不厌的第一部英国小说。

这部小说有明显的自传体小说色彩,虚虚实实,在书里,你能找到她大部分的生活痕迹,在伪善刻薄的寄宿学校读书,当过家庭教师心里留下阴影,想要开办学校的想法,拒绝没有爱情打底的求婚。

就是这份对苦难的深刻体悟,对人格的坚守,对爱情信念的守护,使得这部作品更加触动人心,加上题材新颖,构思精巧,这本书,从发稿到出版仅两个月,一出世就震惊世人。

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坛上大放异彩,夏洛蒂的《简爱》,妹妹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小妹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她们的作品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在岁月大浪淘沙之后,依然是不朽之作。

只可惜初绽光芒的她们,再也没有机会,呈出更多作品,她们倾世才华,也随着她们的早逝而凋零。

出书一年后,三姐妹相继去世。《呼啸山庄》作者艾米莉遭受弟弟去世打击,感染肺病,死时30岁,小妹妹安妮不久也死于肺病,死时29岁。收起悲伤的夏洛蒂结了婚,婚后一年不到,却死于妊娠期高烧,死时39岁。

三姐妹的才华和早逝,真是让人无限唏嘘和感慨。

不过她的作品,却不会随着她的凋零而失去力量,相反,她树立了女性追求独立,平等,尊重,自由的旗帜。

夏洛蒂一直被贫穷,死亡的阴影笼罩着。

生在一个6姊妹的贫寒牧师之家,母亲早早去世,两个姐姐在残酷的寄宿学校伤寒而死,而她和两个妹妹也因为那段黑暗的寄宿生涯,身体底子极差。

她学成之后当过两年短暂的家庭教师,受尽屈辱和歧视,她在当时给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

在小说里,我们看到,在桑菲尔德庄园,善良的老管家费尔菲克斯太太,看似傲慢无礼但平等待人的罗切斯特先生,他们是夏洛蒂在一群轻视她侮辱她的雇主里,理想雇主的化身。

她要追求的尊重,在现实里得不到,她在小说的幻想里实现。

她在现实里是一根经不起命运蹂躏,可怜的农家女,读书,写作,固守心里的清净和高洁,但是却败给现实的残酷,被时代踩进泥地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

她在现实里无力抗争,但在小说里,她化身犀利睿智敢于与一切不公抗争的女性,既坚守原则,又能冲破一切阻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由和幸福,平等和尊重。

她曾自信地对艾米莉说:“我要写的是一个新型的女主人公。她同我一样矮小和丑陋,但是我相信她将能同你们塑造的任何一个漂亮的女郎媲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兴趣。

她把小说当成她释放痛苦的出口,当成她向命运抗争的一样武器。

就像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身体的残疾困得住他,但书籍,精神的世界,他可以天马行空。

就像口齿不清,头歪嘴斜的女诗人余秀华,穷乡僻壤,屈辱暴力的婚姻困不住她,她要用诗歌给自己造一双翅膀,带自己飞。

只可惜夏洛蒂,在那样的时代,连这奋力的呐喊和抗争都被湮没,还没张开翅膀,上帝就把她收走了。

在人生的荆棘之地,流着血也要把它坚强地走完

桑菲尔德庄园,英文是thornfield,意思是荆棘之地。

每个人都要走过荆棘,流血流汗,才能真正成长,变得坚不可摧。

小说的前半部分是写倔强的简,童年的生活,在舅妈家被虐待的生活,在苛刻环境里洛伍德寄宿学校的黑暗生活,那是小时候的简的荆棘之地,那段经历,让她内心千疮百孔。

又矮又丑还倔强地要死的简,在舅妈家几乎是眼中钉的存在,一边是舅妈对自己儿女的和颜悦色各种讨好,一边是舅妈对自己的疾言厉色毫不留情地惩罚,哪怕简百般求饶,还是被关进红房子里阴森鬼魅的小黑屋,直到最后昏厥。

舅妈像甩包袱似地把她送到洛伍德,在那里,幼小的简,被欺负,被孤立,被抢走食物。

简有一个好朋友海伦,海伦有主见却隐忍,逆来顺受,简与海伦一夜相拥而眠,结果第二天,简发现,海伦已经全身冰凉。

小说里的海伦,就是以夏洛蒂的姐姐为原型的,两个姐姐在非人的住宿环境里被贫病交加折磨到垂死,在临死前,她们哭求父亲,无论如何也要把同在这所学校的两个妹妹带离这个魔窟。

化身为简的夏洛蒂,在人生的苦难里,书是她的避难所。 在舅妈的海德府,她最平静幸福的时刻,就是躲在帘子后面,捧着一本《格列佛游记》,在她的小世界,酣畅淋漓地读着。

即使在寄宿学校,简依然爱读书,书是她苦难世界的一盏灯,同时也是勃朗特三姐妹的一盏灯。

勃朗特家的人,虽然贫寒,家门前举目望去就是一片荒原,但是她们并不孤寂,他们总是抱着书,在红泥火炉旁津津有味地读,然后兴高采烈地分享讨论。

正是书给了她们无形的力量, 也让她们更加坚守自己的灵魂清净。

海伦死后,简也曾抱怨诅咒,再也不愿上学,但在好心的主治医生引导下,简重新回到学校。她要蓄积力量,学业突出,才能成为一名教师,才有本事自立,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才有选择权,才有说不的权力。

只有自立,女性才得自由。

小说的第二部分,基本围绕简在桑菲尔德庄园的生活,她与罗切斯特先生一波三折的爱情来写。爱情里的煎熬,挣扎,是她的第二片荆棘之地。

傲慢强势的罗切斯特,阁楼里的疯女人和恐怖的怪笑声,被雷击成两半依然存活的七叶树,心灰意冷离开之后一段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一片灰烬的庄园, 一个大她20岁瞎眼瘸腿的老男人...

这些生活里里的重重考验和磨难,简并没有退却。

此时的简,内心虽然燃烧着反抗的火焰,但是她不像小时候是匹任性的野马,不管不顾什么犀利的话都抛得出来,成年的简,在海伦和谭波尔小姐的浸染下,在岁月的里历练中,柔中带刚,不屈服不妥协。

就像林徽因的那句话: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哪怕被爱情扎得千疮百孔,依然不丧失对生活的热爱。 踏着荆棘,踏着血路,也要再吃力地向前迈一步,迈一步,一步步挪向那些许的光明之地。

比起虚伪肤浅的物质之爱,两个灵魂对话的爱,才是人性最美的呈现

小说呈现了三种爱情。

第一种肤浅的物质之爱。

布兰奇英格拉姆像一只花蝴蝶一样,寻找自己的栖身之所,她的虚荣骄傲,必须要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才撑得起。

当罗切斯特化妆成吉普赛女郎,告诉布兰奇,罗切斯特的财产只有人们口口相传的三分之一时,布兰奇失望至极,从前的热情立马变成了冷漠。

而简的表姐,美貌的伊丽莎,在母亲去世后,为了挤进上流社会,嫁给了一个很有钱的,风烛残年的糟老头。

经济决定一个女人的地位。 在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受到种种禁锢和限制,她是一种附属品,先是依附于父亲,而后是丈夫。

她们没有财产继承权,父亲的财产会分给儿子,没有儿子的,要分给侄子。那些过惯了奢华生活,又没有安身立命本事的虚荣小姐,钓金龟婿是她们的主业。

但是她们的一生几乎就陷进这虚伪的交易一般的婚姻,混混沌沌。

第二种麻木的爱情。

简的牧师表哥约翰,想要娶她,但是失恋过心如死灰的约翰,只是想让简做为上帝的祭品,作为他免费的助手。

简憎恶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哪怕青春消逝,她也不愿让自己陷入一种麻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

哪怕无所凭依,哪怕忍饥挨饿,她也不要这样的选择。

她不会为了嫁而嫁,不会随随便便把自己交付给一个不爱的,没有共同语言的伴侣。

作者夏洛蒂就拒绝了两次求婚,她不愿嫁给一个,只是按传统只是随便娶个妻子的男人,她要的是被看见,被尊重,被守护的爱,而不是麻木的婚姻。

第三种灵魂平等的爱

简是罗切斯特雇佣的家庭教师,拿人家的工资,看人家的脸色,但是简自始至终不卑不亢,面对男主人最初的傲慢无礼,她也没有曲意逢迎,而是像个朋友一样对话。

罗切斯特装成算命的吉普赛老太婆,刺激她,试探她,简掷地有声的回答:“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穷家庭女教师与富有雇主的爱情,看起来很像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版本,即使身份地位不平等,简从来没有看轻自己,罗切斯特也没有看轻她,他要以新娘全套的礼仪来迎娶她。

那怪异可怖的笑声,终于揭开谜底,原来是罗切斯特患有家族精神病的疯妻。罗切斯特19岁时结婚,妻子疯掉,却因为法律的限制,没有办法离婚。

罗切斯特与简的婚礼被打断,婚姻无效,也许简做罗切斯特的情妇也可以,但是灵魂洁净的简,不容自我作践,她伤心欲绝地离开了。

但是那根植的深情,那两声苍凉神秘的呼唤声,仿佛心有灵犀,简最终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而此时庄园被疯女人一把火烧毁,疯女人死了,罗切斯特为救疯妻落得一条腿残废,两眼熏瞎。

简与罗切斯特历经波折终于开花结果。

这样平等尊重,灵魂对话的爱,自有一种力量,能对抗人世风雨。这样的爱,才是人性最美的呈现。

也许夏洛蒂内心还有一种自卑,所以安排简在爱与尊严里矛盾挣扎,只有安排罗切斯特这样的结局,自己才真正与他平等,同时实现爱与尊严?

如果简不管不顾地与富有的罗切斯特在一起,是不是削弱了这种平等?也许是悲剧的感染力更大,大火历劫,更显爱的悲壮,与神圣。

自立,平等,尊重,无杂质的爱,是女性永远的追求。

《简爱》,是我的一盏灯,我想它也是很多女性成长路上的一盏灯,教会她们怎么活,怎么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爱》:灵魂所在是《圣经》
《简爱》第二十二章:她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也将失去唯一所爱
简爱
《简爱》:阁楼上为什么藏个疯女人?夏洛蒂塑造伯莎的意义何在
《简爱》:活在这世上或许很辛苦,但也可以很幸福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