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根:进餐顺序可有效调控血糖指数
文/陈根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抑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年轻还是年老,严格控制好血糖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前血糖正常值是4.4-6.1mmol/L,餐后正常血糖是4.4-8.0mmol/L;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餐前血糖正常值是7mmol/L以下,餐后正常血糖是10mmol/L以下。

目前,大部分中国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餐后血糖升高。餐后高血糖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控制餐后血糖是促进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对餐后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但是,比起关注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正确的进食顺序,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因为人体消化食物的顺序严格按照食物的进餐顺序进行。

中国首份《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将“蔬菜-肉类-主食”的进餐顺序作为核心推荐意见之一。吃饭前,可以先喝一小碗汤,宜清淡,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不喜欢喝汤或高尿酸患者可以喝水代替。喝汤后吃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佳,热量低,吃多了也不会让血糖长得太快;而且青菜纤维素多,可以很好地控制摄入量。吃青菜的时候可以搭配肉类,肉类的量控制在150~200克左右,不要过量,不然会增加总热量,不利于血糖控制。最后吃主食,经过前面食物的摄入,胃容量被占据大半,可以有效地减少主食的摄入。而在主食的选择上,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杂粮馒头、杂粮米饭等粗粮制品,粗粮在体内消化时间长,血糖升高速度慢,在控制血糖方面比吃精制大米、精制面粉制品好。另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尽可能地控制进食的速度,每餐进餐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这个也是避免血糖快速上升的重要方法。

据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被纳入226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患者每一餐的饮食总量及食物种类情况下,将患者原有饮食内容的进餐顺序进行调整,干预3个月后,患者早餐、午餐及晚餐后的血糖分别较干预前降低10.8%、3.4%和11.9%。

综合中国及国际研究,进餐顺序对餐后血糖的作用机制涉及胃排空、胰岛素等多种途径。目前,研究人员还在就改变进餐顺序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管理的应用进行不断探索。今后的研究将致力于探索在改变进餐顺序的过程中,不同的食物量和组成以及相邻食物间隔时间的效果比较,以总结出最佳饮食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卒中患者的血糖管理(修订版)
空腹>7、餐后>11,血糖总偏高该怎么办?
餐后血糖超过 7.8,一定要注意这个小习惯!70%的患者都忽略了
吃一顿饭血糖飙升至26!这些食物升糖太快,想要血糖稳,务必少吃
糖友又躺枪!只关心空腹血糖,后果如此严重……
血糖在这个数不是糖尿病,只是糖尿病前期,糖前期可以逆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