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一农民因发明土豆收割机,赔了200万,12年后在德国大放异彩

2013年11月12日,德国汉诺威国际农业农机展览会开幕,它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展览会,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

相比之下,一台来自中国的土豆自动收货机显得格格不入。这台机器全身被刷的是大红色的油漆,一看就很“老土”,以至于没有人愿意在它面前驻足。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来到14日,再有一天,展会就结束了,这让机器的发明者吴洪珠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如果就这样下去,自己这一趟可就白来了,让“土豆收割机”走向世界的梦想,会就此破灭。

怎么办?晚上到了酒店,吴洪珠躺下之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办法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忽然间,他想起了一个故事。

说是故事,是因为它是真实发生在民国时期,但听起来,故事的开始却像一个“事故”——那年茅台酒厂去欧洲的布鲁塞尔参加万国博览会,展出的茅台酒无人问津,酒厂推广人员情急之下一不小心,把一瓶酒打碎在地上。

霎时间,酒香迅速向周围扩散,弥漫整个展厅,大家循着香味而来,得知散发香味的是茅台酒之后大吃一惊,拍案叫绝,国际客尚争先恐后地下订单,茅台酒从此走向海外,名扬全球。

这个故事提醒了吴洪珠,展览会两年一次,错过了还要再等两年,不行,一定要想个高招,不能按照套路出牌,在那里傻等……

16号下午,参加展览会的客户无一例外地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请柬,凡是到052号展位停留五分钟,参观一下我们的土豆收割机的人,都会获得赠送一张回国的机票,哪怕你住在南极、北极,也照送不误。

不要飞机票的也行,白送200美元红包。

看到请柬,参加博览会的大部分客户并未置之一笑;他们倒不是为了飞机票(大多数人来的时候都订好了回程票),也不是为了红包,而是被参展者的思路吸引,被邀请者的魄力震撼住了。

凡是在本国搞农机的,有土豆种植的,都想去看看这个土豆收割机到底有多奇特。

土豆和小麦、玉米、水稻并称为世界四大主粮,全世界各国人民,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也不分信仰和制度,都对这种农作物情有独钟,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它。

土豆生长在地下,收获的时候让人非常头痛,如果没有收获机械,就要费时费力地一个一个去刨。

后来有了收割机械,但是都不太理想,对土豆有一定程度损伤,让农场主和农民伤透了脑筋。

他们对理想的土豆收割机梦寐以求,希望自己拥有一种既不遗漏,也不误伤,还能高效快速的土豆收割机。也就是说,土豆收割机本身是有很广泛的市场前景的。

如今,这家参展商敢于花钱让大家前去参观,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何不去看看,最多浪费几分钟时间而已。

于是大家趋之若鹜,都纷纷向吴洪珠的052号展位走去。

接下来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按下不表,先说说吴洪珠何许人也,为什么要研制这个土豆收割机。

吴洪珠,1970年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大赵家村,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

胶莱平原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很多品种的农作物,土豆也不例外,每到了收获的季节,当地农民全家出动,一家老小都齐上阵,一镢头、一锄头地刨下去,起获丰收的土豆。

全家人劳动一天,累得直不起腰,走不成路,毫不夸张地说是扶着墙走。腰酸背痛不说,能收获一亩土豆都难于上青天,因为收土豆而累病的事屡见不鲜,当地农民每每到了丰收的季节都喜忧参半,喜的是一季土豆有个好收成,忧的是刨土豆的过程能丢半条命啊。

毫不夸张地说,土豆是农民心里的期盼,也是农民心中的痛。放学回家的吴洪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着大家夸下海口说:

“大爷大娘,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用上我制造的土豆收割机,让你们躺在地头困大觉。”

大人们笑话他是信口开河、不自量力,小小年纪的他却神气洋洋,胸有成竹。

他从小热爱研究机械原理,上学时就喜欢捣鼓,上初中时改造过压面机,设计过播种机,抽水机,土造太阳能,是个天生加努力的小小发明家。

不过当时他正在上学,主要精力用在功课上,没有时间来兑现他土豆收割机的诺言。后来因为家境不佳,急需劳动力,他才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回家,成为一个农民。

除了下地劳动,他还开了一个维修部,专门维修农机。当时,农业机械发展很快,小麦有收割机,玉米有收割机,花生也有收割机。

吴洪珠心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有土豆收割机?

当然,在此之前世界各国已经有过收获土豆的各种机械,但是这些机械问题多多,不是容易把土豆丢在土中,就是把土豆致残,造成极大浪费。

1998年,只有初中文化的吴洪珠走上了研制土豆收割机之路。

得知吴洪珠真的要研制土豆收割机,村里的冷言冷语随即就出来了:

“洪珠啊,国家有多少大学生、研究生,人家都研制不了,你能发明出来?口气太大了吧?”一个大爷说。

“多少大企业都发明不出来,你家里没有几个闲钱,还想搞科学发明,做白日梦吧”,一个大婶子也不看好他。

“他要研制成机器,我学女人尿。”一个小组长说。

就连他的亲爹也骂他不务正业:“败家子,不务正业。有那工夫,去工地搬砖,一年也赚个万八千的。”

可是,吴洪珠不管这些,他筹集50万资金,以自己家里的5间房做厂房,开始研发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土豆收获机,兑现自己当年的诺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吴洪珠发明了他的第一代土豆收获机,但是乡亲们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自己。

好胜心强的吴洪珠决定用事实说话,让乡亲们心服口服。

于是,他让村长在喇叭里吆喝,免费为村民收获土豆,但是吆喝了一天,也没有人邀请自己去。

第二天,他好说歹说,做通了几户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人家答应去让他收割土豆。

可是土豆机下地不到10分钟,这几户农民就将他轰了出来。

原来,收获的土豆不是被丢在地里,就是被切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土豆遗留在地里,就成为鸡肋,不要吧,太可惜,去重新寻找吧,要浪费大量时间,而那些带伤的土豆,就基本报废了,到市场卖没有人要,在家里吃也吃不完。

此情此景,吴洪珠心里难过极了,他几天都没有睡好觉,脸上布满阴云。他的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自尊心受到了很大打击。

但这时候妻子没有给她泼冷水,笑着安慰他说:“失败是成功他娘,有了娘,还怕没有儿子?”

妻子的鼓励给了他巨大的力量,他重新振作,继续走研发之路。同时他总结了一条教训,那就是自己绝不能关门造车,要参考各种土豆收割机,取人家长处,补人家短处。

之后,他花钱将市场上的土豆收割机一一都买回家,大卸八块之后,进行研究。而且他还翻阅了各种资料,观察了其他农业机械设备,一琢磨就是几天。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经常在车间里研究半天。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睡觉都会考虑这些问题。

有一次做梦的时候来了灵感,醒来之后从床上爬起来走向车间。

不光如此,他还虚心向那些退休的老师傅们请教,学习人家的技术和经验。

2001年,吴洪珠的第二代土豆收割机诞生了,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跑到岳父家里给那里的乡亲们免费收割土豆,这样的话即使失败,本村人也不知道。

经过反复试验,机器取得了成功,不丢土豆,也不误伤土豆,村民们啧啧称赞。

之后,吴洪珠申请了专利,开始批量生产,并且将自己的名字注册为收割机的商标,开始到处打广告外销。有了广告支持,机器销量非常好,一个月就销售了三千多台,也让吴洪珠赚了个盆满钵满。

可就在吴洪珠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踌躇满志打算提高产量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来,客户要退货了。

原来第二代全自动挖土豆机的工作效率没说的,也不伤土豆,不让土豆漏网,但是却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设计不太合理,在挖土豆的过程中,会将庄稼地里的杂草和泥土吸进去。一旦如此,机器寿命就会大为缩短,故障率也居高不下。

农民们辛辛苦苦买一个机器,不想让它那么短命,于是纷纷要求退货赔款。

对此,吴洪珠全部答应,因为自己也是农民,理解农民的难处,而且自己的产品要的是口碑,不能因此把牌子砸了,断了后路。

可是销出去太多,退货损失太大,退货赔款结束后一算账,吴洪珠傻眼了,不仅血本无归,还倒欠下了200万外债。

吴洪珠没有灰心,毕竟大的难关都已攻破,距离最终的胜利就差那一步路了,有什么可怕的?

吴洪珠又上路了,他发誓,不解决难题,不理发,不刮胡子。

又经过了三个月的反复试验,土豆机终于解决了吸入杂草和泥土的问题,而且收获效率也大大提高,从原来的一亩地耗时30分钟,提高到20分钟。

在此情况下,胡子拉碴的吴洪珠这才走进理发店。

付出总有回报,吴洪珠的第三代全自动挖土豆机一到货,立即遭遇疯抢。

为了解除客户后顾之忧,吴洪珠还郑重承诺,如果有问题,机器一年内免运费退货。如此一来,机器更是供不应求,销量比第二代机器增加了两倍。

土豆收割机给吴洪珠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再接再厉,研制土豆播种机、土豆杀秧机、土豆上土机等4大系列45多个机型,获得22项国家发明专利,他的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跻身中国著名品牌之列,土豆收获、播种系列机器的销量达到了国内市场的75%。

2014年,应内蒙古一家专业生产马铃薯种子的公司要求,吴洪珠又再接再厉,研制出了可以播种微型薯的机器。

“洪珠牌”土豆机在受到农民欢迎的同时,也招来了李鬼,被很多无良厂家仿冒。如何对待买了假货的客户,能显出企业家格局大小。

如果是别的厂家,遇到买了假货的客户,肯定会懒得搭理,谁让你贪便宜,咎由自取。但是吴洪珠的处理别出心裁,让你想象不到。

2014年的秋天,正是土豆收获旺季,吴洪珠接到陕西一个“客户”的投诉电话,说自己买的'洪珠’牌土豆机,使用几个小时之后坏掉了。

对此,吴洪珠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出厂的机器都经过三道检验,不会如此短命。他耐心询问之后,发现对方是买到假货了,商标是“洪沫”,而不是“洪珠”。

但是吴洪珠并没有不管不问,而是让自己在陕西的销售处技术人员将自己的机器送上门,让客户先用,并让技术人员上门免费为“客户”维修好冒牌机器。

此举让“客户”感动不已,他们由衷地说:“这样的良心企业,发展不好的话,天理不容。”

就这样,吴洪珠的企业越做越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但是吴洪珠并没有满足,把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决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参加世界上最大的农机展德国汉诺威农机展览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进军海外的路并没有那么平坦,这里高手如云,好机器多的是,要想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果不其然,在德国汉诺威农机展览会上,吴洪珠的产品受到了冷遇,差点铩羽而归。这也难怪,因为“洪珠”长得实在是太土了,很难在这个大雅之堂引起关注。无奈之下,吴洪珠才想起了送飞机票的方法来吸引客户了解他们的产品。

当客户来到他们展位,观看演示之后,对他们的产品赞不绝口,产生浓厚兴趣,纷纷表示要去厂里实地考察或者洽谈业务。

有一部分客户之前听说过这个产品,如今亲眼目睹,果然表现极佳,纷纷签下订单。

这些客户,既有俄罗斯客户,也有美国客户,还有德国客户。

不光如此,回国之后,美国、俄罗斯、德国客人相继登门拜访,有的出巨资想购买专利,有的想和他合作建厂。一时间,吴洪珠和他的产品成为香饽饽,红得发紫,从那之后,老吴的产品一炮打响,享誉全球。

目前在哈萨克斯坦、韩国、俄罗斯、伊朗、印尼,甚至墨西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有老吴的代理商,每年国外订单就在800万元左右。

吴洪珠雄心勃勃,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我的目标是,只要有土豆的地方就有“洪珠”的身影。

吴洪珠的成功之路,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非常聪明,不光会给别人代工,也会创造发明。

如果大家都像吴洪珠那样热衷于搞创造发明,我们就永远站在产业链的顶端,不会被别人卡脖子,我国就会成为真正的工业、科技强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肄业小伙搞发明赔200万,15年后美俄上门求合作,获26项专利
山东老农为搞发明欠债200万,产品落地后远销海外,美俄争相合作
山东老汉为发明欠下百万巨资,产品问世后火爆至极,美俄都来买
农民为搞发明倾家荡产,成功后获26项国家专利,美俄“跪求”合作
50岁老农为造神器欠了200多万,15年后终于翻身,美俄上门求购
1年产值一个亿?山东农民发明了一神器,美国抱现金想买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