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根:共情能力,从何处产生?

文|陈根

你是否有过看到电视里主人公遭受磨难而潸然泪下的经历?你是否有过听到朋友诉说不公而义愤填膺的经历?你是否有过看到别人无助自己也很难过的经历?如果都有,说明你是一个共情能力较强的人。
共情(EMPATHY)能力,又叫作移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境遇,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和同情不一样,同情是一种怜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不能平等交换身份,也不一定能体会到对方心情。但共情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理解和认同对方的内心感受。

那么共情能力从何而来?近日,有神经生物学家通过一种“观察性恐惧”(observational fear,OF)的实验来研究这种现象。
观察性恐惧可分为天真的观察性恐惧(naive observational fear,Naive OF)和经验的观察性恐惧(experience-dependent observational fear,Exp OF)。科学家们首先在小鼠中建立了Naive of和Exp of两种模型。前者不需要之前的经验就可以诱发OF,后者则需要之前有过类似的经验。
结果发现,在天真的观察性恐惧实验中,一只小鼠经历了电击后产生冻结反应,观察鼠在旁边吓得不敢动弹;而在经验依赖的观察性恐惧实验中,观察鼠在第一天自己经历了类似的电击经历之后,当它第二天和另外受过电击的小鼠放在一起时,观察鼠依然产生了同样的冻结反应。
为了弄清这种反应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到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的通路,对于OF产生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背腹侧海马区(dorsoventral hippocampus,dvHPC)到BLA的通路是始作俑者。背侧HPC神经元在之前的恐惧体验中产生BLA中的恐惧记忆印迹细胞,而腹侧HPC神经元对熟悉的演示者的恐惧情境做出反应,重新激活BLA中的恐惧记忆印迹细胞以引出Exp OF。

简单来说,背侧海马让我们记住自己的苦难经历,腹侧海马区会调动这经历,从而让我们看到他人经历相似境遇时产生共情能力。
我们常常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疏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而共情能力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自我觉察范围,真切地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人产生共鸣,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人生的“十商” 除了智商情商还有什么商
2.3
Neuropsychopharmacology:内源性大麻素对动物恐惧泛化影响具有性别差异
【恐惧】和【焦虑】的神经回路
动物被自己天敌属性克制的程度有多么恐怖?
《摔跤吧!爸爸》最经典台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