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迁得罪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柳倩娘怎样了

“夫君,我们去歇息吧!”

刚刚喝了一碗酒的柳倩娘酒酣耳热,脸上泛着红晕,略带娇羞地说。

然而,她没有等到夫君滚烫的双唇。

这时她方才醒悟过来,夫君已经受刑了,不再是个正常的男人。

此刻,她的丈夫比她难过得多,他陷入了痛苦的回忆中。

他永远忘不了,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四月,大汉王朝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骑都尉李陵投敌了!

当时,身为骑都尉的李陵,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千里偷袭匈奴,将其打得落花流水,匈奴军队士气低迷,指挥官决定后撤。

就在此刻,李陵手下有个军官投降匈奴,将李陵孤军深入的绝密情报透露给了匈奴单于。

单于得到消息后大喜,从容组织反击,李陵转胜为败,成为战俘。

汉武帝闻讯大怒,打算严惩叛国者李陵的家属。

这时候,一个史官站出来为李陵说话:“李陵在投降前率领五千大军将数万匈奴部队杀得人仰马翻,已经尽力了,胜败皆乃兵家常事,李陵投降也是逼不得已。再说,李陵投敌还没有得到证实,还是等弄清情况再说吧。”

史官还分析说:“李陵根红苗正,家属都在汉朝,再说李陵一向对圣上您忠心耿耿,他这次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敌,一定不是真心的,而是打算曲线救国,等待时机反击或者逃跑。”

一个小小的史官,为什么敢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而且还是为一个叛国者讲话?

除了自己的一身正气之外,还有一点私心,关于这点,下文会给出答案。

汉武帝听史官说得有理有据,一时间没了主意。

谁知道很快国内有人造谣,说李陵当了“带路党”,跟匈奴一起杀过来了。汉武帝一听,大为震怒,立即将李陵的家人全部斩尽杀绝。

得知汉武帝杀了自己全家,李陵彻底死心,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余怒未消,转身质问那个为李陵求过情的史官:“你这小子,敢为李陵说话,还顺带贬低朕的大舅哥李广利??”

“你不是说李陵不会投降吗?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来呀,将这小子给我拖出去砍了。”

听了汉武帝的话,史官面无惧色,因为他天生就是一块硬骨头,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每个人都要死,但死亡价值不一样,我反正是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因此,史官视死如归,不向汉武帝求情。

可是当刽子手要行刑的时候,史官突然喊了起来:“慢着,我不要死。”

史官不是个硬汉吗?为什么又“认怂”了?

原来他不是认怂,而是想起了他曾经对父亲的承诺。

十年前,史官的父亲司马谈病危,临终的时候对同样有志于做史官的儿子说:“我眼看就不行了,你要答应我,继续我没有完成的事业。”

什么事业?原来司马谈是个正直的老史官,一生搜集了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的很多史料,他想根据这些史料,编写一部史书,歌颂那些明主、贤君,忠臣、义士,弘扬正气;鞭挞那些奸佞小人和暴君、昏君,揭露邪恶。

儿子听了,向父亲发誓:“你老就放心吧,我一定要继承您老人家的遗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

父亲去世后,儿子带着父亲的重托,在皇宫里做了一个史官,一边完成公务,一边悄悄编写史书。

在行刑的时候,他的史书还没有完成,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父亲的遗愿,想起自己做的保证。

因此他告诉自己,夙愿未尝,我还不能死。

但是你不想死就行了?君要臣死,臣还有反对的能力?如果都那样下去那还了得,谁还拿皇帝说话当回事?

你甭说,西汉的时候还真有这规矩。

汉武帝的时候,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人,犯罪之后如果不想死的话,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拿钱买命,给朝廷交50万钱;第二条路,就是接受宫刑。

什么是宫刑?

"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

不用翻译大家也能明白,这种刑罚的惩罚方式是割除、摧毁男女的生殖机能。很可怖。

哪个时代都有穷人富人,对有钱的富人来说,拿50万钱不是个事,完全拿得起,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对于穷人来说,接受宫刑其实也没啥,好死不如赖活着。

史官家里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因为他当时刚上班不久,也没有什么积蓄。况且,他的工作性质决定,没有任何油水,他一生不吃不喝,也积攒不了那么多钱。

而史官的父亲也是个史官,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没有负债已经不错了。收入低,没有人送礼,加上还房贷车贷,史官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买命。

要想活命,只能接受宫刑。

对史官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来说,受宫刑是奇耻大辱,不但污及先人,有辱祖宗,还让亲朋好友嗤笑,生不如死。

但是,为了父亲的嘱托,自己只能忍辱负重,接受那种残忍的刑罚。

不过史官作出这样决定的时候,还是非常痛苦,这不光是因为自己肉体受摧残,失去了最男人的尊严和乐趣,还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受委屈。

相信读到这里,大家也猜出来了,史官的名字叫司马迁。

而他的妻子,姓柳名倩娘,娘家是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的。

司马迁的父亲虽然是个史官,但毕竟是公务员,而且还是在皇宫里上班,找到对象也一定是大家闺秀,不会是平民的女儿。

柳倩娘的外公,是西汉大名鼎鼎的战将李广,父亲柳振庭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无论写诗还是作画,水平都是出类拔萃。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柳倩娘在耳濡目染之下,才华横溢。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封建社会不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家长不让女孩学文化吗?

不错,但那是一般百姓家是那样,有钱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都要学文化的,比如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都是这样。

在父亲的影响下,柳倩娘五岁时就读《论语》、《离骚》和四书五经,八岁就能写诗。

柳倩娘的绘画才能也很突出,她七岁时跟着父亲学画,画些小猫小狗小刺猬;九岁时,柳倩娘就能画山水人物;十岁时画的画就去参加画展,花卉鸟木,在乡里赢得“小画家”之美名。

不光如此,柳倩娘人长得也非常出众,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人见人夸。

十五岁时,柳倩娘跟着母亲乘坐专车赴长安去看望外祖父李广,没曾想在外祖父家遇到了一位帅哥。

此人身高八尺,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谈吐不凡、风度翩翩。

俗话说,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

古代的女孩15岁就已经嫁人,正值妙龄的柳倩娘也春心萌动。

尤其是她在乡下没有见到过如此超凡脱俗的男子,一见这个帅哥,心就被带走了。

她偷偷问表哥李陵:“这帅哥是谁?”

李陵,就是文章开头兵败投敌的李陵。

表哥李陵自豪地说:“你啊,太孤陋寡闻了,他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和帅哥,是我的至交好友。”

“哇塞,他就是司马迁?我以前读过他的文章,不但文采好,思想也有深度。不瞒表哥说,我早就对他仰慕已久,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真是太巧了。”

李陵一听也顺水推舟:“既然表妹如此钟情司马迁,那我就介绍你们认识如何?”

就这样,在李陵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交往。

由于双方有共同语言,很快就陷入热恋,难解难分,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谁料想,这时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差点把这段金玉良缘搅黄。

这个第三者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的大舅哥李广利。

这时候李广利已经有老婆,他想把柳倩娘娶过去做小妾。

柳倩娘已经心有所属,绝不答应。当然,柳倩娘的父母和外公也不干,堂堂大家闺秀,给别人当小妾,情何以堪?

而司马迁的好兄弟,柳倩娘的表兄李陵就更不答应,他直接将表妹送到了司马迁家里,美其名曰“避难”。

可想而知,饱学多才的司马迁和满腹经纶的柳倩娘,二人很快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双方的老人也就顺水推舟,促成美好姻缘,但是从此李广利便和李陵、司马迁结下“夺妻”之仇。

这也就是后来李陵兵败之后,司马迁为什么要不惜冒犯汉武帝要为李陵据理力争的缘故,实话实说,也有私心。

而李陵那次出兵,就是在李广利的指挥下进行的,李广利在李陵兵败的时候,肯定要落井下石,即使李陵不投敌,也会被整死。

再说司马迁和柳倩娘成亲之后,开始了搜集史料的工作。

新婚燕尔,柳倩娘就风尘仆仆,不辞劳苦跟着夫君跋山涉水,走遍名山大川和历史名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他们为了搜集史料,风餐露宿,饱经风霜,历经严寒酷暑。

总之,多亏了有柳倩娘这个贤内助,司马迁撰写《史记》才会积累了详实而有价值的史料。

回家后,柳倩娘也没有闲着,丈夫整理史料,柳倩娘在操持家务的同时,帮助其核对、校正、整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因此,司马迁遭遇宫刑之后,感到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的妻子。

如果他引颈就戮,妻子还可以再找一个合适的郎君。可是现在,自己就是个废物,不能给妻子抚爱,眼看妻子受煎熬,自己简直是生不如死。

长此以往,他也心灰意冷,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写什么史书了。

有一天趁着妻子外出,他找了一根绳子,搭在梁上,踩到凳子上,将绳子打了个结,将脖子套进去,用脚一蹬板凳....

恰好妻子回来了,看到之后,不顾一切将他救了下来。

柳倩娘哭着对她说:“所有的委屈,我都可以承受。”

“现在你不是为一个人活着,你是为父亲的遗愿活着,为人间正道而活着。我们编写史书,能让更多的人学好,让更多的坏人有所忌惮。你不能这样自私,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废人,还能做成史书吗?”司马迁沮丧地说。

柳倩娘说:“你错了,夫君。你忘了,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一部《周易》问世;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一部《春秋》出版;屈原被放逐之后,《离骚》大放异彩;左丘明眼睛看不见的状态下,还创作了《国语》;孙膑被挖掉膝盖骨,一部《兵法》广为流传。很多不朽著作,都是在逆境中写就的。你为什么不能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写好一部史书呢?你如果就这样走了,有何颜面去见父亲?”

一番话说得司马迁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完成史书编写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不朽巨著《史记》终于问世,夫妻俩相拥而泣。

司马迁感慨万千,对妻子说:“娘子,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的支持, 我怕早就放弃了。”

《史记》问世了,司马迁也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司马迁死后,柳倩娘任重道远。

因为《史记》是偷偷编写的,皇帝是不许人们私下里编写历史书的,查到会杀头,书籍也会被销毁。

柳倩娘为了不让凝聚了司马迁毕生心血的巨著毁于一旦,她带着书籍,男扮女装、扶老携幼、昼伏夜行,一路西行,到了偏远地区。

直到汉武帝死后,汉宣帝即位,《史记》终于问世。

汉武帝虽然是个明君,但是他老人家晚年犯了不少错误,以至于民怨沸腾,政局不稳定。

而汉宣帝上任之后,面对这种局面,不得不拨乱反正,广开言路,允许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史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这时候,距离司马迁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

《史记》得以问世,柳倩娘居功至伟。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位与司马迁并肩作战的伟大女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官行业衰落:李陵之祸与司马迁辩护遭宫刑,汉武帝为何这样做?
只有知道这两个人,你才算真正理解了中国
司马迁因没钱免死罪,被处以宫刑,出狱后妻子的处理方式让人深思
司马迁为大义忍辱负重,被处以宫刑后,年轻貌美的妻子如何待他的
司马迁因无钱免罪被处以宫刑,事后妻子是如何对待他的?令人意外
解密:司马迁为何会引来“宫刑”之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