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语云:但愿人人无病,何妨药架蒙尘——抗疫“神药”后面的逻辑

我们的中医药界,自古就流传有一副充满正能量的对联:但愿人人无病,何妨药架蒙尘。

意思是说真正有良知的老医生和药企药房,是打心眼里不希望人生病的,宁肯自己利益受到影响,豁上自己失业。

但非常残酷的是,医生、医院和药厂、药房,他们也是靠病人吃饭的,所以内心里又充满矛盾。

也不排除个别人盼望自己的药店跟大超市一样,天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可是不管医药行业怎么想,疾病和意外总是在天天发生,不会因为主观愿望而改变。

谁都不想住院,但医院里每天都是摩肩擦踵。

尤其到了冬季,找个床位比登天都难。

而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没有十天半月难以挂号。

可是制药公司就不一样了,因为常规药不赚钱,没有利润。

其它行业可以推出新概念赚钱,比如车企的无人驾驶汽车,空调的超静音、氧吧,豆浆机的笑熬浆糊。

产品还是那个产品,发明个卖点,找准个噱头,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不同的药物,对医院和患者来说,管它有没有副作用,只要能治病就行,但是,是药三分毒,谁也不敢说自己的西药是有机绿色健康无副作用。

常用药物量产后,价格就降低下来,药企觉得不划算,贵一点的药物才能赚钱,要想让人们不怕贵,必须是新药,能治旧病新病的“新”药。

治旧病的“新”药不用多说了,这种“换名”操作大家都能看到,都心领神会,不断吐槽。最赚钱的毫无疑问是治疗新病的新药,而且是有自主专利的新药,然而新病什么时候出现,医药公司做不了主,总不能人为制造病毒吧。

所以药企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治疗已知疾病的药上,病人能治好一半,药企日子就好过;能治一多半,药就卖了更多,公司效益飞涨,大家皆大欢喜;要是把病都治疗没了,没人生病了,公司就要转产肥料调料了。

因此,研制新特药,是一个制药公司的生存壮大之道。

世界上制药公司的大哥大吉利德公司就是成功的典范,人无我有、人有我换,不走寻常路,走一条没有路标的路,能自己吃肉别人汤也喝不上。

可是这样也有风险,容易迷路。

钱还在,人没了,是做人的悲哀;药还在、病没了,是药企的悲哀。

可是百度一下,你会发现,此药是"在研药品",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获准上市,"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证实"。不过你还会发现,该药是全球制药公司老大吉利德公司的产品。

比起1849年就创立的辉瑞制药公司,吉利德绝对是个曾孙辈的公司,只有32年的历史,而且创立不久公司老大走人,公司陷入困境举步维艰,谁也没有看好它,似乎只能是收尸了。

可是新领导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竟然力挽狂澜让公司新生,而且硕果累累。

艾滋病病克星来自这里,丙肝终结者来自这里,乙肝的刽子手也来自这里。

吉利德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利润直线上升,全球药企,吉利德排名第一。

吉利德生产的丙肝克星,一片药卖价一千美金,一个疗程下来,没有十来万美金不行。

人家能不赚钱吗?

然而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叹开放的艳丽,没有看到当初它奋斗的芽儿,浸透了失败的泪。

一个药企研发出一种新药,费用动辄几十亿美金,启动费用都上百亿。问题是,播种不一定会有收获,如果你把种子不巧播在了砖头上,如果被青虫刚好咬死了,被杂草吞没了,被大旱渴死了,那就颗粒无收。

药企也一样,有时候投入上百亿,研发三五年,一无所获的结果,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而且最悲催的是,当你走近目标一百米的时候,却发现早就有人抢先撞线,成功了,剩下的就要被淘汰掉。

而且即使你研制出了新药,定价也不能太离谱,总要有人买得起才会赚钱,不然过了专利保护期,仿制药出来了,还没有回本,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所以说药企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

而且两种病毒长的不一样,没有血缘关系。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的,细长细长,像邪恶的豆芽菜。

冠状病毒很像长了钝刺的仙人掌,或者说很像孩子玩的水球,又像科幻小说中的怪物。

总之冠状病毒是圆形四周有皇冠状短角的东西。

对于病毒来说,还有比这还可怕的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冠“神药”瑞德西韦背后,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来?
赌对了,单车变摩托——宇宙最强药企吉利德
美国神药原来是治猫的?瑞德西韦神话被揭穿,曾经只流传于黑市
孤儿药认证!瑞德西韦又双叒带来了希望?
瑞德西韦现在是中国的希望,也是吉利德公司翻盘的希望
启动临床试验≠神药,人民的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