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根:研究发现,关于PD-L1的免疫治疗机制

|陈根

在世界各地,肺癌都是常见的死亡原因。医护人员将肺癌大致归为两种类型: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种分类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的微观外观,特别是细胞的大小。

SCLC约占肺癌的20%,是所有肺癌中最具侵袭性和快速发展的癌症。SCLC与吸烟有关,这些肿瘤中只有1%发生在非吸烟者中。SCLC迅速转移到体内的许多部位,并且在其广泛传播后最常被发现。

NSCLC是常见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这两种类型的癌症以不同的方式生长和扩散,并且具有不同的治疗选择,因此把它们区分开来极为重要。

当前已经有多款以抗PD-1/PD-L1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方案相继被FDA批准,用于NSCLC一线标准治疗然而,这些免疫治疗方案的获批,是基于和传统含铂双药化疗对比临床试验的结果。并且,由于缺乏头对头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对比结果,这些免疫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给医生的选择带来了困难。

针对于此,近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阐述了当前驱动基因阴性晚期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策略选择,以及一些影响治疗决策的因素。

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浪,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等)十分热门。然而,PD-1的治疗仍然只有10-30%的患者表现出长期、持久的反应,大多数人群缺乏响应。

  有研究认为这是因为肿瘤细胞膜表面PD-L1表达有诱导型表达(主要是IFN-γ)和组成型表达(肿瘤细胞内源性如EGFR突变驱动)两种。相比组成型表达的PD-L1,诱导型PD-L1能反映肿瘤免疫逃逸

因此诱导表达型PD-L1的患者往往能从PD-1/PD-L1抗体治疗中获益。遗憾的是,现在基于免疫组化的PD-L1表达水平检测并不能区分二者。除此之外,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分别对应不同的PD-L1检测试剂或平台,且其判读阈值也各不相同。PD-L1动态表达,在肿瘤内表达存在异质性。

当前多个临床试验在探索关于PD-L1的免疫治疗,未来不同的联合治疗新策略也在积极开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ASCO摘要肺癌合集9(中文翻译版)大放送-最权威的传递最新肿瘤治疗进展的宝典
吴一龙院长等国内外大咖经验总结:肺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肺癌治疗新希望!2020年ASCO年度最新速递总结
【2019 ASCO】中国肺癌一线免疫治疗数据更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国肺癌患者的II期...
KEYNOTE028
《Cell》子刊来告诉你:如何从基因水平做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