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事
              上篇博文发布是2020年9月3日,9月4日我母亲从床上翻身,不慎落地,妹妹发现后立即联系救护车到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10月2日母亲出院,尊医嘱在家养病,慎重起见,我们聘请了李姓护工(月护理费5000元,月伙食费900元,假期补贴400元,合计月付费6300元。)可是……可是母亲还是于2020年11月25日下午去世,终年93岁。
        这期间,我心神不宁,没心思打开或写我的博客,可能是沉寂时间长了,以至于我今日登录我的博客,需要从我手机查明新浪博客发的验证码,并正确输入此码,才能登录我的博客。这次登录就是想写这篇家事博文,记叙我的母亲。记叙母亲的文章我看过很多,文章中多有母亲有多善良,母亲有多慈爱,母亲有多艰辛,母亲有多么不平凡的人生等等记叙,我想善良慈爱是母亲的天性,天下的母亲对子女都是一辈子关爱。我的母亲没有不平凡的人生,像大多数母亲一样安详地度过了属于自己的一生。母亲虽然去世,但她的关爱,丝丝缕缕,还留存在子女的记忆中。父亲在异地工作,母亲抚育我们的艰辛我以往的博文写过,这里就记叙一点我知道的母亲的身世,如果博客能长存,我的后人尚在这里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位前辈。
        我母亲叫苏明如。听母亲说过我的爷爷曾在她的出生地沙岗店教过书,所以我猜测父母的婚事与这有关。我的姥爷有四位,大姥爷叫苏大厦,生了我母亲和我舅舅苏明和,苏明和舅舅我只见过一次,农村要办食堂的那年,可能是1960年,舅舅来苏埠镇为食堂买饭菜票到我家,二年后他就去世了。二姥爷有一子,叫刘长生,不是亲生,是二姥娘再婚带过来的,所以又抱养一个儿子叫苏明生,苏明生成年后是一名教师,我在毛坦厂工作时,他为学校买算盘去过毛坦厂,于是我和这位舅舅见过面。而刘长生舅舅我比较熟悉,他是独山镇街道的干部,我1968年至1970年知青下放在独山公社,从生产队到镇上去过好几次他的住处。三姥爷生有一子叫苏明元。四姥爷是我唯一有印象的,我的家在苏埠,四姥爷也在苏埠供销社工作,住篾匠街南侧的“大花园”这么个地方。四姥爷退休时让他三儿苏明铎顶替工作,为满足顶替需要当时瞒报了年龄,以至于这位舅舅以后按60岁退休时而实际年龄已近80岁,为此事费了好一番周折。四姥爷的其他三个儿子长子苏明能是一名教师,二子苏明育从事木工专业,四子苏明瑞,六十年代霍山中学毕业。
        母亲的出生地沙岗店我曾在1971年去过一次,是县商业局组织的,到农村宣讲政策,我是宣讲组成员,住地恰好是沙岗店,宣讲组四个人都住在沙岗店小学。那时我的四个姥爷只有四姥爷还在,而且几个姥爷在沙岗店的原住屋都拆除移建在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母亲家前面我记忆中的大土井还在。
        我父亲的家谱中有记叙母亲这样的短文:承泽生于民国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已时,配苏氏大厦公女,生于民国十七年五月十三曰已时,意思是我父亲盛承泽出生与1927年7月22日,娶苏大厦的女儿为妻,苏大厦女儿出生于1928年5月13日,这段谱文使我知道我姥爷叫苏大厦,使我知道我母亲的生日是农历3月24日,遗憾的是我们子女没有在这天给母亲庆过生,同样遗憾的是我姥姥姥爷我都没有一点记忆,或许我很小的时候见过,就是因为小,记不得了。 
        母亲出生的家在沙岗店,我记得的沙岗店是1959年我10岁时,我姥姥去世,有人到我们苏埠镇的居住地告知母亲,于是母亲带着我步行40里地到母亲的故乡。印象中不长的路的二旁是二排房子,这路,路二旁的房舍合成为沙岗店。其中有我姥姥姥爷家有我舅舅家,姥姥去世办丧事的一切全没有了记忆,记得的有:姥姥姥爷家后面有一个院子有一颗大树,还有一所很小的房子,以后我问过母亲,说是有这树,这小房子。记得我和母亲是在舅舅家住夜,为什么记得?是有一次我的舅妈叮嘱我睡觉时要将我的一双鞋翻过来,要鞋底朝上,我一定惊恐才记忆深刻,长大后我知道舅妈叮嘱的那一天是农历的7月14日,俗称鬼节,才有这我们地方的习俗。还记得我涉足的一处有很多红色的瓦片,以后我问母亲,说是那地块有一座庙,以后失火烧掉了。我回忆此事不明白为什么记忆中的瓦片,是红色的失火烧的?记忆中我姥姥姥爷家的不远处有一处有水的圆形大土坑,像一个巨型的大锅,上大下下,有一个一个土质的台阶,下方是一汪清水,以后我问过母亲说这是沙岗店的土水井,吃用的水都在这里取。办完姥姥的丧事,母亲又带我回苏埠的家,记得山道的旁边就是西淠河,母亲说:“你舅舅就在那边挖铁砂”,我知道挖铁砂,在苏埠我就陪同过母亲挖铁砂,那是大办钢铁的年代。
        母亲父亲我们一家出生成长甚至故去都依附淠河。母亲的出生地沙岗店就在西淠河的岸边,姥姥姥爷那年代河流是重要的货物运输承载,所以在岸边就有铺,集,店的人家从事河流运输的相关服务。母亲的家就是在沙岗店从事了干子豆腐的作坊,所以母亲以后不想吃豆制品,说是小时候吃够了。沙岗店在西淠河的北岸,我父亲的出生地在西淠河的南岸,如果有桥,母亲家到父亲家大约三里地。母亲在我没有出生前就在我父亲学徒和以后经商的苏埠镇居住了,以后我们兄弟妹四人都在苏埠出生,成长,读小学。苏埠镇在淠河旁,小时母亲洗衣都是到淠河旁。
      苏埠镇在老百姓的口中为“苏家埠”,相传很早的时候有苏姓船工在淠河摆渡,所以淠河东岸这块地方人们称为“苏家渡”,以后集市贸易的发展培育了集镇的形成,这苏家渡就叫成了苏家埠,母亲去世后我突然异想天开地猜想,母亲出生地就是西淠河岸边,几多苏姓靠岸而居,也许早年的苏家渡的苏姓摆渡人和我母亲的祖先是同宗同族,都是依附淠河而营生。
        母亲父亲的出生地在西淠河二岸,西淠河和东淠河在汇合后的淠河第一商埠就是苏埠镇。母亲大约1948年到苏埠,为养育四个子女,为父亲微博的工资难以养家,母亲联天带夜做针线活。小时候邻居说道我母亲,我记得最踏实是:“三姐苦”,那时候生活都艰难,而邻居说三姐苦(大人称母亲三姐),我现在回想起来我母亲有多艰难。因为太艰难苏埠镇在母亲39岁时破例给母亲在苏埠麻纺厂安排工作,直至母亲退休。

        听母亲说过生我之前我尚有一个姐姐,可惜夭折了,不然我就有姐弟五人了。
                 
        父亲1954年因公私合营的政策去莲花庵合作社工作,莲花庵也是在淠河岸边,以后父亲调到六安,母亲从苏埠网绳厂(母亲参加工作时是麻纺厂)退休,卖掉苏埠的住房到六安,结束了我父母二地生活三十多年的历史。六安也是紧邻淠河,如今我父亲2015年1月8日,母亲2020年11月25日相继去世,父母在淠河旁出生,也在淠河旁安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岗上的姥姥家
住姥姥家记忆
李蕊芬:童年拾遗 —— 黄沙冈
我那走西口的姥姥
【乡愁征文152号】展啸:回乡组诗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哥·老妹/董玉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