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一年,我在县城“摆地摊儿”

那一年,我在县城“摆地摊儿”

文 / 孙德国

每每在城市霓虹灯笼罩下的夜市闲逛,看到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蹲坐在摊位后,面前塑料布上或摆放鞋袜、挂件、布娃娃,抑或几本书、耳机等文化电子产品,面对在摊位前驻足的顾客不厌其烦地介绍着商品,总会想起多年前自己“摆地摊儿”的那段经历。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全国到处流行着“下海经商”的热潮。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初级中学任教。放暑假后闲来无事,与刚参加工作的两名同事闲谈间,决定利用假期合伙做做生意,充实一下瘪瘪的钱包,同时也算体验一下“商海”与课堂迥然不同的感受。

我们三人均来自农村,摸爬滚打的农活儿在家都没少干,吃点儿苦倒不害怕,我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是在乡镇做买卖不大合适,人流量少,碰到学生或老乡难免有些尴尬和难为情。我们把目光瞄向了三十公里外的县城。

那时通县城的公交车还比较少,一天早晚仅各有一趟,极不方便。经过一番简单的规划后,清晨早早起床,我们三人骑着各自的自行车向县城出发了。

到县城做了一番考察后,我们发现方便袋蕴含着商机。别小瞧方便袋零散低廉,但销量很大,卖瓜果蔬菜各种大小生意都需要,于是决定批发方便袋到各个摊位前叫卖。找到方便袋加工厂,我们各自批发了大小类型不一的方便袋,也投入了十元本金,随后骑着车分头到县城的各个小摊位前兜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方便袋的销量虽大,但许多摊主总喜欢要老主顾的方便袋,除非我们卖的价格明显比别人低。市场已被很多卖方便袋的老主顾占领了,再想重新“开拓”市场非常困难。跑了一上午后卖出的方便袋不多,最后我们决定转移“阵地”,尝试到十公里之外的邻县县城推销。

七月天,骄阳似火。我们的脸被阳光炙烤得像关公的脸庞,汗流浃背,饥渴难耐。强忍着身体的一切不适,带着批发来的方便袋骑车到了庆云县城,迅速到各个小摊位儿前展开推销。

虽然两个县城之间相距不远,但商贩们的经营理念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在几个卖西瓜的摊位前经过苦口婆心地磨嘴皮子,摊主对购买方便袋的“价值观”思路却令人异常失望:卖个西瓜搭上五分钱方便袋,虽方便了顾客,但相当于增加了五分钱的成本,还是不用方便袋更节省成本。到其他摊位上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经过大半天的推销,仅仅卖出了很少一部分。赚钱计划第一天就严重受挫,我们只得悻悻而归,等骑车回到工作的乡镇,早已人困马乏,最后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

第二天,一位同事首先偃旗息鼓,放弃了继续体验“商海”的打算。我与另一位同事好在还没气馁。我们决定坐车去淄川服装批发城,批发小物品到县城的商业繁华地段“摆地摊儿”。

次日,我们两人各自揣着二百元钱坐上了前往淄川服装批发城的客车。面对批发城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终因资金有限,凑钱合伙批发了草帽、衣服架、电池等小物品。批发回来利用夜晚在县城人流较多的商业大厦楼前摆起了地摊儿。

夜市的地摊儿是没人管的,只要你遵守秩序,无需缴纳任何工商税务等管理费用。面对在摊位前犹豫驻足的顾客,我们一开始底气非常不足,掉不下“面子”。后来发现爱面子不当饭吃,无人理会就卖不出商品,从开始慢慢地搭腔,到后来的漫天解释,我们使出全身解数,天女散花般热情介绍商品的长处,奢求顾客能掏出钱包买下商品。有的顾客认真倾听讲解了半天,本以为钓到的“鱼”马上“上钩”了,没想到最后顾客却淡淡一笑,扭头就走,害得我自作多情瞎激动半天。向其他摆地摊的学会了与顾客砍价。那就是首先报价要高于实际价格的近乎一倍。顾客砍价后只要不低于自己批发承受的价格,挣多挣少赶紧出手。有时还要低三下四地把走得很远的顾客再拽回来,作痛苦状将商品递给顾客,喃喃地说上几句赔钱的话。熬了一晚上下来,最后我们俩才一共挣了三十多元钱。

数着我们挣的“第一桶金”,收完摊我们去餐馆吃饭。每人要了一盘焖饼,认真总结摆地摊卖货的经验教训。吃完后却感到肚子依旧咕咕乱叫,于是又要了两瓶啤酒,反正赚钱了,索性吃饱些,最后竟消费掉了十多元钱。人困马乏,华灯初上,再返回乡镇已天色太晚,于是找了家旅馆住下,又花去十五元的住宿费。摆摊当天挣的钱全部被“挥霍”掉。

我们就这样在夜市上摆地摊儿摆了三四天,去掉吃住等消费的费用,所剩寥寥无几。最后我们决定暂时作罢,不再继续“摆地摊儿”,剩下的部分电池、衣服架等物品都分摊给了学校的很多同事。我们合伙“摆地摊儿”“下海”的经历就此结束。

然而我的那位同事却未就此结束其“商海”生涯,反而以此为契机,在商海中越战越勇,后来先是在县城开店装裱字画,前几年又涉足房地产,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现在竟成为县城颇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时光荏苒,转瞬间二十多年过去。回首当年“摆地摊儿”的那段经历,一股苦涩与温暖充盈在心间。体验酸甜苦辣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也许这就是人生应有之义。

作者:孙德国,山东无棣人,现就职于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发表散文五十余篇,作品散见于《人民司法.天平》《大众日报》《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滨州日报》《鲁北晚报》《鲁中晨报》等报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摆地摊 免费摊位 #深圳地摊#摆摊#夜市#摊位#摆摊技巧
摆地摊也会创造“奇迹”
这24个摆摊故事,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手把手教你摆地摊卖衣服(图文版)
80后夫妻创业摆地摊,9年摆出车房!他们是怎么做的?
摆地摊卖什么最挣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