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坛经》的智慧(一)
userphoto

2023.02.09 河南

关注
带给您有深度的灵性智慧

原文: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在《坛经》的般若品第二中,六祖惠能把人的心量比作虚空。“摩诃”二字,形容虚空之大。
一个人的心量要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有般若智慧呢?
见到一切人和事,无论好坏善恶,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
不取不舍,意为不赞同、不排斥、不厌恶。亦不染著,意为不被感染,不受其好坏善恶的影响。
这样的心量,才可以称之为像虚空一样大。
这乍一听,有点好坏不分,没有善恶标准。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好坏善恶只是人心的分别所致,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善恶的区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天的好事,也许会成为明天的枷锁。以往的磨难,也许成就了今天的作为。
另一方面,即然人的心量应该像虚空一样大。那么试想一下,能够承载万相的虚空,是否会在乎某一朵云彩的颜色?虚空一旦有了评判,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那虚空就不算大了,就坍塌为对某一处的执着了。
人心也是如此,本就像虚空一样无限宽广、无限自由,如果对心中的某一个念头,某一种感受当真执着,立马就是把“无限大”活成了“无限小”。无数个“无限小”连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人生命运了。
作为虚空,就是好坏善恶,如其所是,不加分辨,统统包容。人的心量要像虚空,就要物来则映,物去不留。虚空任一切来去,自身总是不动,也即是“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原文: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这里的心量广大,心量又有“心体”之意。佛法讲究“万法皆由心生”,而万法周遍宇宙,所以心体也周遍法界。
这个心体,并不是每个人那一颗颗的分别心,而是指一个统一的心体,清净无染,能含万法。犹如梦中的现象有千千万,但做梦人只是那一个。
而每个人那一颗颗分别心,是依这个统一的心体,生起的一种种并不连续的“现象”。就好像人处于深睡无梦状态,就会不分别不思维了。
没有那心体,也并不会有众生的分别心作用。
所以,佛法也讲究“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佛性也是指那周边法界的心体。
所以也有“十方诸佛,同一法身”的说法。不光是佛与佛之间本质相同,心、佛、众生,三者皆是平等无二。
原文: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对于这个众生共有的心体,用起来即是了了分明的。
所谓了了分明,即是指心体本身的清楚明白。这就好像,人们目光所及之处,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日月星宿,顿时映入眼帘,无需任何刻意的分辨,一目了然。而这种明明白白的觉受,就是心体的了了分明。所以说,用即了了分明。
应用便知一切,意思就是,首先要用这个心体,回归这个心体,而不是用后天分别的意识心。迷惑只存在于个人的意识心中,不存在于周边法界的心体。
当人们能够处于心体本身的了了分明,再来看原先的迷惑,对迷惑也是了了分明的。心体觉见到迷惑,迷惑也就变成清楚了。犹如阳光驱散黑暗,一片清楚明白。
原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在周边法界的心体看来,一切皆是了了分明的真实,了了分明的真实即是一切。
心体本身是没有任何阻碍可言的,自由而宽阔。人们如果回归这样的视角,回归这样的体会,就会感受到自心即是那心体,即是毫无阻碍,来去自由的,这即是般若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刚经随想录025:好坏坏好随他去
真假在空性中平等
字慧 --“迷惑”“智慧”
王志文:烧香的不一定是善人,乞讨的不一定是穷人,顺着你的不一定是好人
五分法身
善恶不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