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碳中和大潮惊涛拍岸,科技企业如何迈入这条大江大河?
在数字化与低碳化两股潮流的交汇处,必然催生大江大河。

碳中和的长潮将连绵不断,在这长潮之上,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竞争一定会不时掀起拍天巨浪。
当前,正值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革,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打开了现代人类历史上一个创新大变局的窗口。
过去十多年,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计算模式和数字化转型,初步变革了现代人类社会的运营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形态;
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硬指标,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上涨控制在1.5摄氏度成为全人类的“卡脖子”工程。
数字经济在各国GDP的占比逐年提升,主要经济体的中位数已接近50%;双碳目标更是成为共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路线图清晰可见。
当数字化遇到低碳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望变为真正的通途,而各产业作为汇聚点上的弄潮儿,也将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与低碳化
  鱼和熊掌可兼得否?

我们现在对于未来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保守的。
数字化、智能化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更加低碳的生活、工作与生产方式。
未来,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将进一步融合,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推动社会进步。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
而随着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全球其它主要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双碳目标”,气候变化、环境发展、人类健康等正在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机遇。
从净零的社会发展愿景来看,产业体系、生产、治理体系实际上是需要两个底座,一是数字底座,由经济技术为绿色化转型提供一些赋能和能力。
另一个是绿色底座,绿色底座包括我们在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绿色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数字化与低碳化并非割裂,而是天然结合的一个过程,二者可以互相促进。
数字化在促进现有生产、生活模式改造升级的同时,开辟数字产业新市场,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实现碳减排。
低碳化作为全球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促使各国通过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能源体系、开展碳定价等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此之下,工业互联网也成为制造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必要引擎,以及践行“双碳”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施。
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生态、关键技术支撑和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通过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集成,打通云、网、边、端,加速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聚合,并与行业特有的知识、经验、需求相结合,加速工业机理模型的汇聚沉淀,能够提高对全要素数据的采集、汇聚及分析能力,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实现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从而降本、提质、增效,并在生产力提升与环境友好之间找到平衡点,推动节能降碳工作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超过40万家,工业用电超5万亿度,通用设备能耗占比超过40%。这表明,依托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智化技术进行节能与运维,具有广阔的应用需求与前景。
在以数字化为底座的绿色发展路径中,可以分成感知控制、数字模型和决策优化三个部分。
感知控制是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数据采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数据模型,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对数据进行采集,提高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和感知。
还有一个是工业模型,也就是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有色工业,需要把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模型和每个产业自己的模型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合型的优化范式去进行洞察、决策、预测和优化。
在数字化部分,就要把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所做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具有非常强的耦合性。
这就要建立起绿色化发展所需要的模型,比如碳足迹、碳的核算,以及相应的工艺库,绿色的数据库材料,然后形成一个新的决策优化,形成从监测、洞察、诊断、预测到优化的完整闭环。
通过这个路劲可以看到,绿色技术、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和绿色发展需要有一个足够好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助全行业低碳转型
 “一臂之力”
主线产业在向碳中和迈进的过程中,受制于行业发展状况,需要数字化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
实现碳中和需要能源结构的彻底变革,但能源结构受制于已有消费格局、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用能行业则要将这一现状纳入决策,并在短期内关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数字化技术的信息融通作用,可以为能源使用的提质增效赋能。具体而言,数字化技术首先为碳排放提供了测量与分析工具
碳排放数字化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全时监测和储存,通过算法形成实时数据走势,保证错误排查的实时性和可追溯性。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产业链的信息流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撑,产业链可以依靠数字化技术进行上下游协同沟通,各个节点根据联结的系统与数据及时做出生产规划,作出更加及时有效的碳排放决策。
此外,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AI 结合,将拓展新的减碳空间。在消费端,数字化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推动城市交通的优化建设、自动驾驶和城市管理运行的优化,提升居民通行和生活的效率,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在产业端,数字化技术依托工业互联网,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数实融合总体上呈现三个阶段:
在1.0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简单相加,数字要素开始零星渗透进实体经济;
2.0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相融,许多领域出现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式发展;
3.0时代,所有行业发展都受益于数字技术推动,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3.0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长”在数字技术生态之上,成为数字化的原生居民。
数字化工具的丰富便捷让数字化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大型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开源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降低全社会技术开发的边际成本。
在2022服贸会中,联想展示了“全场景绿色解决方案”,重点针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难题,覆盖从城市到个人、从产品到供应链等诸多环节。
其中,首个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简称“绿色智城”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AI等技术对城市碳排放进行监控,推动城市发展进入3.0+时代。

“绿色智城”解决方案分为“一个平台、两大架构”,其中,“一个平台”是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台,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物联网(IoT)等多项技术统一集成,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城市资源安全运控等数据通过5G物联网技术传递到云端和城市的管理者,构建城市的数字孪生体,实现实景动态监测感知、事件联动及指挥调度等应用,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城市管理。“两大架构”即是联想“端边云网智”的新IT技术架构和城市“源网荷储控”绿色能源架构。两大架构充分融合,使“绿色智城”能够链接城市的能源设施与耗能设施等重点场景,实现城市能源数据的无边界流动。
同时,联想还为绿色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联想推出供应链计划管理平台,在提高供应链排产效率同时,也坚持了低碳排放的理念。
该方案结合供应链数据中台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均衡各种生产资源,在整个生产周期按阶段给出最适合的计划和排程输出。
这套系统能让一个产品从订单到生产的整体计划排产消耗的人工时缩短240倍,还能减少15%-30%库存。
该体系保守估计每年可以节省2600兆瓦时的用电量,减少16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作为中国最早践行ESG实践的企业,联想率先完成从净零排放顶层目标与战略制定,到全产品生命周期减碳的实践闭环,并承诺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
在此基础上,联想全场景绿色解决方案,正在助力各行各业低碳转型。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企业低碳发展的第一动力将是数字化。
数字化和低碳化会成为传统行业转型的两翼,让实体经济实现“双重转身”,数实融合将平稳高效推动碳中和时代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华林:让区块链技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信创咨询 | 当数字化遇见碳中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国源优投智能光伏助力打造“低碳经济”
能源革命进行曲奏响,碳中和时代能源产业迎来新春天
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 赋能数字基础设施低碳化转型
钱教授课堂第995课——数字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