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都对忽必烈的挑战,其实是一场游牧文明对汉文明的挑战
蒙古帝国初期,成吉思汗死后,由其第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汗之子贵由汗死后,蒙古贵族召开新的库里台大会,力挺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自此,窝阔台汗一系失去了蒙古大汗之位。
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不久即任命胞弟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军事,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
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等人,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汉族名儒元好问张德辉甚至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
1253年,蒙哥汗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今陕西西安附近)封地。他继续任用汉儒,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使关陇地区的吏治有了明显的进步。忽必烈也因此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
忽必烈长期被分封到汉地,在与汉族的儒士们接触中,深受中原的儒家思想影响,他也深切仰慕中原汉文化,并且也希望自己做一个中原汉族那种至高无上的皇帝。

1259年,蒙哥汗在亲自带兵南下攻宋的途中,在四川钓鱼城下遭到宋军的猛烈抵抗,身受炮击伤重不治身亡。
蒙哥汗死后,忽必烈自前线回师,并于1260年在汉族儒家士子及部分宗王的拥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城,建元中统
与此同时,忽必烈的同母弟阿里不哥也在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被留守的蒙古贵族推举为蒙古大汗。
“一国无二主”,两亲兄弟遂展开激烈的内战,历时长达四年之久,最终以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而告终。
至元八年(1271年)底,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
此外,忽必烈还决定将帝国的都城由蒙古草原进一步南移,他下令在金朝旧都燕京(今北京)大规模营建宫殿。并于1274年正月,忽必烈在元大都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大都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
忽必烈这一系列的汉化行为,激起了蒙古贵族里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以忽必烈为代表的拖雷家族抛弃了蒙古游牧民族的文化,这些保守派聚集在窝阔台孙子海都周围,组成大军,试图挑战忽必烈的权威。

在忽必烈的反对派中,阿里不哥是第一个代表,海都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而且更为出色,他让忽必烈有生之年一直头痛于蒙古贵族保守派的这种挑战。
其实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过程中,海都也是支持阿里不哥的,只不过在阿里不哥战败后,他暂时潜伏了起来。
海都当时统治着叶密立流域和塔尔巴哈山地的父系领地,仍然过着传统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如今,眼看着忽必烈统治下的政权越来越远离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海都决定亲自恢复窝阔台家族的命运。
至元六年(1268年),海都与察合台汗国八剌钦察汗国君王在塔拉斯河会盟,公开反对忽必烈,并商议以海都为盟主。会盟诸王指称忽必烈汗已经被汉族同化,言明要对忽必烈用兵以恢复蒙古人的游牧本性。
忽必烈让他的第四子、北平王那木罕开府于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霍城县境内,以应对海都之乱。

从1269年到1275年之间,海都的军队与元朝的军队在西域交战,互有胜负。但在1276年,那木罕的堂兄弟、蒙哥第四子昔里吉受脱脱木儿的挑唆,合谋拘捕了统帅那木罕,宣布拥护海都,并且,他们还劝说察合台次子撒里蛮和其他一些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参加反对忽必烈的行动。
为表决心,也为了争取海都的支持,昔里吉还把那木罕等俘虏送往海都的盟友、钦察汗国蒙哥帖木儿处。
但是,精明的海都却并不急于利用这个机会出兵,而是宁愿坐山观虎斗,让拖雷家族内部自相残杀。
1277年,昔里吉叛军从阿力麻里向哈拉和林进军,对忽必烈来说,漠北形势十分严峻,于是,他把手下最杰出的将领伯颜从南宋地区召回,让伯颜率领元军北上平叛。
伯颜率军在鄂尔浑河畔击败了昔里吉和撒里蛮的叛军,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后,昔里吉集团内部诸王之间互相猜忌和怨恨,最终爆发内讧,昔里吉处死了脱脱木儿,并与撒里蛮开战。最后,撒里蛮活捉了昔里吉,并向忽必烈投降。
昔里吉的叛乱虽然被平息了,但是,海都与忽必烈仍然处于交战状态,在天山南北断断续续时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海都组成了新的反对忽必烈的同盟,参加同盟的有乃颜、势都儿和哈丹。
乃颜是成吉思汗的异母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势都儿是成吉思汗大弟哈撒儿的后裔,哈赤温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赤温的后裔。
他们的领地都在东蒙古和中国的东北地区,如果他们从东北叛乱,和从西蒙古杀过来的海都在中原的北部回合,那么,对忽必烈来说,这个威胁是致命的。
于是,忽必烈迅速开始行动,他命伯颜驻守在哈拉和林,阻止海都的进军。忽必烈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他不顾年迈,而亲自率军前往东北,跟随忽必烈大军的有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的博尔术孙子玉昔帖木儿。
忽必烈的此次亲征,仗打得异常艰难,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双方难分胜负,忽必烈一度还乘象舆临阵,“意其望见车驾,必就降”。在漠北地区乘象督战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情,因此这个细节也被欧洲人马可波罗记录下来了。
最终,元军还是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击败了乃颜的叛乱。战争结束后,由于乃颜是成吉思汗的侄孙,所以,忽必烈赐他不流血的死。据马可波罗说,乃颜是按照蒙古人传统的“教杀时血不教出”的方式来受刑的,即经捆绑后裹进毡毯,然后被反复拖曳抛甩,受簸震至死。

乃颜虽然被诛,但其余部仍继续与元朝相对抗。至元二十五年,忽必烈命皇孙铁穆耳(即后来的元成宗)、大将玉昔帖木儿再度出征。战火从大兴安岭东西两侧一直延烧到高丽境内。直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末,元军才最终扑灭乃颜之乱的余烬。
在西线,海都的企图虽然成为泡影,但他仍统治着杭爱山(今蒙古国境内)以西的西蒙古和突厥斯坦。
忽必烈的另一个孙子甘麻刺王子负责守卫杭爱山的边境,结果,他被海都军击败。1289年,忽必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再次率军亲征,可是,海都军早已以游牧的方式远遁。
海都对忽必烈的侵扰,让忽必烈在有生之年没有看到海都被彻底击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病逝,享年79岁。
忽必烈的继任者元成宗铁穆耳(1295年-1307年在位)继续对海都用兵。当时海都的主要盟友和属臣是统治着突厥斯坦的察合台兀鲁思首领笃哇(其父为八剌)。

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最后一次努力进攻元朝。这一次,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许多宗王都参加了,海都率领大军向哈拉和林进军。
当时,哈拉和林由铁穆耳的侄子海山王子镇守,当年八月,两军在哈拉和林与鄂尔浑河左岸支流塔米尔河之间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海都战败,并在撤退途中去世。
海都的儿子察八儿继位为窝阔台兀鲁思的首领,他和父亲一样,继续反对元朝皇帝,反对忽必烈家族的汉化。
起初,察合台兀鲁思首领笃哇承认察八儿是他的宗主,但在不久之后,他就厌倦了这无休无止的战争,并劝说察八儿向元朝皇帝铁穆耳效忠,于是,1303年八月,他们派遣使者进京,承认元朝是他们的宗主国。
自此,前后持续二十多年之久的海都之乱才告结束,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标志着以崇尚汉文化为代表的忽必烈家族战胜了坚持游牧文化的蒙古贵族中的保守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坚韧的反叛者,海都之乱与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
谁与忽必烈为敌?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93·塔剌思忽里台大会
蒙古帝国的历任大汗与四大汗国你了解多少?
窝阔台汗国(八):海都的蛰伏与大乱中的崛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