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学良晚年评价:当年若有此人在身边,日本绝对不敢打响九一八!

郭松龄,字茂宸,汉族,因为人高马大,有外号“郭鬼子”,是唐代五福老人、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后裔。因其反日抗日立场,后世对他评价颇高,尊他为东北军中的著名爱国将领。

郭松龄少时接触过新式学堂,因为日俄战争双方在家乡土地上的厮杀,动了从军之念,1906年,郭松龄进入盛京将军赵尔巽设立的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期间接触到同盟会成员方声涛,受到民主革命的思想影响很大。

从军后,秘密加入同盟会,后来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时期认识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在张的推荐下,加入奉军阵营,平步青云,进入张作霖的视野后,能力突出的他逐渐成为张大帅的左膀右臂,在两次直奉战争中立下了绝对战功。

郭松龄羽翼渐丰后走上反张作霖之路,原因主要是张作霖要与南方的国民革命军作战,立场不合,而郭本身是同盟会早期会员,十分厌倦兄弟相残,主张守土防日。二是在奉军内部受到杨宇霆等人的排挤。郭与张学良属于亦师亦友,个人关系素来不错。

事件导火索据说是张作霖的对日巨额军购,郭松龄觉得张作霖与日本走得太近,但真正的原因还是郭松龄自己有野心,高估自己的实力,错判了盟友的决心。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7万反奉,说法是“清君侧”,三大目标分别是驱杨、大帅下台、少帅上台,部队改称东北国民军,臂章上印有“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字样。然而约好起兵的冯玉祥、李景林、张宗昌却纷纷选择静观待变。

关键时刻,日本关东军的立场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郭松龄在对日谈判桌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日本军队遂加入已属下风的奉军阵营,在新民对郭部实施阻击,郭松龄战败被俘后,被张作霖枪决。

张学良倒想劝大帅老爸刀下留人,但当时的他说话根本没有分量,因为郭松龄反奉也是打着他的旗号,张作霖正在气头上。

1981年,时值九一八事件50周年,张学良在探视齐世英时,还不无惋惜的感慨,假如当年郭松龄“成功”,或许将改写五十年前东三省的命运。这倒是张学良的一厢情愿了,以郭松龄的种种表现,少帅未必能从容驾驭,所以郭松龄首先会改变张学良个人的人生命运,张大帅很有可能会颐养天年,而不是命丧皇姑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学良晚年坦言:“杀死了杨宇霆后,我就变迷信了!”这是为何?
郭松龄为什么反了奉?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解密郭松龄反奉细节
为何郭松龄要背叛张作霖?他到底是为了革命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欲?
张学良晚年吐露:我本来不迷信,但杀杨宇霆后,我不得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