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00年前的鲜卑美男,生有7个女儿,3个嫁给不同朝代的皇帝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不仅是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的老丈人,而且还是隋、唐两代开国之君的老丈人,他的七个儿子也都位列公侯,其家族也见证了整个隋唐的兴衰,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独孤信。
一、封侯美少年
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独孤信在云中郡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出生。武川镇是北魏前期为保证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和防止北方柔然入侵而设置的六个军镇之一,初时多鲜卑族人,其也有着浓厚的部落色彩。
独孤一族源自匈奴,后为鲜卑屠各部,"屠各"汉译过来就是"独孤",魏晋南北朝时期,独孤部随同北魏皇族拓跋氏共同兴起,称得上是北魏的嫡系,独孤信的祖父俟尼便是以良家子的身份驻守武川并在此扎下了独孤氏的根基。
生于这样的背景,按照平常人的想象独孤信可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草原汉子,可事实上独孤信长相俊美,还习得一身骑射之术。史书中也称其"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即使是在之后的征战中,独孤信也十分注意自己的仪表衣着,在军中被成为"独孤郎",简直是文武双全,还长得帅,非常符合青年女子的审美标准。
独孤信出生于北魏迁都后不久,此时的武川镇还并未衰落,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北魏的政治经济重心都已经向中原地区移动,包括武川镇在内的北方六镇从军事重镇沦为流放犯人奴隶的场所,吏治也十分腐败,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场起义对于北魏而言是末日的开始,但对于独孤信来说却是雄鹰高飞的时刻。独孤信与当时武川镇的军事主官贺拔度及和八月等人斩杀了武川镇起义军将领卫可孤,从此名扬北方边镇。起初投奔葛荣,但在相州滏口之战中被尔朱荣击败,因此归入尔朱荣手下成为一员别部将领。
之后独孤信屡立战功,在尔朱荣征讨韩娄的过程中,独孤信单枪匹马生擒贼将渔阳王袁肆周,被拜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久又被任命为骁骑将军成为镇守滏口(今河北省邯郸市境内)的军事主官。在北魏宗室大臣元颢攻入洛阳擅自改元建号后,独孤信又奉命作为先锋在河北大破元颢所部,也因为此番功劳,独孤信被拜为安南将军,受封县侯,踏入高级军事将领的行列。
二、忠臣良将
建明初年,独孤信受命先后担任新野、南乡两地的郡守,政绩斐然。恰逢骠骑大将军南道大行台贺拔胜出镇荆州,就表奏独孤信为大都督,随军征伐南梁,因功升任武卫将军。西魏建立后,独孤信又成为整个荆州地区的军事主官,虽然当时荆州还在东魏治下,但百姓却眷恋西魏,独孤信的上任就是为了招抚荆州流亡百姓。
上任之路并不容易,时任东魏弘农太守的田八能率领荆楚蛮人部落正面抵抗独孤信,又派手下都督张齐民率领轻骑三千迂回绕后,企图断绝独孤信退路。独孤信随是都督三荆州诸军事,但来上任本就是招抚流民并未率大军前来,面对前后夹击之势独孤信异常冷静地对部下分析道:当下我军士卒不满千人且腹背受敌,若是回头攻击绕后部队,必然会让正面的敌人认为我们要逃跑,不如一鼓作气向前,田八能若溃败,危机自解。
果然战场局势如独孤信预料的一般,田八能所部被击败后,独孤信乘胜奔袭荆州,由于之前在荆州任职的良好政绩,独孤信在荆州百姓中声望卓著,平民士子纷纷感念其往日恩德,这使得东魏在荆州地区的统治逐渐崩溃。东魏刺史辛纂试图率兵迎战独孤信,大败后向城中逃去结果还未来得及关上城门就被独孤信部下追上斩首,荆楚之地遂告平定。
独孤信因平定荆楚之地而升任车骑大将军,但随着朝廷的奖赏一起到来的是东魏的报复,东魏派侯景等将率军突袭荆州,此时刚刚平定荆州的独孤信尚未站稳脚跟,与来敌对抗毫无胜算,于是被迫率领部下逃亡南梁。
梁武帝对这位西魏名将自然乐于收留,在南梁停滞三年后,独孤信上报梁武帝要求重返西魏,并言明"事君无二",梁武帝深感其忠义赐其厚礼,礼送出境。
大统三年(公元537年)漂泊南梁三年的独孤信返回长安,自觉有损国威,上表请求朝廷治罪。朝廷上下都认为独孤信当年在荆州连败东魏文武,只可惜大功夭折,但毕竟孤军陷于荆州,前有强敌后无增援,"借道"南梁实属无奈之举,且心念朝廷,如果因此降罪只会让大臣寒心,于是转授独孤信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官爵照旧。
三、最强岳父
随后,独孤信跟随已经是丞相的宇文泰收复关中、洛阳,关东多地也归附西魏,国力日盛。大统六年(公元540年),投降东魏的侯景出兵进犯荆州失败后,独孤信再次受命镇抚荆州,不久又被调往西线陇右地区,担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在秦州的独孤信继续发扬其在荆州时的优良政风,教化百姓、劝农助耕,仅仅数年关中重现富饶,在外流民听闻独孤信在关中政绩,纷纷前来归附,让关中重回往日繁盛。不久独孤信又平定岷州叛乱加封太子太保,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独孤信正式进位为柱国大将军,又迁尚书令、大司马等职,受封国公食邑万户。一时间独孤氏之显赫地位无人可出其右。
独孤信的发小宇文泰如今已经是一国之君,这漫漫帝王路让宇文泰深知若想完成统一大业,依靠关中这个胡汉杂居之地建立的政权,必须在代表鲜卑贵族利益的同时兼顾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如此放能安内进而平外。于是,关陇集团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治势力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以独孤信为首的独孤氏家族也是在这其中逐渐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念及老友从征数载的宇文泰对于独孤信的封赏不可谓不丰厚。不仅如此,独孤信的儿子们也因为自己老子的功劳纷纷受封县侯等爵位。赏了儿子自然不能对女儿厚此薄彼,况且政治联姻从魏晋以来就是门阀士族保证政治地位的有力途径,独孤信自己的老婆就出生于清河崔氏,乃是有名的望族,于是,独孤信的几位女儿嫁的不可谓不风光,要嫁就嫁的门当户对。
作为多年的老兄弟,再攀上一份亲家的关系自然是锦上添花,于是独孤信的大女儿就嫁给了老哥们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宇文毓便是北周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大女儿自然也就成了日后的皇后,独孤信就成了北周的国丈。
皇帝的儿子有了着落,剩下的两个女儿总不能也要成为太子妃,于是就得找和独孤信门当户对的人家了。
独孤信自己身为八大柱国之一,剩下的女婿里自然找个也是柱国家世出身的最好,于是四女儿就嫁给了同为八柱国之一的李虎的儿子李,之后她生了个儿子叫做李渊,仔细算算,唐太宗李世民也要尊称独孤信一声太姥爷才是。
皇家嫁了一个,武将家嫁了一个,文臣方面自然也要找一个配得上的高门显贵,于是七女儿独孤伽罗便嫁给了弘农杨氏子弟杨坚,也就是之后的隋文帝。
于是独孤信就白白捡了一个唐朝的国丈和一个隋朝的国丈头衔,北周、隋、唐,三朝国丈,最强老丈人非其莫属了。
四、尘归尘土归土
独孤信的皇后女儿中,以七女儿独孤伽罗最为出彩。在杨坚建立隋朝后仅仅三天,独孤伽罗便被册封为皇后,从此夫妻二人为了这份国家基业呕心沥血,独孤皇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对君主和一国朝政保持长久影响的后宫之主。
隋文帝每次上朝,独孤皇后也必会同行及时匡正,下朝后两人一起回宫,活脱脱一副恩爱夫妻一起上下班的幸福生活的样子,朝廷文武每天必吃两人狗粮。
隋文帝即位之初能够迅速稳定政局,可以说离不开独孤皇后的帮助辅佐。隋文帝时期的重臣高颖曾经为独孤信宾客,其才能品格不仅受到独孤信的肯定,独孤皇后自然也了然于胸。隋文帝即位后在全国推行改革,北破突厥南平陈朝,改革官制,修订律法,经济文化事业日渐繁荣都离不开以高颖为首的一批重臣辅佐,而高颖之所以能够施展抱负与独孤皇后的支持自然分不开。
所以隋朝"开皇之治"的军功章里,注定应当有皇后的一半。
孝闵元年(公元557年),独孤信因为牵连到一宗谋反案件中而被逼自杀,次年嫁给宇文毓的长女北周明敬皇后也撒手人寰,独孤家在北周的皇家凭借也因此消亡,一代豪门从此销声匿迹。
直到隋朝建立后,独孤家才凭借外戚身份重返朝堂,进而绵延至有唐一代,可最终还是与众多其他士族门阀一样,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朝国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岳父
关陇集团柱国大将军,三朝皇帝的岳父,独孤信是如何崛起又为何被逼自杀的
隋唐英雄传奇之独孤家族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独孤信:三个女儿全是皇后的最牛岳父,为何还会在55岁时被迫自杀?
【历史十大美男】独孤信:引领时尚潮流的乱世名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