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静蕾、张曼玉、周迅发声:我追求单身追求爱与恨,不再追求婚姻

前不久,周迅在《奇遇人生》上谈及自己婚姻观的一番话登上了热搜。

她直言自己很向往如父母一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婚姻,也很感动于旅店女主人道子女士和丈夫幸贞先生50多年来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神仙爱情。

但这种感情状态却不可复制,她渴望绝对美好的爱情,但也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多样性。

因为爱情应该也是一人一个样儿吧,我不可能完美地复制我父母两个人的状态。

但就是说我们的人生,有我们人生自己的体验嘛,我想诚实地去做我的选择。

周迅的这番话在网路上引起诸多共鸣,有评论说她讲出了当代女性对于婚姻制度的怀疑,以及对“感情纯粹性”的追求,正如作家刘瑜对爱情的诉求:

在爱情上我不是一个苛刻的人。

除了快乐和温暖,我什么都不想从男人身上得到。

钱,安全感,地位,成就感,包括智识的乐趣,这些我都可以自己追求。

尽管现实中,那些大龄单身或选择不结婚的女性仍会被周遭的异样眼光环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待感情的“不将就”;

其实是女性在实现物质与精神独立后,敢于选择并敢于自负其责的,对于自我的坦诚

——我们追求单身、追求离异,追求爱也追求恨,但唯独不愿再追求婚姻了。

0 1

要相信爱情,它是无常人生的片刻解药

在#周迅婚姻观#的话题中,有网友这样评价出现在《奇遇人生》镜头中的周迅:

“在她的眼睛里,总是能看到如梅花鹿一般的纯净与好奇,没有被厚重的岁月所蒙蔽,没有被失败的感情经历所打击,还有渴望、还有幻想、还有追逐,还相信爱与被爱。

换谁能轻易拥有,这样清澈灵动的45岁呢?”

出道22年,8段感情经历,每一次都像是飞蛾扑火,爱得奋不顾身,但几乎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意兴阑珊便散去。

她说自己十足缺乏安全感,却也总是爱上激烈、偏执、脆弱的文艺青年;

她渴望爱意的细水流长,但又更在乎爱情的高浓度:“我不能想象我跟你恋爱,然后我是百分之七十。”

但毫无保留的投入爱情并不是因为她的匮乏,而是因为她的丰富。

正如陈国富导演形容周迅是用“五脏六腑”去演戏一样,她永远有可以被挥霍的热情、有专注于当下的智慧,因此也具有了坦然面对失去的洒脱。

周迅曾调侃自己记事能力特别差,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记忆:

“你的生命有什么转变的时候,可能你没有这个机会去(表达和弥补),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你记得也没有用。所以,不如忘却。”

这个“不如忘却”让我想起了徐静蕾对待感情的态度:

“我是挺念旧的人,但不怀旧。没有在一起就是不对的人,对的人就不会失去他。不想过去,不想将来,就是现在。”

说到底,在爱情里活得洒脱又自由的女性似乎都有“忠诚于自己,而后倾注于当下”的智慧,敢付出也要回报,拿得起也从来都放得下。

记得谈过11次恋爱的张曼玉曾说:“当我遇到另一个让我心动的人,之前那个我会忘记得一干二净。

我的爱情秘籍就是把每一段爱情都享受到尽!重要的是,你会不会因此就不敢去爱,会不会因此就把过去背在身上,不肯放下。

无论是周迅、徐静蕾还是张曼玉,其实她们选择的都是一种体验式的人生,在一场又一场恋爱里,寻找灵感、释放能量、表达自己然后重获新生,忠于内心胜过任何其他,追求过程远胜于结果。

她们真实的人生态度,截然不同于《花样年华》中的说法

一个活得通透且充满生命力的女性,她的美与魅,不正是来自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吗?

或许一段感情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永远相信爱情,敢于追求也敢于投入,而后带着一个更加洒脱、明媚的自己去迎接生命的未知。

正如著名编剧史航对周迅的那句赞美:“对明天是永远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彷佛明天对她全无恶意。”

0 2

可以贪婪爱情,别在不幸的婚姻中自欺

本月20号,在郝蕾发布的离婚声明中,没有恶语相向和对前任的诋毁,反而其中关于感情的一段表露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她的真挚:

缘分这件事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是任何人也无法控制的。

从前我们从朋友变成夫妻,现在我们从夫妻做回朋友,也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哪一种关系能去丈量人存在的意义。

幸福的方式或许也不只一种。

与周迅和张曼玉相同的是,郝蕾同样是对爱情“十分贪婪”的女子,她曾说:“不贪名也不贪利,我贪爱”;但不同的地方在于,郝蕾的一路成长,更多地伴随着婚姻的缔结与消亡。

彼时的郝蕾,曾与演员李光洁因戏生情:他折服于她的演技,出于敬佩心生爱慕;而她也曾公开夸赞他是自己看重的,那类修养得体、又成熟稳重的男人。

一如之后选择素人刘烨一样,郝蕾对待感情的态度从来都是纯粹的,她爱他就只爱那份“精神上的契合”,她离开他也只是因为她从不被对方“懂得”。

因此,在两年后选择和李光洁离婚时,她在离婚声明中坦诚地讲道:“感情和婚姻,确实是我生活的全部,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2012年,郝蕾与圈外人刘烨组建了家庭,原以为这次的岁月静好,是郝蕾在感情上终于找到了能让自己扎根的沃土,但没想到这段婚姻仍旧是让“贪婪”的郝蕾落了空。

有人评价郝蕾的“贪”是一种不知足,但婚姻中的委曲求全,又是否是对自己和对方的尊重?

我想郝蕾的智慧之处同周迅、张曼玉一样,她们的自知之明胜过知人之深。

她们总是遵从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她们从不将就,就像郝蕾说:“我是一个湖,他是一个杯子。我太爱你,我必须把水全部倒给你,但杯子自然会溢出来。”

不是郝蕾的爱太满,是她还没有遇到能盛下她爱意的另一半。

郝蕾在北京798艺术区曾举办名为“无来去处”的行为艺术展。为了这次展览,她剃度削发远赴印度、尼泊尔取景拍摄了纪录片《如是》。豆瓣上这张照片的下方写着:“只有真诚的人才会爱郝蕾。”

“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哪一种关系能去丈量人存在的意义。”所以离异对于郝蕾而言,只是和“错的人”的一场告别。

她需要被看到,不是仅仅被当作一个普通的、需要爱情的女人被看到。

她需要他看得懂她灵魂深处那片幽幽湖水的宽广与静谧,而不是只看见湖边的草、湖边的花,不只是看到湖边那所为世人称道的、无足轻重的鲜艳光景。

0 3

爱可以细水长流,但绝不将就

最近,在和身边的一位大龄未婚,但也不缺恋爱机会的女性朋友聊天时,她感慨道:“如今的我们追求单身、追求离异,追求爱也追求恨,但唯独不想追求婚姻了。”

是啊,如果一个女性能够赋予自己充足的爱意和关怀,那她对爱情上的精神补给就有着更高的要求,至于婚姻的价值,似乎除了共担风险,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正如张小娴说:

人不一定要结婚,但我们都有幸福快乐、爱和被爱的权利;

来这个世界一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回来;也许,即使有机会,你也不见得想再回来;

那么,好好享受这一生吧,去爱、去恨、去追寻你渴望的东西,好好努力,以准备孤独终老的决心去追逐爱情,

可以相濡以沫,可以细水长流,经得起平淡,但绝不将就。

周迅说人生有属于自己的体验,应该诚实地去做选择,所以不结婚也好、离异也好,这些都是不太要紧的事,重要的是要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且有勇气忠诚于自己的渴望,并去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模式。

在《目客:我这样爱你》中,茂子女士和她的艺术家先生妹尾河童,选择了“契约式婚姻”的相处模式。

她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会重新确认双方是否还愿意继续婚姻;

而与丈夫一起生活的十几年,她每年都会一个人出门旅行,6到8月在轻井泽的山上独自度过,并特意嘱咐丈夫:“这是为了训练你一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茂子女士看来,她定义的夫妻关系不应该是“人”字形,而应该是“H”字形,两个人各自独立,中间的横杠可以是爱情、是亲情、是精神共鸣,但即便这个横杠断了,也不影响双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尊重人生而孤独的本质,给自己留空间去独处,也不剥削对方想要喘息的空间;

尊重人性善变的本质,给自己机会去选择,也允许对方去考量关系的价值。

不捆绑、不强求、不自欺,完全遵从着自己的本心去经营亲密关系,这或许就是女性在实现人格独立后,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婚恋模式。

无论是选择单身、恋爱、结婚还是离异,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幸福感。

与其执著于某个人,执著于幸福的形态、标准和社会评价的声音,不如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需求,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活得皆大欢喜,不如活得,无愧于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迅离婚,三个字暴露了状态:人到中年的婚姻,比爱情难多了
娱乐圈最悲催的10大高龄光棍女星
张曼玉徐静蕾:不结婚的女人这么惨?
“我不想单身,却有预感晚婚”
53岁的张曼玉还需要爱情?你的感情我们永远不懂!
我是一定要逼女儿结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