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安往事 (一)

                   第一篇   白朗火烧六安城

 1914年的农历正月,六安城曾经遭遇过一次非常严重的火烧事件,整个城池几乎焚毁殆尽,这把火是白朗放的。

白朗,1873年出生于河南宝丰县一个小地主家庭,曾经读过一年多的私塾,传说因为被地主官衙欺负,于191110月愤而起事,以反对袁世凯为名,成立了“公民讨贼军”。

时值乱世,加上灾民众多,白朗的队伍很快就壮大起来,至1914年初,队伍已有3000多人,后来最多时达上万人,是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暴动。

白朗军一路攻城略地,他们以“打富济贫”为口号,杀富人、抢财物,传说白朗做事凶狠,手段暴虐,加上名字谐音,身材不高,因而人称“小白狼”,他的队伍随之也就叫做了“白狼军”。

 1914年初,白狼军在大别山一带作战,先后攻克光山、潢川、商城等县城,最后自西向东来到了六安城下,虽然有老淠河和厚厚的城墙作为防御,但也无法阻挡白狼军的凶猛攻势,很快六安就沦陷了。

白狼军进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法国传教士奚凤鸣,然后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所有大户人家抢劫一空以后,便点上一把火烧了,一时间,六安城里到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当时像刘铭传、何道台 、汪知府等这些富贵人家的宅院,基本都葬身火海,而且随着火势的蔓延,其他人家也跟着遭殃,城里很多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最后就连西门口的火神庙,也一同烧成了灰烬。

尽管整个六安城到处是火灾,但是有一处却毫发未损,这个地方就是位于二道巷的涂公馆,又称“光录大夫第”。这里不仅没有着火,而且还有白狼军日夜守护,防止乱兵流民进入抢劫骚扰,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后来才知道事出有因。

原来,涂公馆的主人涂宗瀛(读音:迎ying),曾经在河南当过巡抚,有一年,河南遭遇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灾民流离失所,于是,涂大人上书朝廷,痛诉灾情,希望拨出粮食以便赈灾,但是被朝廷驳回。

这事让涂宗瀛既愤怒又着急,于是,亲自来到朝廷,跪叩宫门外三天三夜,几次因体力不支而昏厥。最后惊动了慈禧太后,答应拨出一批救灾银粮,这批银粮,最终让河南灾民度过了灾荒,于是,这里很多老百姓都视涂大人为救命的活菩萨。这件大恩大德的事,随之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开来。

据说,当白狼军东进的时候,沿途很多河南父老乡亲,都拉着白朗的手再三叮嘱,如果到了安徽六安,切不可伤害涂大人的家人,他是我们的大恩人。

于是,涂公馆就这样被保留下来。解放以后,涂公馆被政府没收,划给六安军分区做招待所,上世纪80年代改建成“军招商贸市场”,经营百货批发。后来这一带拆迁时,从涂公馆下面还挖出了几十块金砖,这事有新闻报道。

涂宗瀛是六安东河口人,曾任广西、河南、湖南三地巡抚,最后升湖广总督,发迹后,为家乡六安也做了很多善事,例如六安的赓飏书院,曾毁于太平天国战乱,1875年,涂宗瀛任广西巡抚的时候,至函安徽抚院要求重建赓飏书院,第二年,安徽抚院便拨款进行了扩建重修,同时把赓飏书院改成了官办州学。

他不仅在六安城关二道巷修建了涂公祠,而且在毛坦厂老街也建了一座涂公祠,这个涂公祠目前依然还在,这座大气漂亮的徽派建筑,如今已成了皖西近代文化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

六安是一座古城,本应该留下很多精美的古建筑,可惜一场火把六安烧得面目全非,白狼军撤离以后,由于城隍庙和西平楼里的所有神像、旗、伞、木牌、抬阁都一烧干净,从此以后,盛极一时的每年农历四月初二的城隍庙会,四月初三的“瘟、火二神会”,就再也开展不起来了。

白朗起义历时三年,先后转战豫鄂皖陕甘五省,最终被北洋军剿灭。

白朗究竟是土匪还是革命者,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给老六安带来的伤痛是实实在在的,想到这,不免让人一声叹息。

作者:寒江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巨匪白狼”,与20万北洋军对抗3年,结局如何?
【乾州文史】乾州蕞娃:白朗在乾州(三)上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究竟有多革命?真相让人醉了
英山迁安徽六安寿县迎河余赓
历史档案:1913年,白狼入禹县
对比白朗起义,才看出太平天国的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