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与 新 课 程 一 同 成 长

  
      一、取得的成绩:
        新课程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反复实践,在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已经具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观念上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尤其对“以人的发展为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这些新课程理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行为上表现出:

   1、从备课方式上从关注“怎么教”转变到“怎么学”。在教学中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很多老师都能做到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熟读文本,然后进行检查、展示、交流和指导,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使学生得到了有效的语文训练。“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2、非常注重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每节课,教师都注重从创设情境入手,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始终是微笑的,课堂评价基本是以激励与肯定为主,甚至敢于让学生来评价老师,比较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存在差异,如: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口语交际以文本素材为引导,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话题,自主选择同伴进行交际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3、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非常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可以说,在我们听过的许多节语文课中,我们的老师都进行了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力求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联系实际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会怎么说?请你跟他写封信说说自己的看法等,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努力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4、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学生正在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转变,由机械的认知性学习向多维的体验性学习转变,由单一的自我学习向互动的交往性学习转变。尤其是“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几乎所有老师在课堂中不只一次地使用,虽然,有时用得并非十分恰当与合理,但是,从老师的重视程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师对新理念是接受的、重视的、并且愿意尝试的;虽然,老师对这种学习方式的使用有许多的困惑或失败,但是,我们走出的这一步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经验或问题。

   5、教学评价趋向多元。课堂学习评价的悄然变化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令人欣喜的发现。首先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性有所体现,教师评价时能涉及学生认知发展领域、学习活动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以及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子。其次学习评价的形式较为丰富,既有语言评价,也有针对一年级孩子心理特点的其他形式奖励,比如奖励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认读生字等。作为评价主要形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也让人充分感受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教学心态上的变化。如:“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老师没有想到你可以读得这么好,我还想听你再大声地读一次。”,“不要急,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出来。”……真情夸长处,委婉指不足,宽容、鼓励、期待成为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二)情商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对一个人起决定作用的成功要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占80%。情商主要包括兴趣、自信、习惯等因素。

    1、注重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许多老师利用图片、音像、实物等多种媒体,组织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教学评价有了较大的改进,评价主体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评价语言由重批评转向重激励,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观察、读书、发言、写字、积累、倾听等多方面的习惯的培养,都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相伴而生的教学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要认的字逐个进行字形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抄写,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二是把要求写的字集中在一堂课中书写,只关注笔画是否正确,不关心笔顺是否规范、结构是否合理、田字格占位是否端正,忽视笔顺的指导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等。

   (二)、教学策略选择的形式和实效问题。

    应该说,教学策略的变化创新造就了生机无限的新课堂,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些课从头到尾都是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读书的时间被占用了,教师的板书被代替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被剥夺了,教师的引导被省去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组织活动,缺乏对活动目的的思考,课堂看似热闹,实际效率低下。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到位,片面地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很深刻的情况下,简单地进行分组,开始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四季》中的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老师说:这篇课文共有四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介绍了一个季节,请喜欢春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很深刻,而且低年级的孩子还有比较强的从众心理,所以,大多数就一股脑儿坐到春天那一组去了,二十多个孩子非常拥挤,而冬天那一组只有三位同学。然后就开始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了。接下来就是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学生的发言被几个优等生取代了。这样一种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由于组织形式问题,也谈不上充分的合作,更谈不上思维火花的碰撞。还如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生字复习环节:黑板上贴着一棵果树,树上有十多个果子,每个果子上都有一个要认的字。老师说:小朋友,现在我们玩一个摘果子的游戏,谁来摘果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老师叫了十多个孩子站到黑板前,一个个把自己认识的“果子”摘下来,没轮上去摘的就在一旁干等着,摘到“果子”的就在老师面前读一读。这样一个游戏花了很多时间,效益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孩子巩固了一个他会认的字。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上课堂效率很低。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做好严密的组织工作。当我们确定某种活动形式后,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个活动能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些什么?对优化课堂效率有些什么帮助?怎样的处理会更有效?然后把每个活动环节想清楚,把组织工作考虑细致,尽量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

   (三)、张扬个性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一些基本习惯上的问题置若罔闻。如:学生不专心听讲、书写不认真、不及时改错、读背不落实等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经常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学习行为习惯上的要求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明白,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等于不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兴趣和习惯是小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可持续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以良好的注意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能够使他们的学习基础打得更扎实。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把要求简单化,要循序渐进,要多做正面引导。

   (四)、阅读教学效率偏低,主要表现在“四重四轻”:

   1、重生字学习轻文本感悟,处理教材简单化。一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主要安排生字教学、读书和了解大致内容,至于情感体验、重点词句的理解、写法的感悟、语言的品味与积累等都没涉及。一节课下来,仅仅是识字、读熟课文,而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发展和收获。

   2、重热热闹闹的课堂形式轻认认真真的文本研读,阅读理解、感悟和体验肤浅,缺乏思维和情感参与。课堂中老师放的开,学生侃侃而谈,没有深入文本,脱离了文本,空有对话的形式没有对话的实质,不能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总在字面上周旋,学生没有思维参与,没有自主感悟;教师不善于创设恰当的情景,学生不能进入课文情景之中,和主人公没有情感碰撞和共鸣;教师一味关注教学课件和课堂形式,把研读文本放到次要位置。

   3、重人文教育轻语言品味,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种情况是根本不抓重点词句,教师总在文本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上绕圈子;第二种是想抓,但抓不住重点;第三种是抓住了重点词句,却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的是以词解词,越解释学生越糊涂,有的虽然有联系课文内容的意识,但只是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中句子,有的也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却没能引导学生找出区别与联系,第四种是词语学习和认识事物分割开来,有的词语学生虽然能正确读出来,但却不知所指何物。

   4、重教学预设轻课堂生成。课堂上关注学生不够,而过多地注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完成了;一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适当引导,被学生牵着鼻子跑,二是也关注了学生,但仍然回到自己预先设计的上来,部分教师缺乏智慧处理生成资源的能力。

   (五)、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问题。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老师的潜意识里还是喜欢学生那种“正中下怀”的提问或回答,经常忽视那些眼中的“失败者”,从而丢失了课堂许多的亮点,课堂中,“是否式”的提问与“乒乓式”的交流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影响了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形成动态生成的新课程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倾听、解读、评价”,学生学会倾听,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提问“他的话你听懂了吗?”或“你也会像他这样说吗?”在这基础上,还要注意让学生来“解读”同伴的意思,比如经常提问“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调整,在“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情感、智慧的火花也在交流中碰撞。同时,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参与评价,即“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做好了“倾听、解读、评价”,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互动的,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全体参与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展开,课堂才会真正在“对话、沟通、交流”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举个例子来说,一节课要突出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提问后如何更有效地处理学生的回答,它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回答得很好怎么办?”几乎许多老师都是激动之情洋溢于表,要么是“你说得真棒”等,或是“他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就是……”,我认为,以上做法都不是非常恰当的做法,实际上这是老师该“装糊涂”的时候,“他的意思我还不明白,你们听懂了吗?”……这应该是让学生“倾听、解读、评价”的最佳时候!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怎么办?”许多“好心”的老师做得最多的是插嘴暗示(这往往越搅越浑),实际上,这是最需要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解读”的时候!第三种情况是“学生回答错了或偏题、离题怎么办?”这种情况被冷落得最多,我发现许多时候,只要让学生将错就错地自我“解读”或他人“评价”,往往会成为课堂中的“亮点”!因而我认为,课堂中只有做到让学生自觉“倾听、解读、评价”,才能真正说是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

   三、深化课改的几点建议。

   现在,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老师已经掌握了许多的教学理念,转变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但忽视了传统的语文训练,跟着全国大形式,盲目学习别人的课改经验,丢了语文味。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消除浮躁情绪,简化课堂形式,回归语文本真,真正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本领。

    (一)多种渠道巩固生字,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课内外结合巩固生字,防止生字返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识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每节课可安排几分钟复习近期学的生字;课外可安排学生之间利用识字卡在课间进行检查;也可引导学生自制识字卡,指导学生把卡片制成各种小动物、小卡通造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生字。同时,要有激励措施,可评比“识字大王”、“识字能手”。或一星期一评比,或一单元一评比,或一月一评比,获胜一次可发一颗或几颗“星”,可结合平时生字检查得到的“星”,评为本班的“识字能手”或“识字大王”。

    2、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生字书写。①教师要以身作则,平时的作业批改、课堂板书,都应注意书写态度、握笔姿势、笔画笔顺,要注意字迹不能潦草,对学生的书写,要注重笔画顺序、间架结构和田字格里占位指导和严格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书写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在批改作业时,对占位、结构错误要坚决纠正,不能马虎和迁就。

   (二)、回归语文本真,处理好教学中的六种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一些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为之一新。但是在一些舆论导向上动辄就用“根本变革”、“截然不同”来描述新的教育观念,给老师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新课程必须与所有的“旧”的教学彻底决裂,在课堂上时时处处刻意求新。实际上,我们应当辩正地看待这“新””与“旧”的矛盾。对传统教学的正确态度应是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对于诸如教师从头至尾、从内容到内容的分析串讲,学生机械地抄写背诵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做法必须坚决摒弃;而对于一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确实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应继续发扬光大,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革,赋予这些优良传统以更新的内涵。

   2、创造性使用教材与正确运用教材的关系。新课标中“教师是教学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新理念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教材的神圣地位。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片面地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抛开教材进行发散,就会走上另一种极端。譬如在拼音教学时,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儿歌还没有完全读流利,有的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补充了其他形式的儿歌让学生读,目的是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这个环节下来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课文读不好,课外的也没读好。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任意拔高训练难度的做法,使其他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受到挤压。这样的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对语文教学的质量带来了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准确地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和教学尺度,尤其要警惕任意拔高要求的行为。只有在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驾驭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使我们的教学做到不偏不颇。

   3、处理好生字学习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生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课文教学的全部,不能用生字教学代替阅读教学。生字学习是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只有认识了生字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不能将生字的学习与课文理解截然分开,两者应相辅相成、同步促进。初读课文时重点解决字音,引导学生在不看拼音、改变环境的情况下能正确地读出生字;细读课文时重点解决字义,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句子、词语,来理解生字的意思;在理解课文结束时重点解决字形,引导学生通过找规律、想办法等自主识记字形,对笔顺、结构、占位易错的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安排学生进行当堂练习。如果一课书的生字书写量过大,可分散到几课时里进行字形指导和练习。

   4、感悟与训练的关系。训练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感悟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处理好训练与感悟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两者应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一是语言文字的训练。A、课文中的词句学生要懂得基本的意思;B、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C、课文中准确、精美的语言,能通过比较、朗读等手段,引导学生欣赏,然后积累运用;D、要注重思维同语言的同步训练。课文中的简略处、概括处、延伸处等,我们要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补充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读中感悟,重点突出。俗话说“披文入情”只有先“披文”,然后才入情。读好书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好书。初读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精读感悟,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纸的背后”。我们学习语文应遵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教师着眼的应该是语言文字本身,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让学生在和语言文字的“零距离”接触中感悟教材内容。学生只有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才能真正内化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最后是美读积累和运用语言。三是读写结合。教师要课前深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比如低年级的造句、句式的仿说仿写、想象说话写话等。只有训练与感悟相融,才能相得益彰。遵循这一规律,摆正训练与感悟的关系,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坐标点,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5、正确把握学科本位和学科特点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改变各学科壁垒森严,各自为政的学科本位现状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我们要警惕改革中非左即右的“钟摆现象”的抬头,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花了大半节课时间,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信息,在黑板上画画。本来这是个极具创意的教法,一是文本本身富有画面感,二是学科间的这种融合,带给学生的是多元的享受。但画画花去了大半节课时间,这无疑是本末倒置了,无疑超出了语文课应该承受的度。我以为,执教者忽视了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科本位的现象自然必须改变,但学科特点也不能不体现。融合也好,沟通也罢,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思想品德课、音乐课亦或是美术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语文课必须体现母语教育的一些特点,学习语文,主要就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视角地学语文、用语文,为了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使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相互促进,而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上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不能为了打破学科本位而又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了。当然,如果能在矛盾中把握平衡,那么我们的新课堂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6、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关系。我们在课改亮点中谈到教师的口头评价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语文课堂开始焕发出人文气息。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评价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启发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表现都进行评价,应有针对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进一步丰富,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赞美要发自内心,个别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过于夸张,易给学生造成虚假的感觉。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表达、运用情况不一,评价一步到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教师的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应注重启发性。评价不光是老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定,给予赏识激励,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1、进一步加强课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对课标的学习一定要不断深入,要真正领会课标的精神内涵,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课标也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我们要随时留心有关课标的修正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把课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课题化,坚信“问题即课题,反复实践即研究,成效即成果”这一理念,增进教师的研究意识,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在课改中,我们的老师要备属于自己的教案,上有一个闪光点的课,亮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⑴备属于自己的教案。教学是针对具体的班级的,由某一个具体的人使用的。因此,再好的教案也不能适应所有的班级中的所有的学生,及所有的老师。只有针对特定的学生,才能备出有针对性的课。因此,教案必须是自己的。而自己的教案中,最闪光的东西,莫过于体现教学思想的针对具体对象的设计,如:面对一批不善言辞、交流资料时,只知照本宣科的学生,教师设计了用一句话汇报你所搜集到的资料的环节。既降低了难度,又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⑵上有一个闪光点的课。一堂课不可能处处闪光,却可以做到在一处闪光。我们提出在一堂课中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索,有一点新意,有一个闪光点。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探索意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思考。

   ⑶亮出属于自己的观点。课改中学了许多理论,于是就出现用别人的理论套自己的教学的现象。在丰富的理论面前,在鲜活的实践面前,出现的是专家怎么说,失去的是自己怎么想,怎么做。而专家的理论,代替不了教师的实践。因此,教师们对具体的教学现象要有自己的解读,亮出自己的观点。

    3、重视经验与资料的积累。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在所难免,但经历就是财富,哪怕是走过一段弯路,回头看看也会有感悟和收获。因此,我们实验教师要抓住这个机遇,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注重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丰富文化底蕴,增强教学技能,“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探究
小学语文转变教与学行为方式经验文章
扎扎实实学语文
怎样指导学生预习
小学语文组评课稿集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