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我们和地球的友谊,很可能是“塑料兄弟情”

地球,其实是个"塑料星球"?

就在不久之前,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官网发布了一个活动"PLANET OR PLASTIC"(地球还是塑料星球?),并在这之后的杂志上用一幅创意绝佳的封面进行了解释。

这幅画面的配色、构图,都和我们熟悉的最早用于解释心理学的"冰山理论"图示非常相似:冰山只露出一个角,代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但当我们从上往下看的时候,最终会恍然大悟:这个有着类似纹路和色彩的"冰山",其实是个巨大的塑料袋!它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创作,故意设计出一个巨大的、夸张的塑料袋,又可以被理解为这仅是一个放大的塑料袋镜头——事实上,这样的塑料袋仅仅是一小片海面的一小片垃圾,而背后就是这个封面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仅是整个海洋中塑料污染的冰山一角。

这不是《国家地理》第一次呼吁环境问题的现实性。早在1992年9月,就有一张"海豚危机"封面开始关注数百万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或死于人类结网捕捉或水质污染被毒死。

生命是从水开始的,海洋是整个星球的发源。人类、乃至所有生物,最早都被海洋孕育而来,但塑料垃圾正在侵蚀我们的生命之源。

这不仅仅只具备象征意义。海洋被侵蚀,危害是切身的,而且是处于进行时的。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而且生物种类多而且数量庞大,由此构建了庞大的生物体系,这个生物体系包括了众多水生动植物,如果它们受到侵害,我们的氧气来源、蛋白质资源,首先会受到影响。

这是摄影师在地中海发现的一只红海龟,它被人类丢弃的塑料渔网缠在了水面上,虽然勉强可以露出头来呼吸,但如果当时摄影师没有把它从渔网中救出来,它可能会因此饿死。

海马这种生物平时为了避免被激流冲走,会以尾巴做锚抓住海草或珊瑚,而摄影师在印度松巴哇岛的污染海域,拍到了这只在激流中把塑料棉签当作救命稻草的小海马。海马在激流中极其容易因为快速摆动背鳍而疲劳致死,所以海洋中的垃圾愈发增多,海马错将塑料垃圾当作固定物的几率就越大,它们的数量就会因此急剧减少。

然而迄今为止,还有700种海洋动物被报道正在食用塑料垃圾,或被塑料垃圾缠住,我们所见到的、为人类所记录拍摄的画面对于海洋生物的灾难而言,只是——冰山一角。

海洋塑料污染在全球遭受的塑料污染中,又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这是摄影师在西班牙的一个垃圾填埋场拍下的一张照片,这只可怜的鹳几乎被塑料袋套住了整个身子,如果不是被摄影师发现并帮它取下塑料袋,它可能就会在不久之后窒息而死。然而,在这么多塑料垃圾的区域生活,即使在这次被解救后,它之后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再次被塑料制品套住而失去生命。

这意味着也许我们每减少一个塑料袋的使用和丢弃,就会减少一个生命因此蒙难。

在日本冲绳岛的海边,摄影师拍到这只用塑料瓶盖保护自己柔软腹部的寄居蟹,由于海滩的游客们会把寄居蟹通常使用的贝壳捡走,而把垃圾扔在海岸,于是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人类大量随意丢弃的塑料瓶、食物包装纸、购物袋……等等,泛滥在海滩、森林、湿地、草原等等尚且有众多生态系统的地方。其实《国家地理》杂志在早前,就已派出许多摄影师到全世界各地寻找这一主题的照片,而他们把摄影师传回来的照片整理过后,在官网上发布了这一组组让人触目惊心的图集。这些图集不仅直观地让我们看见这些塑料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人类自身在内。

在孟加拉国的Buriganga河边,有许多家庭生活在塑料垃圾堆中。他们后来开始靠在这些垃圾中捡取塑料瓶等能够回收的部分换取微薄的收入。这种非正式回收占全世界塑料垃圾回收方式的大部分,然而本身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仅仅只有9%。

这些事实在提醒我们思考:真的平时不能少拿一个塑料袋,或者把书籍、食品包装或者购物袋换成别的对环境更友好的材质吗?《国家地理》推出的这一系列照片,正通过直观的图像呈现让我们直接意识到某些我们看不见的事实正在发生,而且触目惊心。而且关注的题材也不仅限于环境与自然,还包含了战争与人文。

200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50年后,国家地理进入非军事区,38线两侧的南北朝鲜士兵仍然虎视眈眈,局势紧张——维持半个世纪的脆弱和平随时会被打破。

1999年8月,一对母女的反差对比象征着新的全球文化。

1985年6月封面上是阿富汗17岁的无名女孩。她是一位难民,但那双绿眼睛还有她的面庞告诉了人们太多太多,令人无法忘怀,所以2002年4月的封面故事又找回了她,讲述了她平凡而坎坷的生活,展示背后地球上另一端离乱、苦难下的变迁。

在这几十年的历程以后,《国家地理》已经越来越能够用照片表达主旨,唤起关注。当初为《国家地理》选择"用图片讲故事"这一途径的人可以说赋予了这本杂志最鲜活和最吸引人的特质,也使其成为了《国家地理》的宗旨。杂志需要优秀的摄影作品,又同时成为摄影师的圣坛。

《国家地理》的封面开始有照片还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有的,其实从20世纪初开始,《国家地理》中就已经把照片放入进去,而这个开启创举的人叫格罗夫纳,是发明电话的贝尔的女婿。格夫罗纳在1905年的一期杂志里放入了一位俄罗斯探险家在中国西藏拍的十一张照片,自此将当时世界上最神秘的一块区域——中国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因而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之后的《国家地理》,就成为了一块面向大众的新舞台。

不过在这之前,从最早的封面就可以发现《国家地理》最初的定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杂志,它创立的奇想诞生于1880年在华盛顿一起讨论新发现的科学家聚会中。他们交流的各种所见所闻中就包含了各自深入世界上的森林、原野、未知国度的发现,而这些发现使他们的交流非常投缘也非常有趣,所以他们产生了汇集成册,也普及给他人的想法。

所以不管《国家地理》做了多少创新与演变,也始终坚守内容的严谨。把严谨的内容与知识奉为第一要义,这是它成为最经典杂志的质量保证,让读者可以信赖从其中阅读到的知识,增长见闻。

但精美丰富的图片可以让这个过程富有欣赏价值,而且乐于探索。所以《国家地理》杂志上总是有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

《国家地理》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杂志,其知识具有质量,其表达富于美感,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物质层面的衡量,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应该是最值得选择阅读的杂志。

而《国家地理》这次编写的历史书《见证历史》也延续了其一贯精美生动、严谨详实的原则。

四百六十多页的精装大开本,从远古到现代,秉承"用图片讲故事"的宗旨,将历史上重大的一幕幕、历史的结构与脉络牵系,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在你眼前。

这本书有清楚的年线表,可以完全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

用照片还原每一段时间的真实历史,经典人物,重大事件。

广博如《国家地理》,这部书中的人物上至国王公爵教皇首相,下至农夫渔民,包括了诗人、探险家、科学家、资本家等形形色色的历史角色,是一本眼界开阔、思维深刻的人类文明全方位观察记录。

精装大开本,不仅利于历史爱好者收藏,也便于少年儿童的知识补充。

目前的中、高考随着国家对于综合素质、人文修养的强调和重视,正在持续改革,以深圳2021年的中考改革为例:

其中语文将提高到120分,历史是加分最大的。从以前的30分加到70。综合来看,理科加20分,文科加110分,而文科综合修养和语文修养必定是分不开的。历史素材、历史思维在语文的写作、阅读当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简单来说,知道的越多,才能说出越多的见闻和道理,所以从考试角度来看,补充历史人文知识非常重要。

而长远来看,了解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先进和近代落后的原因,对于培养正确的爱国观念和自我价值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有利于塑造自我努力的未来方向,何况老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了解历史的人最富有面对当下的智慧,给孩子年少时的历史教育有利于一生的成长,所以给孩子准备这样一套人类全史的书很有必要:既可以深究变迁,也可以广较中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地理这一次的封面,他们再也无法对看到的一切无动于衷
曾专注于给地球美颜的国家地理,终于爆了地球的“证件照” | 科学美图
专注于给地球美颜的国家地理,终于爆了地球的“证件照”
印尼垃圾场里的网红餐厅,用塑料当钞票,每天竟然还有成百上千的人去吃饭?!
让《国家地理》都没法淡定的难题,三个大学生竟然用吃货的方法,解决了
6月8日世界海洋日 | 聆听海的声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