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疗法--大灸法
艾灸疗法--大灸法
[导语]大灸法,又称大灸疗法,是一种以萝卜片与蒜泥为隔物行大面积灸闻的铺灸法。

大灸法,又称大灸疗法,是一种以萝卜片与蒜泥为隔物行大面积灸闻的铺灸法。大灸法,为我国清末民初河北省丰润县高怀医师的家传秘法,在《岳美中医案集》中曾作记载,主要用于虚弱证的治疗。本法因流落于民间,宥于家传,缺乏严格明确的适应病证,一次选用穴位的又较多,且操作繁杂,故以往临床很少有人报道。于一般针灸书籍中也未见述及。近些年来,不少针灸工作者开始对本法作了发掘验证,并对操作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已有的实践表明,大灸法对多种久治不愈的病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操作方法】

灸具制备:取腌好的胡萝卜(冬腌3日,夏腌1日,以软为度)一根,切成0.6cm厚,3cm见方的方块萝卜片若干片,将鲜紫皮蒜泥平摊于萝卜片上,中间按一凹(深见萝卜面),让蒜泥形成一圆圈。把艾绒做成艾球如花生米大;硬纸板一条,长21寸,宽1寸,备用。

具体操作:

1.先灸背腰部:主要取二侧膀胱经穴。患者俯卧,将备用的硬纸板沿脊柱铺好固定,再把制作好的萝卜蒜泥片由大杼穴至白环俞穴一个接一个排成左右两行,再由附分穴至秩边穴一个接一个排成左右两行,排列时,起点应低于前行半片,止点高半片,壮数多少要看患者皮肤的耐受性来决定,共四行。脊柱正中线放一条卫生纸以吸水。将艾绒捏成食指头大小的艾绒球放置于萝卜片凹中,可用火柴点燃,也可用镊子夹住艾球在烛火上点着,放在萝卜片凹中,要逐个放好放齐。宜从上往下燃起,使其自行燃尽,勿使灸火熄灭,随时接上艾球,防止火力中断。艾球可做得略小,防止烧伤及大灸疮发生,患者若感觉灼痛时将艾火减弱一些。灸部皮肤稍现深红色即停止灸治,一般每穴灸3~5壮。灸完背部,休息10min左右,再灸胸腹部。

2.再灸胸腹部:取穴以任脉为主。让患者仰卧好,以膻中穴为中心放置9块萝卜片,使成正方形;先在膻中穴上放一块,以此为中心,上下左右放八块;再在鸠尾穴与神阙穴上各放一块不着蒜的萝卜片,此两点不灸,两穴间放六片;神阙穴下至曲骨穴放五片,若是妇女则石门穴放一片不着蒜的萝卜片,不灸;上腹部中间行的两侧各排一行,起点低半片,止点高半片;再在两侧各排一行,起点再低半片,止点再高半片,灸法如前。注意:鸠尾穴、神阙穴不灸,妇女石门穴不灸。腰腹部可适当多灸。

本法每隔7至10日灸 1 次,一般以灸2~4次为一疗程。若出现水泡,可用消毒敷料复盖(水泡过大者,用消毒针具吸净泡内水液),令其自行吸收,要待皮肤完好后再灸。

【主治病证】

久病体弱,虚寒痼疾,中阳不振,肾元不充等一切虚寒衰弱病证及久病不愈者。

【注意事项】

1.本法禁忌症为:急症、新症、热症、实症。

2.本法不宜用于小儿、孕妇、初次针灸者、神经过度敏感者以及不愿配合治疗者。

3.施灸过程中,既要防止火力中断,又要防止发生灸疮。若灼痛难忍时可将萝卜片夹离皮肤片刻,以皮肤出现深度红晕为度。

4.灸治完毕,针刺三阴交(泻法)不留针,配合十宣放血(否则易实热内生)。

5.灸后1~2日内勿搓洗灸点,以免引起感染或引发灸疮。应注意保暖,忌食生冷之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艾灸疗法及注意事项
岳美中:大灸疗法治疗虚弱证
什么是艾灸(方法分享)
艾灸器疗法---日光灸
什么是大灸?最专业的介绍在这里~
灸疗和冬病夏治(第二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