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禄山早年从军,两次犯有死罪,又是如何逃脱的?

安禄山(703-757年),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是一位胡人,他发动了“安史之乱”,导致了大唐盛世的终结。有关他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很多,起兵叛乱之后的事迹我们一般也大多熟悉,可是你知道他早年从军的经历吗?

安禄山的父亲可能是康姓胡人,母亲是突厥的巫师阿史德。安禄山出生时,其母正好在祷告突厥的战神扎荦山,所以就给安禄山取名为扎荦山(又称阿荦山)。

后来,由于安禄山之父早亡,其母又改嫁给了突厥的安延偃(突厥的将军安波至的哥哥),从此就改名为安禄山。

开元初年,安延偃带着年仅十岁的安禄山投靠了唐朝的边防名将张守珪。张守珪是唐朝的高级将领,长期据守北方,与突厥人、契丹人交战,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著名戍边将领。

安禄山由于自幼就在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安禄山的语言天赋逐渐表现出来,他通晓六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由于有这方面的专长,安禄山就在边地的互市上充当牙郎,也就是买卖双方的中间人,从中获取佣金。

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这一年安禄山30岁。某一天,安禄山因为偷羊而被抓,张守珪要以棍棒将他打死,情急之下的安禄山大声呼叫:“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旧唐书》)

张守珪见安禄山临死之前竟然有如此豪言壮语,又见他又白又胖,就放了他,并且安排安禄山和他的老乡史思明一同去抓俘虏。这两个后来给大唐王朝带来剧烈震荡的胡人从此走入历史。

由于安禄山和史思明表现非常出色,不久,安禄山就被提拔为偏将。张守珪以英勇善战而著名,他看到安禄山也骁勇,便把他收为养子,这一步,对安禄山的后期发展至关重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守珪派安禄山去讨伐契丹、奚的,没想到,这位以骁勇著称的安禄山因为轻敌而吃了个败仗。

如果按军法从事,安禄山当然应该被斩掉。可是,张守珪是安禄山的养父,一时动了私心,自己不处理,而是把他交给了朝廷处理。

当时的宰相是张九龄,张九龄按军律要把安禄山处死,结果唐玄宗开恩,免了安禄山的死罪,让安禄山戴罪立功,继续到边疆效力。

唐玄宗一时施好心,后期又宠幸安禄山,让他身兼平卢(即营州)、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三个节度使,这在唐朝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因为在唐朝建国之初,就立下规定,边将要文武交叉使用,不得在同一个地方长期任职,不得同时兼任多个职位,而唐玄宗亲自破坏了这些规定。

最终,唐玄宗也亲自尝到了苦果,不仅自己开创的“开元盛世”没了,连自己心爱的杨贵妃也命陨马嵬坡,也给时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禄山发迹史
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的“宠儿”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安禄山离奇出生被指大灾星 没想到这个小人物却改变了历史
安禄山(唐朝历史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