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海军为何钟爱“瓦良格”这个名字?它的背后,是罗斯人的起源史

熟悉俄罗斯海军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俄罗斯海军的大型舰艇,似乎总是喜欢以“瓦良格”号来命名。

早在1862年的时候,沙俄就把一艘2000吨级的风帆与蒸汽混合动力的护卫舰命名为“瓦良格”号。

作为第一代“瓦良格”,这艘护卫舰声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沙俄东扩的过程中其实也起了不少作用。

1901年的时候,沙俄又把8000吨级的蒸汽动力护甲巡洋舰命名为“瓦良格”号。

相比于它的的前辈,这一代“瓦良格”的命运多少有些悲哀;它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击沉后打捞了出来,并被日本人改名为“宗谷”号当做训练舰,为日本海军服务了多年。

“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成立,但是对于“瓦良格”的钟爱依旧未改。

1965年苏联建造的第一艘排水量为5800吨级的导弹巡洋舰,再次命名为“瓦良格”号。

这一代“瓦良格”号装配了当时十分先进的导弹系统,从苏联极盛的1965年,一直服役到苏联风雨飘摇的1990年,历经了苏联的风光与落魄。

这一代“瓦良格”号退役之后不久,尽管当时的苏联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但还是把正在建造中的原“里加”号航母,改名为“瓦良格”号。

这艘“瓦良格”号航母建造未完,动荡中的苏联就已经轰然倒塌,它的建造也因此被长期搁置。

苏联解体后的1992年,这艘才建造68%的“瓦良格”号,和造船厂一起划归乌克兰所有。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艘“瓦良格”号航母历经磨难之后,被我国爱国商人收购,后来我国将它改造后更名为“辽宁舰”。

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后,同样也没有放弃对“瓦良格”的执念,他们在1995年再次把一艘原名为“红色乌克兰”号的导弹巡洋舰,更名为“瓦良格”号,并且在2008年升级改造之后服役至今。

为什么俄罗斯人会如此执着于“瓦良格”这个名字?它对于俄罗斯而言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

瓦良格——罗斯民族的起源

公元862年,我国的大唐王朝已经进入晚期的时候,东欧平原上的诺夫哥罗徳附近的部落,因为长期的互相攻伐死伤惨重,为了平息纷争,他们请来了拜占庭著名的瓦兰吉卫队加入了战争,并管理他们的政府。

这些瓦兰吉卫队的成员以北欧人为主,他们在首领名为留里克的带领下,不仅成功地消弭了诺夫哥罗德附近的战乱,还顺利地统治了诺夫哥罗德人。

关于留里克和他的伙伴们成为诺夫哥罗德统治者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天上的太阳总要落下,老实的诺夫哥罗德人厌倦了掐架,所以他们诚恳地邀请留里克带着瓦兰吉卫队过来统治他们;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留里克本来是以雇佣兵的身份,带着瓦兰吉卫队来到的诺夫哥罗德。然而留里克在帮助金主掐架的同时,发现金主和他的敌人们在都太弱了,所以在帮金主打完敌人之后,就顺手把金主也给灭了,自己带着瓦兰吉卫队做了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

然而不管过程怎么样,反正留里克最后成为了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

而留里克和他的瓦兰吉卫队因为来自北欧,所以又被人称为“瓦良格人”,因为这些人来自北欧的瑞典,所以又被东斯拉夫人称之为“罗斯人”;即“精于航海的人”。

留里克统治了诺夫哥罗德后,建立了一套巡游索贡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人看来几乎难以理解。

因为巡游索贡制度和中国的进贡制度完全不同,它需要王公带着自己的卫队在领土上到处巡游,在巡游的过程中向当地居民索要贡品,而这些贡品也不过是一些粮食、毛皮、蜂蜜、蜂蜡之类的东西。

这种索贡制度,跟中国历史上那些山里的大王下山“借粮”高度相似,而这种制度也确实让留里克王朝的第三任王公,享受了一次我国山里大王“借粮”失败的待遇。

然而不管怎么说,留里克统治诺夫哥罗德之后,成为了第一个王公开创了古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的基业,后世也因此把他开创的王朝称之为“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开创基业之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由于他的儿子伊戈尔还小,所以他把权力交给了奥列格。

奥列格和留里克关系虽然很好,但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般认为奥列格是留里克的姐夫或妹夫。

在继任诺夫哥罗德王公之后,奥列格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军事才能,他带着瓦良格人和被征服的斯拉夫部落,对诺夫哥罗德附近的城镇和部落展开征伐。

奥列格先是征服了斯摩棱斯克等城镇,并逐渐控制了第聂伯河沿岸地区,之后在公元882年率兵顺河而下攻占了基辅。

由于当时基辅是通往拜占庭的要道,奥列格攻占基辅之后很快就把留里克王朝的中心转移到了这里。

然而攻占基辅并不是奥列格的终点,他占领基辅之后,继续带兵征伐四方,并且几度率兵进攻拜占庭,甚至兵锋直指君士坦丁堡,吓得希腊人大惊失色之下,与他签订了城下之盟,不但向他缴纳了4.8万格里夫纳的赎金,还与他签订了罗斯人免缴贸易税的条约。

奥列格作为留里克的继任者几乎无可挑剔,他不但极大地扩张了留里克王朝的领土,还在临终之前把基辅大公的位置,还给了留里克的儿子伊戈尔。

公元941年伊戈尔继位基辅大公之后不久,他就学习奥列格,向君士坦丁堡发起了远征,但是却被希腊人用一种叫“希腊火”的东西打退。败退后的伊戈尔恼羞成怒,声称要联合半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屠灭希腊。

当时的希腊统治者听说之后非常害怕,于是就花钱买平安与伊戈尔讲和了。

伊戈尔得胜回师之后非常得意,于是在巡游索贡的时候,加重了征收的贡品。然而伊戈尔的这一行为,却惹怒了鞑靼人中最凶悍的一支——德列夫利安人。

这些德列夫利安人在伊戈尔宣布贡品加倍时,愤怒地反抗了起来,并击败了伊戈尔的卫队把他抓了起来。

德列夫利安人抓到伊戈尔后,用对向拉弯两棵树把伊戈尔的腿分别绑在两棵树上,再砍断拉树的绳子的方式处决了伊戈尔。

这种处决方式也跟山里的大王落在劳动人民手里的时的后果高度相似:残忍而又不失创造性。

伊戈尔死后基辅大公由他的妻子奥尔加接任,奥尔加对德列夫利安人展开了残酷的报复,烧掉了他们的房屋,并把活下来的人当成了奴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留里克王朝的第一任女大公奥尔加是一个基督徒,只是她并没有把基督教在基辅公国推而广之。这一任务要到弗拉基米尔大公时期,才得以用相当的奇葩方式推行。

而且奥尔加和伊戈尔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并不信奉基督教,反而对他母亲奥尔加信仰多次加以嘲笑。

也许是受年幼时父亲惨死的惨状刺激,斯维亚托斯拉夫成年之后对于杀戮和战争有种几乎堪称病态的痴迷,他的一生都在四处征伐,不但打败了东方的哈尔扎人,还击败了当时凶名赫赫的佩切涅格人。

然而最后斯维亚托斯拉夫在进攻保加利亚时,被希腊人联合保加利亚击败,最终在退兵的过程中被佩切涅格人伏击,不但头颅被砍走,其头盖骨还被做成了酒具。

而留里克王朝也因为突然失去了大公而陷入了混乱, 而这场混乱之后,也为留里克王朝带来了新的转变。

“圣人”弗拉基米尔和罗斯受洗

在斯维亚托斯拉夫几个儿子一番争斗之后,他的一个儿子弗拉基米尔击败了另一个儿子雅罗波尔克成为了新的大公。

这个弗拉基米尔是留里克王朝大公之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人。

这哥们儿前期的时候一度十分荒淫道;他强娶了被他杀害的兄弟们的老婆还不满足,甚至只要女人有点姿色他都不愿意放过。

弗拉基米尔曾经强过拜占庭的美貌修女,抢过吉普赛人的老婆,夺过保加利亚人的老婆……

他不仅仅是“人妻狂魔”,简直就是属皮匠的——逢着的就上,他后宫里被他搞过的女人多达几百个。

然而不知道弗拉基米尔这哥们儿是不是搞的太多,在传说中的“贤者模式”中出不来了。有一天他突然不再乱搞了,想要从宗教之中获得精神解脱。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弗拉基米尔选择了他祖母奥尔加信奉的基督教作为自己的信仰。

为了获得一个正统的基督徒身份,弗拉基米尔带兵进攻了希腊人的城市,并给了希腊人两个选择:一个是他继续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另一个是把希腊凯撒的姐姐安娜嫁给他,并找一个有名望的希腊人为他进行洗礼,接受他加入基督教。

希腊人害怕战争,就选择了弗拉基米尔给的第二条路,把安娜公主嫁给了他,并为他进行了洗礼。

弗拉基米尔自己受洗成为基督徒之后,立刻在他的国土内强行推广基督教。

他推行基督教的方式很有“战斗民族”的风范,他派人强行把领土上人民家中的旧神像收缴上来,然后当众用鞭子抽一顿扔到河里去。

而他领土上的人民,也很快知道了什么叫做“物理洗礼”!

弗拉基米尔让希腊来的牧师站在河边主持仪式,然后派士兵把集合在河边的平民和奴隶用鞭子集体抽下河,这样就算完成了“洗礼”仪式。

这样做的效率可想而知!如果基督教的“洗礼”能够增加“功德”的话,那弗拉基米尔就像开了挂,“功德”指数得呈爆表式的方式增加。

于是在公元992年,弗拉基米尔以堪称“神速”的方式,完成了对基辅罗斯的基辅化。

弗拉基米尔这样高超的效率虽然令人惊叹,但它产生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因为基辅罗斯人本来信奉的是多神教,虽然经过了弗拉基米尔的“物理洗礼”,但对于原宗教的感情却还在,这就造成直到现在俄罗斯一带的基督教与别处都不太相同,很多地方都还残存以前信奉多神教的一些仪式之类的东西。

不过弗拉基米尔在迎娶安娜之后,确实遵守了基督教的教义,不但不再乱搞男女关系,甚至连杀人都觉得残忍了起来,弗拉基米尔也因此被后人追封为“圣人”。

弗拉基米尔的“物理洗礼”,对罗斯公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从某种意义上确立了罗斯人心向西方,渴望成为西欧所谓“文明之国”一员的文化趋向。

这种趋向对罗斯人的影响十分深刻,不但留里克王朝之后的罗曼诺夫王朝延续了他的这种趋向,直到今天在罗斯人的族群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总结

尽管苏联一些学者认为,以留里克为首的瓦良格人只是征服了罗斯人,真正的罗斯人起源应该更要早。但是几百年来心向西方的罗斯人,大多还是比较倾向认为来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是他们的始祖。

在欧洲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欧洲人和罗斯人是同一个父亲是确然无疑的,只是罗斯人是这个父亲在外风流时留下的种子。

这句看似粗鄙的话,却相当准确地描述了罗斯人在欧洲的尴尬遭遇;几百年来他们像“私生子”想要认祖归宗一样,执着的想要加入欧洲的“大家庭”,然而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像嫌弃“私生子”兄弟的嫡子一样的轻视和戒备。

俄罗斯人之所以执着于“瓦良格”这个名号,其实本质上还是他们心向欧洲的思想在作祟。

只不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们想要真正被欧洲接纳,恐怕以后的路还要走很长很长很长……

参考书目:《俄罗斯史(第八版)》《俄罗斯通史》《俄罗斯简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里克朝的兴衰
俄国古代帝王传:从留里克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3)
【东欧古代列国志】基辅罗斯(二):留里克
【小历史】基辅罗斯与留里克王朝
俄罗斯简史
极北之国:蒙古征服前的基辅罗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