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小伙因ATM机故障私取9万元,一万字刑事判决书,判他为盗窃罪

突然遇到一件好事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开心地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以此来描述这件事多么不可思议。

当然,如果不加以鉴别和分析,只是一味地接受或者索取,却很有可能好事变成了坏事,这天上的“馅饼”或许就变成了“陷阱”。

2013年10月30日晚上10点,湖北小伙于德水前去银行ATM柜员机存钱,就碰上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当时,于德水前后5次存入300元,均遇到了现金被退回的情况。

正当他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手机响起了短信的提示音。

他连忙打开一看,竟然显示所存的款项已到账。

这是怎么回事?明明300元还在自己手里,这也太奇怪了。

于徳水立刻把银行卡塞进去柜员机查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账户里竟然多出了1500元!

于德水的心里既担心又好奇,试着想把钱取出来,但是柜员机屏幕里却显示“系统故障”。

他只好走出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附近其它银行的柜员机去取钱。

没想到,那银行卡里那多出来的1500元是真实有效的!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于徳水心里贪婪的欲望立刻被彻底激活了!

于德水拿着1500元重新回到了出现故障的柜员机,用同样的方式操作了起来。

不出所料,如他想象的一样,只要把钱存进机口,过一会儿就会自动退回来。而银行卡账户上同时会增加相应的数额,真是太神奇了!

经过3个小时的来回折腾,于德水的账户里就增加了近97700元。

因为担心被银行方面发现,他这才心满意足迅速地离开了现场。

第二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惠阳支行的工作人员在核对账目的时候,才发现银行里头有10万多块钱的存款不翼而飞了!

随后立即报告了银行负责人,经过一番调查,以及调取柜员机的监控摄像头发现,竟然是头天晚上由于机器出现故障,被多达十几名客户取走了。

银行方面很快就调出了所有取款客户的信息,然后派出工作人员上门追缴。

比较幸运的是,经过耐心的沟通和解释,客户们都采取了合作的态度,随后把款项都退给惠阳支行。

只有一个叫于德水的客户不仅联系电话打不通,而且还找不到人。

惠阳支行负责人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报警求助。

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登记的信息显示,于德水今年27岁,湖北襄阳人,办卡时留下的那个联系电话已经停机,他登记的那个联系地址是深圳市某小区银行。

警方立刻派人前去调查,却发现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查不到这个人。

对此,警方只好从于德水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查起,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最后找到了于德水的老家。

看见广东的警察远道而来,于德水并不感到意外,似乎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随后,于德水立马承认了自己的确是在广东通过ATM机取出了9万多块钱,并且已经花掉了其中的1万多万,同时也向警方坦承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那天晚上,于德水本来只是打算到ATM机上给三弟打300块钱生活费,却没有想到遇到了银行机器故障。

他自从发现存进去的钱不仅会退回来,而且存款额度还会相应增加,就开始有些心术不正了。

如果银行方面发现不了这个漏洞,或者根本就查不到自己身上的话,那岂不是发财了?

正是这样的贪念在脑海里占据了上风,让于德水立刻开始变得疯狂起来,并彻底丧失了理智。

那天晚上,他在储蓄银行那台有故障的ATM机上总共存款23次,最后没有花一分钱就让他的资金余额多出了9万多块钱,一直忙活到夜里11点多钟才罢手。

于德水的账户里从来就没有过那么多钱,他心里既紧张又有些兴奋,为了不让自己白忙活一场,决定把这些钱全部取出来。

为了安全起见,于德水并没有在广东惠阳当地银行取钱,而是特意叫了一辆出租车,从惠阳开到了邻近的深圳龙岗区的银行去取钱。

2013年11月1日清晨6点多钟,于德水终于把银行账户上的钱全部处理完毕,共取出了7万多块钱现金,其余的钱,就转账给了他弟弟的银行账户里。

弟弟感到吃惊又好奇,打电话问于德水:“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多钱?”

于德水当然没有吐露实情,只含糊其辞回答说,最近运气比较好,自己中彩票了。

然后,于德水跑回惠州的工地,也没有跟包工头打招呼,工钱也不要了,直接回到了湖北老家。

于德水从小父母双亡,与两个弟弟跟随外公生活,由于家里贫困,小学没毕业就出外谋生。

外公在当地经营一间小卖部,靠这点微薄收入拉扯于徳水兄弟三人长大,平时对外甥管教很严,不允许他们撒谎和偷奸耍滑的行为。

于德水回到家里,当然也不敢向外公透露半点信息,只是说在外面打工有些累了,回来休息一段时间。

巧合的是,当广东警察找上门的时候,恰巧找到了于德水外公问路。

74岁的老人并没有多想,还主动带着警察找到了自己的外甥,并且马上回去准备饭菜,要招待远道而来的警察同志。

面对警察的询问,于德水也表示,当时自己确实财迷心窍,同时也存有很大的侥幸心理。

一是现在银行都安装有监控,但还是没忍住自己贪心的那一面,认为被发现了,只要把钱退回去就没事了。

二是觉得自己又没偷没抢,主要是银行的机器本身出了故障,就算被找上门来,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并不涉及犯罪的性质。

可惜,于德水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因为一切都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听说外甥干出这样的事,外公很吃惊,没想到于德水这个大外甥看上去老实巴交、很听话的孩子,竟然胆子变得这么大,而这样的行为让他感到有些羞耻。

不过事已至此,外公也不能置之不理,当于德水被警察带回广东后不久,还是主动找来亲戚朋友帮助外甥凑足了9万多元,马上退还给了邮政储蓄银行。

半个月后,经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以盗窃罪将于德水正式逮捕了。

事态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这远远超出了于德水的认知范围,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罪犯!

让于德水想不明白的是,当天晚上其他在ATM机上存钱的十几人同样也有不正当利益,为什么在退款之后就能没事,而自己却要被抓起来,并且要追究法律责任?

很快,检察机关就以涉嫌盗窃罪对于德水提起了公诉。

对此,于德水也承认自己有错,因为一时贪念拿了银行的钱。

但是,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盗窃,更谈不上违法犯罪,自己卡里明明有钱,又不是说去取别人的卡上的钱,并且现在已经如数退回,这银行方面的过错,为什么要客户全部承担呢?

从另一方面来看,客户也没有纠正银行过错的法律义务,当时故障发生在晚上,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通知银行。

所以,他当时反复存款与ATM机之间都是合法的交易。

即使将钱款从其他银行取走,也只是处理银行的遗失物,取走不属于自己的钱,只涉及到民法当中的不当得利的问题而已,如果真要追究责任也应该去找银行方面。

换言之,如果当时ATM机没有故障,或者银行及时发现了故障。

他也不会临时起意,想要将财物据为己有,或者说没有能力、没有办法采取这样的行为。

于德水这样的说法,在逻辑上似乎也比较合乎情理,一定程度上来说,银行方面也确实存在着管理不善的责任。

然而,检察机关则认为,银行方面的机器故障与于徳水的犯罪行为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不能说,是因为机器出现故障

就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

一个成年人应该要自发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把余德水与其他取款的十几个人区别对待的主要原因。

因为于德水在发现机器故障之后,仍然连续进行了17次存款,这涉嫌是故意侵权,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套取现金,达到侵占财物的目的。

经过他们仔细地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于德水将3300元连续存了10次之后,或许是因为紧张和害怕的缘故,随后他立刻返回到了暂住地。

可是,30分钟之后,他又再一次出现有故障的ATM机面前,然后套取了更大笔的现金。

从监控视频当中,可以清晰看到于德水并没有收手的意思。这表明他存在着主观上的意愿,明知不可为,却仍然要强行窃取。

与他不一样的是,那十几个人当天晚上也知道机器出现了故障,但是他们却并没有采取同样的行动。

第二天银行工作人员找上门的时候,他们也愿意积极配合工作,并且全部退回了款项。

那么,按照法律相关规定:故意的严重的侵权行为即可视为构成犯罪。

因而,检察机关以涉嫌盗窃罪起诉于德水并不过分。

如果按照当地的量刑标准,盗窃金额达到6万元以上,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行为。

这样一来,于德水这样私取银行9万多元的行为,如果盗窃指控罪名成立的话,他可能就要面临着非常严厉的惩罚。

实际上,于德水这样的遭遇虽然十分罕见。但是,这个事情却是有前车之鉴的社会案例。

对于许霆这个名字,如果平时关注国内社会新闻的话,相信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2006年,许霆在广州同样也是因为ATM机的故障,从中获取了高达17.5万元人民币。事发之后,许霆被逮捕归案,一审时被判处无期徒刑。

不过,经过长时间上诉,二审时,法院最终改判5年有期徒刑。

“许霆案”可谓是轰动一时,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上至法律专家,下至普通百姓,瞬间成为街知巷闻的社会热点。

2013年,许霆出狱之后,或许是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再一次正式向广东省高院递交了申诉材料,要求对当年的案件重审,又一次都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人士激烈的辩论。

因而,于德水的这起案件自从被媒体披露之后,也被人们称作为广东惠阳版本的“许霆案”,同样引起了社会各界巨大的关注。

2014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法院作出宣判,认定于德水盗窃罪名成立!

不过,法庭判处于德水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

这样的判决结果,让于德水松了一口气,缓刑三年也就意味着他不用去坐牢了。

但与此同时,这个案件的判决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尤其是那长达一万多字的判决书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而在广东惠阳当地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

大家比较疑惑的是,既然法院认定于德水盗窃罪名成立,为何却只判了缓刑?

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似乎都存在有些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法律问题。

对此,检察院也认为,法庭的判决有些量刑过轻,因而表示不服,随后不久就提出了上诉的请求。

随后,法院对于这起较为特殊的案件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控辩双方对于徳水开始不知情的存款行为的性质均不持异议,都认为他前面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在于德水发现ATM机发生故障以后反复存钱这一后续行为上。

而法院最终认为,于德水的后续行为是非法的,存在明显的非法占有的故意,并且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进入刑法规范的领域。

所以,从维护社会正常交易秩序和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层面出发,必须对于德水以及有类似想法和行为的人处以刑罚,这样可以让人的贪欲限制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以防止类似犯罪行为再次发生!

这就是法院判处于德水盗窃罪名成立的主要原因。

那么,法院又为何对于德水处于缓刑三年的判决呢?这个结果,法官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一、从主观上来看,于徳水的恶性其实是较轻的,前去银行存钱本身是一个合法的行为,在发现ATM机故障之前,他并不没有任何犯罪意图。

如果ATM机没有故障,于德水此后的一切行为都不会发生,也就不会产生盗窃的念头。

因此,他的主观恶性非常有限,只是一时的贪念,让他有了犯罪的欲望。

但欲望是人的本性,来自于基因和遗传,改变不了,因而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只能进行合理的控制,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而银行方面是ATM机的管理和拥有者,对于机器的故障应当承担过错责任,这虽然不与于德水的犯罪行为构成因果关系。

但是,这可以作为对于德水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二、从于德水的行为方式来看,其获取钱财的方式是比较平和的。

他并没有采取任何暴力、欺骗、敲诈等方式来达到侵占财物的目的,比如破坏银行机器、蒙骗他人、恶意改变ATM机的指令等等。

因而,于德水利用机器故障进行盗窃,与其他典型盗窃罪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差别,这一点在量刑上必须予以考虑。

三、从于德水的行为后果来看,这起案件发生的概率很低,也可以说,这一盗窃案是否会发生,几乎产生于公民是否有贪欲的一念之间。

比如,与于德水一起存款的另外十几人,就很好的克制了自己的贪念,最后只有于徳水没有保持克制,才导致这样的后果。

这样的罪案,从社会层面而言,既不具备普遍性,同时也不会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感产生恶劣的影响,因而它的社会危害性比常态化的盗窃犯罪要小得多,这个情况在量刑时也应该考虑在内。

四,从于德水的个人生活状况等各方面来看,由于他从小就失去双亲,与年迈的外公、幼小的弟弟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困苦,早早出外打工,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当有限,可以肯定他对法律及其行为后果不会有高度清楚的认识。

因而他更不可能对于这起在中国法律界都存在争议的案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

可以想象,一个穷孩子,对于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钱财,马上就能改变当前处境的诱惑力,怎么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以,我们不能去苛求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同等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

最主要的还是于徳水取钱回家之后,除了给弟弟一部分之外,剩下的也一直没有肆意挥霍。

当他被抓获以后,随即退回了银行所有款项,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孩子仍然心存良知。

所以,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法官认为对于德水的判处刑罚并宣告缓刑的量刑幅度,是适当的,能够达到刑罚报应与教育预防的目的。

这长达一万多字的判决书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说明解释。

真可谓是面面俱到、句句直抵人心,不得不让人佩服法官们对于这起案件的深思熟虑。

鉴于这起案件的特殊性,法官在判决书的结尾处,还写下了这样一段特别的说明:

“法庭三名法官作出的这一细致和认真的判断,是基于我们的良知和独立判断,是基于我们对于全案事实的整体把握和分析,是基于我们的法律以及法律精神理解,是基于我们对实现看得见的司法正义的不懈追求。”

或许是考虑到自己有过错在先,最后诱发于德水实施犯罪的原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惠阳支行在于德水退回了款项之后,也明确表示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当然,银行方这也有考虑社会影响、信誉方面的因素,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2015年的5月,检察机关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向法院提出撤回对于德水案的上诉要求。

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准许撤回,维持一审判决!这也让这个持续了两年的案子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面对媒体的采访,于德水坦言,这两年来,每天的日子都不好过,就像经历了一场洗礼,心里非常感谢法律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小时候,大人就经常会这么告诫孩子们:别人的东西不该拿,也不能拿。

但就是这样一个最简单无奇的道理,就能让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或者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正义的本身其实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即使同处一个社会体系里,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矛盾和价值取向,以及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路径,但无数的经验和智慧都告诉我们:

“只有合理管好自己的欲望,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判决书竟也可以叫人落泪
于德水的罪与罚
《伟大的判决》下真的有个“该死的兔子”?
广东现翻版许霆案 男子利用ATM故障获利9万被诉
惠州“许霆”案,一份伟大的判决——分析透彻、富有哲理、浸透人性
逐条驳斥关于许霆犯盗窃罪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