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平乐》中的张妼晗原型,深受宋仁宗宠爱,却五年痛失三位爱女

此前《清平乐》在网上掀起一股追剧浪潮,在这部剧中,最让人意难平的便是徽柔嫁给了李玮。婚后她遭婆婆偷窥,遭丈夫扇打。

而剧中的宋仁宗与张妼晗,看似是两个互相取暖的人,但两人的感情却达到了灵魂的共鸣。张妼晗飞扬跋扈,恃宠而骄,不得观众喜欢,可她偏偏做到了一个仁字。

在偌大的皇宫中,两人犹如一个无处安放的孤魂,只能彼此依靠取暖。官家喜欢她的小情小意,也喜欢她的无理取闹。在这冰冷的皇宫中,唯有这些无脑的吵闹,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处理政务,治理国家的机器。

很多人都说,若徽柔是张妼晗的女儿,她定舍不得徽柔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她定会向官家撒娇,以换爱女婚姻自由。

那真实历史上的张妼晗,当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历史上的张妼晗,是否也真如电视剧中那般恃宠而骄?

张妼晗的历史原型是宋仁宗的温成皇后,张氏。年幼时家境优渥,父亲是名盛一时的举人,母亲是闻名远近的美女。她一出生便众星捧月般被当作掌上明珠。

可好景不长,她出生没多久,父亲便去世了,失去了依靠的母亲,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举步维艰。都说盛世需要美女点缀,乱世则要美女顶罪。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这样。

在封建社会,若没有依靠,那空有美貌就是一种罪过。张氏的母亲本想带着女儿投奔亲朋,却惨遭婉拒,走投无路的她,只能选择将女儿卖入长公主府,张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大长公主初见张氏便觉她眉目之间有股灵气,在她的刻意栽培下,张氏八岁便进了宫。

进宫后,张氏慢慢由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变成柳亸花娇的美女。在一次宴会上,张氏奉命献舞,一舞惊人城,一舞惊人国,只一眼,宋仁宗便看中了这个清纯可人的姑娘。

为了彰显自己的恩宠,他先把张氏封为清河郡君。随后张氏生下安寿公主,又被封为才人。

《宋史》记载说:“钱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岁中为才人,迁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胜宠名,原为美人。’许之。”

命运坎坷的张才人,突然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颇有些受宠若惊。但她却没有因此变成阿谀奉承的人,她依旧坚持活成自己本来的样子。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渐渐懂得了这个九五之尊的浪漫,开始将他当作自己的真命天子。

宋仁宗爱屋及乌,将自己对张氏的宠爱,迁到了其家人身上,张氏的家人地位日渐增高,可她的女儿却接连迎来横祸。

康定元年(1040年),她生下安寿公主,她是宋仁宗的第三个女儿。子嗣不丰的宋仁宗,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他对这个女儿颇为重视,但她还未活过三岁,便夭折了。

安寿公主去世后,接连被追封为汉国公主、魏国长公主、邓国大长公主,可称号再响亮,身份再高贵,也无法将这个小天使唤回人间。

庆历二年(1042年),张氏又生下宝和公主。张氏失去一个孩子后,宋仁宗对她越发怜惜起来,所以对宝和公主极为看重。

《宋史》记载:“朕履皇极之尊。经人道之大。庆流天绪。式见本枝之蕃。礼主国公。用昭车服之等。匪扬赞命。曷穆化风。皇第四女、懿质自持。芳仪日至。虽越在于妙岁。已积流于惠声。宝婺占祥。既协天孙之象。沁园疏宠。未开帝女之封。宜择美名。诞朌显册。于戏。事当师古。盖通酌于前规。教务。因亲。匪专留于私爱。往绥柔度。永格多休。可封宝和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被封为公主是一大喜事,可宝和公主却在受封当月,也薨逝了,并被追封为越国公主。

两个孩子接连死后,张氏没有怨天杞人,反而觉得是因为自己进宫后,太过顺风顺水,所以才遭到了命运女神的嫉妒。

恰逢此时,宋仁宗又生了一场大病,所以她自请降为美人。一来可以为宋仁宗祈福;二来可以祈求自己生下健康的孩子。

同年,张氏再次生下了幼悟,幼悟是宋仁宗的第八个女儿。她牺牲这么多,只为这个孩子能健康平安地长大。可天不从人愿,庆历五年(1045年),幼悟也早早寻薨了。

从康定元年生下安寿公主,再到庆历五年,幼悟薨逝。在这五年内,虽然张氏独宠后宫,却怎么也保不住自己的三个孩子。

我从不以最坏的想法去揣度人心,可在这纷争不断的后宫,盛宠一时又毫无背景的张氏,接连失去三个孩子,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后宫不是骄奢淫逸的场合,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仅仅有食物链顶端——宋仁宗的宠爱是远远不够的。或许在经历这些事后,张氏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她才开始为家里人谋求职位。

张氏想法虽好,但她的做法太冒进了。她一上来,便请求皇帝封自己的伯父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宋仁宗勉强答应。可当宋仁宗在朝堂上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却被大臣唾了一脸。

在张氏心中,宋仁宗便是自己的天地,只要他想,便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做到的,所以在宋仁宗第一次碰壁后,张氏又提起册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一事。

不出所料,宋仁宗又被谏官唾了一脸。宋仁宗致力将自己标榜为仁君,自然不会向谏官发脾气,所以他便将满身怒火发泄在了张氏身上。经此事后,张氏越发郁郁寡欢,至和元年(1054年),张氏去世,年三十一。

宋仁宗痛失爱妃,伤悼不已,辍朝七日,追册其为皇后,谥曰温成,史称“温成皇后”。

张贵妃虽嚣张跋扈,不将皇后看在眼中,可她骨子里却也是一个仁爱之人。她的仁虽未被史书记载,却体现在诸多小细节中。比如宫女与侍卫私通,被发现后,首先想到的是找张氏求情。

再比如她机关算尽,想为伯父谋得一官半职,哪怕早年曾拒绝照顾他们张氏母女。再比如她的三个女儿接连去世,她也从未想过谋害后宫中的其他公主。

抛开身份,她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五年痛失三位爱女,岂是常人能承受这丧女之痛?

世人皆说张贵妃魅惑君主,却无人提及张贵妃仁爱待人。也许正是因为她的仁心,才会得到宋仁宗的偏爱。

参考资料:《宋史》《资治通鉴》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平乐》徽柔原型,宋仁宗最宠爱的公主和太监相爱,结局如何?
《清平乐》中曹评被赞为神仙人物,他的父亲才是我们熟知的神仙
《清平乐》痛失爱女,《知否知否》痛失幼子,却带来“仁宗盛治”
《清平乐》中的夏竦是何许人也?还原宋仁宗时期真实的夏竦
《清平乐》中的男一号宋仁宗赵祯,其历史地位究竟如何
宋史:谈欧阳修被污蔑跟亲眷女性行苟且之事,不杀人只诛心的政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